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的喜歡,更像是自己與另一個自己隔世重逢。
願為對方毫無道理地盛開,會為對方無可救藥地投入。
這時候,若只說是脾氣、情趣和品性相投或相通,那不過是淺喜;最深的喜歡,就是愛,就是生命內裡的粘附和吸引,就是靈魂深處的執著相守與深情對望。
這令人發人深省的名言,來自於馬德的《把不喜歡你的人忘掉》,每一個人都有幸能夠遇到人生的另一半。
只是有些人是緣,有些人是孽。
不管是什麼樣的人,有屬於自己的緣分。
清末民初的重要歷史人物曾國藩也是如此。
對於曾國藩,我們更多地是熟悉他在近現代史的歷史地位,或者是他曾在清末民初的政壇上活躍時的政績,他的傳奇人生一直讓人嘖嘖稱奇,但很少有人關心他的感情生活。
其實,除了他波瀾壯闊的仕途,他早年也有一件趣事一直讓人津津樂道、流傳至今。
曾國藩結婚當天,原定下的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說:“娶我女兒吧。”
曾國藩
書香落魄門
史冊記載,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於嘉慶十六年十月十一日(1811年11月26日)在湖南長沙的湘鄉荷葉塘白楊坪(今湖南婁底雙峰縣荷葉鎮大坪村)的一個既從事農業勞動又讀書的大家族。
曾國藩有九個姐妹兄弟,他在家排行老大。
雖然曾家世世代代耕田為生,但他們過得很富足,未曾因衣食住行而感到苦惱,在當時的湖南可以說得上是“小康之家”了。
曾國藩的爺爺曾玉屏文化水平雖然一般,但他年輕時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事,眼界開闊;他的爸爸曾麟書是秀才,在私塾教書,也算是文化人了。
曾家雖然不愁吃穿但看得遠,世代務農也不是長久之計。
曾麟書十年寒窗,參與了16次科考,最高也不過是個秀才而已。
曾國藩是長子嫡孫,哪怕並非高門大戶,可也堪堪為生活富餘之家,而且長輩們浸淫書海,認為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他們望曾國藩日後必成大事光宗耀祖,所以家長們都用心教導曾國藩。
曾國藩5歲便能拿起書本,6歲就可以去"利見齋"這家塾讀書,8歲便把四書五經背得朗朗上口,14歲就將《周禮》、《史記》銘記於心。
道光六年,他在長沙童子試中得了第6名。
表面上,曾國藩是個讀書的材料,自幼便多才多藝。
其實,被全家寄予厚望的他並非天才,說他有些遲鈍也不為過。
普通人背誦課文可能只花一兩個時辰,但是他得背好幾天才會。
而且他還特別死腦筋,必須得看懂了一段才能夠接著往下讀,這就導致了他學習速度要比普通人還慢上三倍左右。
他的遲鈍甚至連樑上君子也忍不住嘲笑他。
莫欺少年愚
曾國藩十三歲的時候,有一晚正在認真背書。
不過三百字而已,我們都覺得是小事一樁,但對於曾國藩而言卻難上加難。
過了不知道多少個時辰,曾國藩卻還是沒辦法背下,這讓他焦急萬分。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比曾國藩還急的是書房中的另一個人。
這人就是本來打算來曾家偷東西的一個小偷。
他以為曾國藩背完書之後就可以去睡了,這樣他就可以動手了。
誰知道這一等,天都快亮了。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小偷也忘了自己的身份,從暗處中走出來,把書本內容倒背如流。
他輕蔑地冷哼一聲:“我隨便聽了幾遍就能背了,你這都背不下來,別讀書了吧。”
語畢,小偷拂袖離開,空留曾國藩一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從這以後,人們都紛紛在說曾國藩愚鈍至極,連小偷也比不過。
甚至在曾國藩走在街上時,人們都捂著嘴嘲笑他。
可能“傻人有傻福”,曾國藩卻並沒有被流言蜚語而傷害。
他依然將注意力放在讀書上,果然笨鳥先飛,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在1832年得到了他想要的功名——舉人。
曾國藩不想止步於此,他奔至當時的衡陽、湘鄉那一片,去衡陽的唐氏宗祠繼續學習深造。
衡陽知名才子歐陽凝祉不僅僅文采斐然,還是個應試研究老師,他教出來了許多優秀的學生,可惜他雖然是個教書的料,卻不是考試的料,他一生功名只到了秀才止步。
歐陽凝祉與曾麟書是故交,他們二人惺惺相惜,常常互通往來。
曾國藩身為好友之子,自然是被歐陽凝祉特別照拂,教育方面也是不遺餘力。
曾國藩學習讀書也非常用功勤勞,勤學苦練,宵衣旰食,他白天已經有非常多的學業了,晚上還不忘廢寢忘食。
不管是哪個年代,刻苦的人都會招來青睞的。
歐陽凝祉很喜歡曾國藩,他將曾國藩培養成為了最優秀的學生。
自此後,曾國藩的才華也開始傳播鄉里。
歐陽凝祉對待曾國藩像親生兒子一樣,用心教育,教授了他所有的知識。
大家對曾國藩的政績的認識大部分是在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上,印象中他算是個武將。
可是歐陽凝祉的教育方針卻讓他有著儒家的學道。
不管是知識、仕途還是戰爭,曾國藩一遇到難題就問歐陽凝祉,不管他日後如何發達都對歐陽凝祉畢恭畢敬。
在他聲名顯赫之後,他還安排老師做衡陽蓮湖書院山長,順便給了他一套臨江豪宅。
同治八年,歐陽凝祉溘然長逝,曾國藩悲傷欲絕,提書輓聯,以示哀思:
"梁岸尚齊暉,慶洽孫曾,世則長垂湘水;蓮湖曾侍坐,宦遊南北,遙天痛說岳雲。"
臨家突悔婚
在過去的那些年代,大家都很早就結婚,古人云:"成家立業",可見婚姻的重要性。
曾家長輩看著曾國藩越來越年長,卻還是一心讀書無心婚事,都十分焦急。
四處尋覓良配,然而卻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
這時,歐陽凝祉和曾國藩閒聊中知道他父母催婚的打算,想著幫著搭把手,就介紹了一個姓王的姑娘給曾國藩。
那時候曾國藩只是個埋頭讀書的窮書生,且相貌平平無奇,實在沒有出眾的地方。
可是歐陽凝祉卻拍胸口表示曾國藩未來可期,王家人這才看在歐陽的面子上,不情不願地應允了婚事。
歐陽只考慮了替曾國藩尋一個高門別院,使曾國藩生活得更好,卻忽略了這對青年男女是否真的相配。
李鴻章曾說曾國藩是" 曠世難逢之天下才",但當時的曾國藩卻並非如此。
李鴻章
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曾國藩落榜了,只得接著苦讀,但是第二年科考曾國藩又一次與功名擦肩而過。
曾家長輩也等不了了,提議曾國藩先結婚再考試。
可是王家人就不樂意了,原本這對“新人”就不是為愛結婚,只是一場交易。
沒有仕途傍身,在王家人眼中,曾國藩什麼都不是。
兩次落榜本就讓他們不悅,這次沒考中還想娶他們的嬌女更是不同意了。
作為媒人的歐陽凝祉這時就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他想破了頭、磨破了嘴皮子才讓婚約繼續履行。
可是結婚當日,王家小姐還是不想嫁。
公然悔婚不是小事,這可讓媒人歐陽徹底不知所措了:本來認為能夠牽線成功,沒想到發生這種事,他不知道該如何向曾家、乃至曾國藩交待了。
佳偶誤天成
結果,為了彌補曾國藩,歐陽這位媒人想了一個辦法,直接對得意門生曾國藩開口:
"不要慌張,都怨我辦事不利,不過我有一剛滿十八的女兒,賢惠端莊,若你不棄,我今日便能將她許配於你,日後為師必將借你揚名青史。"
封建社會,人們只能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人第一次見自己的另一半都是在新房裡。
所以這是一段意外婚姻,也讓曾國藩對婚後生活十分迷茫。
可那時曾國藩對歐陽跪了下來,行了一禮,保證一生都不辜負妻子、不辜負恩師。
毋庸置疑,這場婚禮欠考慮、不充分、又急忙尷尬,可曾國藩卻沒有懷有怨恨之心。
在求學期間,曾國藩也是見過歐陽氏的。
歐陽老師的女兒溫和可愛、舉止大方、賢惠端莊,讓曾國藩忍不住親近。
不過曾國藩即使滿腹才華,但他也有難言之隱。
他有皮蘚病,身上都長了“魚鱗塊”,洞房時歐陽小姐看到他身上的一塊塊的“魚鱗塊”也是花容失色,感到失望至極,因此非常難過。
歐陽氏接著向曾國藩提出要求,她要成為誥命夫人。
誥命,對當時的女性來說是非常高的稱號了,那時候曾國藩只是秀才,對他來講難度太高了。
不過曾國藩沒有拒絕妻子,他心中有愧,更努力學習,盼望有朝一日妻子能成為誥命夫人。
歐陽氏在相處中發現曾國藩也是個大智若愚、心懷天下的男子漢大丈夫,夫妻間相處越來越融洽,不久便成為了鄉里的模範夫妻。
宜言飲酒,與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詩經》中這段極富情趣的夫妻對話就是當時曾氏夫婦美滿和諧、相敬如賓的婚後生活的如實寫照。
為展開抱負,曾國藩離開了湖南。
這樣家裡就只剩下了歐陽氏,她侍奉公婆,照顧兒女,當地人對歐陽氏稱讚不已。
曾國藩長子曾紀澤回憶時說過,曾玉屏有段時間臥病在床三年之久,需要人寸步不離侍奉左右,母親歐陽氏在那三年間衣不解帶、照顧入微。
曾紀澤
果然,沒過幾年,曾國藩就成功考取了進士,展開仕途。
或許曾國藩並不適合考試,但是人各有長,李翰章說過:"其深識遠略,公而忘私,尤有古人所不能及者。"
曾國藩對為官之道得心應手,很快便初露鋒芒,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成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而那個曾經陰差陽錯匆匆下嫁的歐陽氏,終於達到了夢想,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誥命夫人,過上了眾人羨慕的富貴幸福生活。
兩人更是白頭到老,成為無論貧窮還是富貴都同甘共苦的模範夫妻。
李翰章
伉儷終眷屬
曾國藩曾給妻子寫過兩封家書,言語中看出夫妻鶼鰈情深。
書中寫道:“居官不過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長久之計,能從勤儉耕讀上做出好規矩,雖一旦罷官,尚不失為興旺氣象。”
他雖然身居高位,卻也不願意貪圖享樂,希望妻子也能勤儉持家。
其中有一句“家中遇祭酒菜,必須夫人率婦女親自經手”更能看出夫妻之間的信賴。
曾國藩家書中,對妻子最常用的話語便是“此問近好”、“順問近好”,尊稱妻子為“歐陽夫人左右”,表達了他對妻子極致的尊重。
而當我們瞭解了他與妻子在一起的經過後,更能明白他為何如此尊敬妻子,也能明白曾國藩的家書中,為何總是瀰漫著一派和樂融融的氛圍。
曾國藩,就是等到了對的人,所以他才擁有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珍惜當下的緣分,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局在不遠的將來守護著。
再回望當時曾國藩被王小姐悔婚,可以精闢得概括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不僅如此,歐陽凝祉對曾國藩人生的意義非凡,他不僅是媒人,也是是岳丈,更是他的恩師。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歐陽凝祉和曾國藩終於結成了“父子”關係。
不如大膽假想,如若當年曾國藩順水推舟地和王家小姐結婚,也許他並不會得到一個好的賢內助,甚至可能會導致家庭不和,曾國藩也不一定能夠高中。
即使當初曾國藩早就高中,那麼王小姐便是誥命夫人了,可惜她的眼光並不長遠,以為曾國藩就此落第,臨嫁悔婚,不僅輸了氣度,還輸了人生。
而歐陽先生的女兒也不會找到曾國藩這樣出眾的另一半。
歐陽凝祉家境貧寒,歐陽小姐最後可能會會嫁給另一個貧困書生,也許一輩子為生計忙碌,而不是像之後那樣,跟著自己丈夫的身份和官位一起節節高升,過上福祿雙全的生活。
結語: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知道一個道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禍福是可以轉換的。
重點是在面對人生的選擇時,我們該如何去做到面對和抉擇。
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這樁婚姻是一個美麗的錯誤,也有了一個美好的結局。
陰差陽錯卻變成了機緣巧合,反悔的婚事卻換來了一樁美滿的婚姻,可以說得上是佳偶天成,緣分自然來。
參考文獻:
[1] 劉敏璇,朱耀斌.曾國藩“立德”思想及其現代價值——以《曾國藩家書》為中心[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21,38(04):48-54.
[2]王中翼,柳三變.客從何處來——家譜中的遷徙故事[J].中學生百科,2021(Z5):16-26.
[3]唐浩明.品味曾國藩家書 官宦之家與孝友之家[J].家族企業,2021(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