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光裕在國美零售全球投資人會議上表示:近幾年電商競爭亂哄哄,忘了使用者是上帝這句話;而國美未來要做的就是使用者服務這個事!
昔日首富黃光裕此次言論是與時代脫軌了,還是明智的選擇呢?我們一起分析分析!
1
萬變不離其宗,零售業的形態無論怎麼變化,最終都要以銷售為目的。
只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需要運用不同的策略而已。
在近幾年電商雖然成為主流的零售方式,但也已經出現諸多弊端。
正如黃光裕所說,電商競爭亂哄哄,這背後包含假貨、拼價格、搶流量等等。
經常在電商購物的朋友們都知道,電商雖然具有價格優勢,可產品質量不敢恭維。
因為在電商流量紅利消失後,賣家想要獲取更多流量、提升價格競爭力,就要在產品質量上動手腳,把節省下來的費用,去購買流量或者打價格戰。
其次、電商不同於實體,看得見摸不著、真假難辨,所以不良商家為了利益,除了降低產品質量,以真亂假也是常有的事。
但世事無常,電商拼價格的時代結束,未來的零售業是以服務為主。
追根溯源無論是電商、實體零售的發展,都離不開人。
隨著人們收入能力的提升、消費升級的到來,未來人們在消費過程中,看重的不只是價格、功能,也包含服務、文化、品質、體驗、社交、娛樂等等。
2
電商的衰落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實體零售企業,就此獲得新生。
做個實體生意的朋友都知道,下線零售業,正在遭受客流荒、復購率低、租金、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等多種困境。
尤其是近兩年,實體商家面臨著疫情常態化、洪水等自然災害影響,都已搖搖欲墜。
牆倒眾人推、鼓破萬人捶,實體老闆在困境中,也正在面臨消費者的唾棄。
經常在下線消費的人非常清楚,實體零售的最大問題,不只是客流、同質化競爭,關鍵是服務太差、退貨太難、價格不透明。
除胖東來外,現在大多數零售企業不揪不採是常態,根本沒有服務可言。
比如,在你進店沒有消費的時候,會被冷眼相待;當你購買一件衣服或者其他產品時候,購買之前是上帝,但如果遇到不合適,退換貨的時候,則需要各種票據、流程反鎖。
另外,從全渠道的零售業對比來說,下線店的價格虛高,同樣一款產品在電商、直播渠道只要三五百,實體店則需要一千多。
這些問題是大多數消費者不願意到實體店購物的主要原因。
3
面對實體店的困境、電商的弊端,可以用黃光裕的理念,把使用者當上帝、以服務至上,可具體如何實施呢?
未來的零售業必須取長補短,打通線上下線,為使用者提供真正的價值與服務。
而站在實體商家的立場上,想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在實體零售的基礎上,依託數字化賦能,滿足消費者的線上消費、線下體驗、同城到家、易退換、高性價比等多種需求。
首先,實體零售店的數字化轉型,是在前端零售、內部管理、財務、倉儲等資訊化的基礎上,依託資料中臺把所有的資訊打通,形成數字化資產(大資料)。
根據大資料去分析使用者的需求實現智慧化營銷,最佳化零售店的供應鏈、並基於大資料去按需採購,減少庫存壓力。
也就是說,未來的零售企業,不能再以老闆拍腦袋的方式做決策,以採購人員的經營去進貨,以店長與導購人員的經營去做營銷;而是一切要按照資料說話。
其次,在實體零售的基礎上,依託SAAS系統搭建雲商城,作為線上的商品載體滿足線上、線下,多種渠道的購物需求。
就像盒馬一樣,把實體店作為前置倉與體驗店,消費者可以到線上下單,也可以在實體店購物、體驗。
使用者線上下消費可以自提,在線上消費則可以與同城跑腿達成戰略合作,滿足其到家的消費需求。
如果使用者有退換貨的需求,可以直接在線上申請,有發貨店稽核除了,消費者可以到店退換,也可以透過線上完成。
最終一切圍繞使用者的需求去提供產品、服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