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一幅幅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中房報記者 苗野 北京報道
在丹寨萬達小鎮,丹寨苗族八大支系以雄渾高亢的苗族山歌《迎豐收》拉開了“度假到丹寨”豐收儀式序幕,這場豐收大典是丹寨萬達小鎮最具影響力之一的年度IP盛事,傳遞出萬達對丹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和丹寨人民走上致富道路的美好期盼。
在德慶貢柑現代農業產業園,數百畝貢柑樹枝繁葉茂,靜靜等待著即將到來的上市季。這裡每一枚果色金黃、香味濃郁的德慶貢柑背後是碧桂園銜接一個個具有特色資源稟賦的產業,帶動一方群眾走上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之路。
在重慶市石柱縣中益鄉,剛剛開放的蜜蜂遊樂園專案,遊客不僅在這裡可以品嚐到高品質蜂蜜,還可以親身體驗養蜂採蜜的樂趣。這是融創以政企校結合方式,在豐富村民致富來源的同時探索出鄉村振興新模式。
助力鄉村振興,房企在行動。在鄉村,它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責任和擔當,它們用腳步探索著一條條可造血、可持續、可複製的鄉村振興之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早在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就提出了鄉村振興三個階段戰略構想: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被列為了“十四五”時期和本年度的重點工作之一。2021年2月25日16時,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北街1號,國家鄉村振興局掛牌成立,為鄉村振興之路提供了保障。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正式施行,各省紛紛成立鄉村振興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從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一幅幅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於企業而言,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時代賦予的重要使命,也是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涵。被稱為“國民經濟壓艙石”的房地產企業又該如何服務於鄉村振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房企們紛紛給出了答案,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事業上,它們把企業責任寫在了大地上。
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一個苗族人口占比78%的縣城。千百年來,這裡的苗鄉深處,依然保有田園牧歌般的農耕生活。
2014年,萬達集團首創包縣幫扶丹寨,總捐資23億元,建設產業扶貧基金、旅遊小鎮、職業技術學院三大扶貧專案。丹寨萬達小鎮是萬達幫扶丹寨的核心專案,透過發展旅遊產業帶動丹寨鄉村振興,小鎮開業4年多來,遊客超過23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過120億元,帶動丹寨縣近6萬貧困人口實現增收,使丹寨縣比計劃提前兩年實現脫貧摘帽。在萬達集團搭建的各類平臺下,如“春耕大典、豐收大典、非遺周、度假到丹寨”等活動中,丹寨人用最樸素最真誠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一個日新月異的鄉村。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萬達集團在脫貧攻堅戰役中創新了丹寨模式,將努力把丹寨萬達小鎮打造成全國非遺旅遊融合發展典範,助力丹寨鄉村振興的同時在貴州繼續打造鄉村振興的樣板工程。
在助力超49萬人脫貧後,碧桂園以創新的“1+5+N”模式,再謀鄉村振興大計。四川省昭覺縣三河村烏金豬產業、廣東省英德市連樟村紅色旅遊產業、陝西省寧陝縣核桃產業、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刺繡產業……碧桂園的鄉村振興實踐正在如火如荼開展。
鄉村振興關鍵在於產業發展,產業興旺能夠增強經濟活力,為此以產業小鎮為代表的新業態成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投身小鎮專案。
以產養鎮,綠城小鎮一直在探索綠城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以非遺文化產業IP、故鄉田園產業IP以及旅遊度假產業IP,打造出成都川菜小鎮、天台山蓮花小鎮、高安巴夫洛田園小鎮、安吉桃花源等專案。
綠地的安南小鎮、華僑城的黃龍溪古鎮、華夏幸福的昌黎葡萄小鎮、藍城的嵊州越劇小鎮等都在透過小鎮建設挖掘鄉村資源價值推進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美麗鄉村是無法抹去的“底色”。
萬科在廣東省提出的“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中深度參與乳源瑤族自治縣多鎮連片鄉村振興工作;融創聯合清華大學在重慶市石柱縣中益鄉建立了初心學院、畢茲卡里、中華蜜蜂谷、伴鄉原宿4大幫扶專案,助力中益鄉實現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這是國家的戰略。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社會創新與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相比,其內涵更豐富,要求更高。鄉村振興更要考慮模式背後的可持續性與可造血邏輯,因此社會企業參與鄉村振興比脫貧攻堅的挑戰更大。
商之大者,兼濟天下。在全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行動中,房地產企業可能是滄海一粟,但它們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正努力向前奔跑。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於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中國房地產報社擬於 2021年10月舉辦“產業賦能鄉村振興——2021年鄉村振興高峰論壇”,聚焦新型城鎮化下的鄉村振興現象,研討產業對鄉村振興助推作用,重點聚焦央企、房地產企業、網際網路企業在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方面的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