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到了季度初,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四季度什麼主線?
一季度“茅指數”的魚尾,二三季度的科創和新能源、週期股,接下來四季度踩著前三季度的肩膀該如何表現?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搞清楚四季度的核心矛盾是什麼?
三季度消費投資慘不慘,不多說了,出口大機率也已經見頂,限產之下增長不抱希望,那麼四季度要面對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託底”?
國內專項債已經上路,10月的專項債規模接近6000億,刺激消費的工具箱很快也會開啟,尤其是房地產債務解決方案已經開始落地,前一段時間討論的沸沸揚揚的華夏幸福債務問題方案在假期第二天也已出爐。
方案細則顯示:未來會透過現金兌付、賣資產、債務展期、優質物業資產折價等六種方式總計解決2192億元的債務。
國外,10月美聯邦債務上限階段性延期也已經出現轉機,歐洲為應對寒冬的能源危機對於增加購債計劃也做出了安排。
最近大家比較揪心的疫情,疫苗的普及率和特效藥基本也在穩步推進。
再加上中美談判重新恢復。
這些積極的訊號都在告訴我們,四季度,經濟大機率要好於三季度,尤其是比大家悲觀的“黑8、9月”要好很多。
“悲觀的底”已現。
2
四季度核心關鍵詞是什麼?
超跌反彈。
尤其是消費和中概互聯。
指數上表現為“大的壓過小的”,畢竟50和300重頭是消費和銀行。
有人說銀行為什麼會改善?
地產債務問題化解方案的逐步落地,對於銀行壓制的最大風險點也就初步解除了,很多嚇唬人的“中國的雷曼時刻”純屬扯淡。倒的都是民營房企,央企國企房企硬氣的很,還扯不上“中國的雷”,別自己嚇自己。
表現在具體資料上,就是社會零售總額從8月的深坑中爬出來,同時反壟斷進入穩定期,對於網際網路巨頭們預期也會邊際改善。
截至三季度末,處於高位或者調整中的板塊分別是光伏、新能源、化工、鋼鐵、煤炭、軍工、半導體、稀土、有色、晶片;處於相對低位震盪磨底的板塊分別是醫療、白酒、保險、銀行、消費和中概互聯。
如果四季度要進行輪動,不會跑出這些板塊。
關注低位優質龍頭的超跌反彈。
如圖恆生科技指數7號底部大漲5%,節前茅臺更是直接拉了漲停,似乎都已經開始釋放四季度超跌反彈的預期。
都是14億大消費的核心資產,彈簧壓得越緊,越容易反彈。
3
從“雙控”的特殊視角,我在私密圈最近深度刨析了當下的完整時局。
從9月最後一週開始,美西海岸運價開始下跌, 國內雙控所以引發的中小工廠停產持續中,中國供應鏈尤其是外銷面臨缺貨壓力。
全球訂單擠兌——東南沿海中小工廠超負荷——電力消耗不斷創歷史新高——煤電供不應求——動力煤歷史新高的基礎上繼續歷史新高。
這條完整的傳輸鏈的起點在於“全球訂單的擠兌”,那麼要緩和或者改變這個局面,該怎麼辦?
大家自己可以琢磨一下。
我的答案:只能雙控。
就類似於,海上漂滿了訂單,揮舞著紙片子,“選我選我選我”,我們這邊工廠直接停電了,廠長說沒啦沒啦到別處碰碰運氣吧。
有點新時期階段性海禁的味道了。
貨比紙金貴。
雙控的本質是什麼?
訂單雖然目前還很多,可是我們的碳排放額度是有限的,在這個碳約束下,中國供應鏈就不可能回到過去那種廉價無限供給的老路。
想要供給也可以,外部訂單要為額外的碳排放付出該付出的成本,或者中小工廠老闆先墊錢把分散式綠色電站建起來,隨後再從訂單合同中加價,或者外部訂單就要去碳排放額度富餘的地方佈局供應鏈或者購買碳排放額度來用中國供應鏈。
目前的“雙控”已經開始見效,關係緊密的貨運價格已經開始鬆動,再向上傳遞則是電力消耗減少,繼續向上則是煤電壓力減輕,然後是發了瘋的動力煤,待到明年≈超幾座三峽電站的光伏供電併網, 全球能源綠色革命這場仗,大機率又是中國絕對領先。
有什麼意義?
科技革命的本質是能源綠色革命,如果說2020是起跑線的話,大家都在摸索,如果中國成為那個先拿到頭籌的國家,那麼中國的模式也將成為全球所有國家“新摸著石頭過河”的那個石頭。
這裡面有重大國家紅利。
從特高壓到光伏,再到電網的智慧化等等,大家摸石頭過河的過程中,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也就成為世界的新標準。
這個新的以“綠電”為地基的全球工業化標準,會像一次工業化的創世紀一樣,重塑經濟政治文化的格局。
每一個普通人,也都被裹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