德國人深信,創造新事物固然令人興奮,充分利用有價值的舊物同樣重要。漸漸地,扔到垃圾箱的“廢物”越來越少,找到新主人的“古董”越來越多
幾年前,我搬到一條滿是古董店的街上住。交鑰匙時,頭一次租下整套房子的我問房東有沒有洗衣機,房東狐疑地瞥了我一眼,說:“你自己沒有帶洗衣機嗎?我們德國人搬家,洗衣機和床墊可是必須要隨身帶走的東西呀!”寥寥兩句話給我說蒙了:開玩笑吧?洗衣機和床墊這又沉又大的東西,誰規定還“必須”要帶上呢?看著房東半開玩笑半認真的樣子,我仔細想想,也確實沒毛病:質量好的洗衣機和床墊在德國通常價格不菲,按德國人的消費觀和環保意識,用不夠十年二十年就丟掉,實在太可惜。
在德國租房,房客和房東都必須遵循一套詳細的法律法規和慣例。租客搬走時,有義務把房子恢復到搬進來時的模樣。除了徹底清潔和粉刷牆壁,所有當初帶進來的東西,無論大小、無論還想不想要,都得一併帶走,否則會面臨罰款甚至起訴。每次搬家因此成了整理家當的好機會,就算不經常搬家,平日裡也會有個汰舊換新——德國人處理家當的傳統去處是跳蚤市場。
想在跳蚤市場“練攤”只需提前登記,選好良辰吉日,就可以大大咧咧攤一地:鍋碗瓢盆桌椅床榻、磁帶唱片滑鼠鍵盤、浴缸馬桶五金交電、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應有盡有,無所不有。後來大型跳蚤市場的水漸漸變深,廉價貨、假古董氾濫,偏離了舊物利用的主題。許多社群會自發組織小型週末市場,鄰居們不僅帶上舊家當,而且還煮個咖啡、烤個蛋糕,推杯換盞好兄弟,物物交換心連心。智慧手機時代,更高效的做法是上網拉個二手群隨時隨地發帖,就不用非要等到週末大家都有時間了。可一旦遇上搬家清空這種大場面,雜七雜八幾大箱,一件一件照相、定價、發帖,伺候半天對自己已無利用價值的東西還賣不出去,繞了一圈最後還得進垃圾桶,再摳門的人也能算明白這是白費工夫。於是,留之不愛用、棄之不環保的雞肋家當,就“只好”白送。
門口街邊、校園裡、地鐵站,轉角時不時就會遇見那麼一個開口紙箱,裡面放著幾本書、幾張舊CD、衣物飾品、杯碟花瓶,旁邊立著的紙牌子上歪歪扭扭地畫個笑臉,寫著“免費”“贈送”的字樣。我第一次見到這種紙箱的時候,都不太相信可以白拿。沒用壞的東西賣錢不香嗎?為什麼要拿來送人?去拿的人,尤其是舊衣服,難道不嫌髒嗎?後來見多了才知道,這些箱子通常不到幾個小時就會被拿取一空。有時候甚至不是紙箱能裝下的東西,而是傢俱、電器、裝修材料,也會瞬間遇到新主人。
有一次,我回家時看到單元門口貼了一張告示:“親愛的鄰居,你們誰順走了我昨天放這兒的一把梯子?那梯子我只是忙不過來暫時放在這裡一下,不是白送的呀。麻煩取走的朋友主動還回,謝謝!”我扭頭一看,牆角里果然尷尬地“蹲著”一把原路送回的工具梯。
是什麼舊東西都可以往大街上送嗎?當然不是。舊物二手買賣和免費贈送無疑是好事,但它和丟垃圾之間的界限也必須劃定清楚。德國垃圾分類回收的法律法規早已有之,對不當行為處罰十分嚴厲。像傢俱之類的大宗垃圾,村鎮上通常要按照約期擺在大路邊,由垃圾車直接運走;大城市規定更嚴苛,除了大宗垃圾,電子產品之類的特殊垃圾也必須自行送到指定垃圾回收站,或者額外花錢約請市政公司上門取走。即使是出於好意的免費贈送,也會受到法律法規限制。如果想在樓道之類的公共區域擺放東西,要提前向房東征得同意。書籍衣物最好找個好天氣再擺出來,否則一旦下雨,可能會徹底變成沒人要的垃圾,清理它們還要佔用公共資源。
對此,德國天主教明愛協會有一條經驗法則:捐出去的舊物,最好是你自己有需要時也能拿來用的東西。如果可能,應該把舊物直接交到需要它的地方。
漸漸地,我也融入了這種“贈送”文化。學生時代每次搬家都會清出一批書本和物品,琢磨著送同學、送鄰居;穿舊了的衣服鞋子如果還沒破,洗洗乾淨裝好袋,投進德國紅十字會在居民區街頭設立的舊衣物收集箱裡。而我現在手上的家當,好多都是一點一滴“淘”來的:校園裡撿來的舊資料夾,裝著我最重要的檔案資料;以前合租房裡帶來幾件杯碟廚具,盛著我的一日三餐;宿舍鄰居送我的吸塵器和印表機,一直到今天還好好地用著。
我曾拜訪大學城哥廷根,專程帶著考古好奇和對留德前輩的敬意,按圖索驥找到了季羨林留德期間曾居住過的那條街。可能因為是週日,街面了無人跡,街道兩旁三四層高的老式居民樓白牆赤瓦。我獨自在街上繞了一圈,覺得和德國其他居民區並無二致,興趣驟減,準備打道回府。忽然,我在路邊一個單元門外的小路上看到一口開著的紙箱,裡面整整齊齊碼了兩排書。蹲下翻一翻,竟然都是經典小說和德國哲學。於是我仔細挑了一本,心想,這也算是留了個不錯的紀念吧。
去年疫情一起,人與人被迫保持距離,二手舊物一度成了傳播病毒的可疑媒介。而隨著疫苗普及,德國逐漸走出困境,根植於勤儉節約、保護環境的二手文化又恢復了活力。德國人深信,創造新事物固然令人興奮,充分利用有價值的舊物同樣重要。漸漸地,扔到垃圾箱的“廢物”越來越少,找到新主人的“古董”越來越多。生活在這種文化裡的人,會愈發清醒地衡量自己的物慾,懂得發揮物品的每一分價值,坦然面對自己對它們的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