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鍊鋼做成了繞指柔”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不鏽鋼”也可以拿來剪紙?薄如蟬翼的“手撕鋼”又是如何製成的?
中國手撕鋼發展歷程
多年以來,中國的鋼鐵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實的鋼鐵大國,但是鋼鐵種類多樣,生產技術也各有差異,在手撕鋼方面,中國更是被德日等國家卡了多年脖子。
說到手撕鋼,顧名思義是可以用手撕開的“鋼鐵”。簡單來講是不鏽鋼箔的一種,也是全球最輕薄的不鏽鋼。
手撕鋼的厚度大約是0.02毫米,厚度相當於A4紙的1/4,而中國目前已經攻克了0.015毫米的手撕鋼。
手撕鋼對原料的要求並不高,普通的不鏽鋼便可以生產,但生產難度卻不小。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一直未能掌握生產手撕鋼的技術,只能夠依靠從德國等多個國家企業進口。
還需要從海外進口的時候,只有日德等國家少數企業能夠進行手撕鋼生產,生產技術也被這些國家牢牢控制。
而手撕鋼在多個領域有廣泛的運用,中國也需要用到這種產品,所以中國只能夠依賴從海外源源不斷進口。
最初,手撕鋼賣出了天價,可以說是按照“克”來賣的。每克手撕鋼的價格達到四五塊錢,一片普通A4紙大小的手撕鋼價格高達400元。
當時中國每年都需要耗費數百億美元從海外進口手撕鋼,由於德國等多個國家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中國當時只能買到厚度超過0.03毫米的手撕鋼。
為何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這個製造業大國都無法生產手撕鋼呢?其實還是由於技術受限於人。
從生產原理來看,手撕鋼的生產並不複雜。只需要將一張較薄的鋼材放到專業的生產裝置裡,然後像擀麵皮一樣將鋼材的厚度擀至0.02毫米。
聽到這裡許多人是不是一拍大腿,覺得這簡單,憑藉多年包餃子的技術還不能感到0.02毫米嗎?但其實事實遠遠比想象中的複雜。
首先,受制於鋼的物理性質,鋼材在進入裝置進行冷軋時,極其容易發生硬化。
想要不斷降低鋼材的厚度,必須要進行持續加工,意味著硬化的程度會更加嚴重,因此無法繼續對鋼材進行壓縮,自然也難以生產厚度達到0.02毫米的鋼材。
其次,在生產手撕鋼時,必須要保證整片手撕鋼的厚度一致。
生產期間,手撕鋼會變得越來越薄,與此同時寬度也會不斷擴大,但是厚度卻很難保持一致,極其容易出現同片手撕鋼厚度不一的情況。
另外,手撕鋼還要求表面光滑和平整,這對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目前生產手撕鋼要先將鋼材放進專門的機組裡,機器會連續碾壓鋼材,鋼材會變得越來越硬。
生產結束之後,需要給手撕鋼降溫。手撕鋼會經過光亮退火線,要經過一條上百米的帶鋼抽帶。
在這過程中極其容易出現抽帶斷帶情況,一旦突然發生這種情況,必須要對機器進行維修,有時候維修需要耗費10多個小時,導致產能無法提高。
手撕鋼退火時對氣溫有嚴格的要求,必須要嚴格控制冷卻的溫度,需要精確到每秒幾度的變化,這些引數需要經過無數次試驗才能夠得出。
質量指標嚴格、生產工藝難度大等各種難題都擺在了中國的面前,讓不少企業望而卻步。
事實上,當時國際上少部分能夠生產手撕鋼的企業,也只能夠生產寬度350毫米到400毫米的手撕鋼,這種窄幅的手撕鋼無法滿足需求。
面對重重難題,山西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鋼精帶”)站了出來。太鋼精帶是山西知名的鋼鐵企業,一直都在從事鋼鐵生產,也是這家企業率先打破國外的壟斷,生產出厚度達到0.02毫米,寬度為600毫米的手撕鋼。
太鋼精帶為了能夠生產出世界最薄的手撕鋼,斥重金打造了一大批專業裝置,還在2016年組建了一支專業團隊。
雖然耗費鉅額資金從海外進口了一大批裝備,但是裝置到底要如何組裝,如何調試製符合手撕鋼生產標準,都需要由團隊自己解決。
日本等多個國家的企業不願意向中國分享軋輥怎麼安裝等各種技術,最終還是要由中國人自己摸索。
一開始團隊也十分迷茫,團隊有成員懷疑,太鋼精帶提出的手撕鋼目標連外國都無法做到,難道中國真的可以嗎?但是事實已經證明,只要願意埋頭苦幹進行科技創新,中國的技術勢必能夠得到提高。
雖然團隊最初帶著不確定攻克難題,但是團隊的成員並沒有止步,因為他們知道,想要實現突破的最好辦法是開展更多的時間。
於是團隊開始進行分工,各個小組負責不同的部分,分別根據生產需求等各個方面確定材料,解決生產難題。
最終,該團隊在日日夜夜的辛苦研究下,終於突破了產線工藝等多個技術難題,成功創造出世界上第一款寬度640毫米,厚度0.02毫米的手撕鋼。
俗話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該研究團隊也是這麼做的。
該研究團隊不僅打破德日企業的壟斷,還成功生產出全球首批寬幅手撕鋼。說到這裡,確實應該給這一家企業點一個贊。
自2018年,該團隊取得重大突破之後,手撕鋼的產量超過50噸。
如今手撕鋼已經做到了國產化,0.02毫米的手撕鋼國產化率達到70%,每噸鋼的利潤可達到500%。
如今一片片薄如蟬翼的手撕鋼售價為400元,但是回想起整個研究歷程,仍然會十分感慨。
一開始該團隊在研究時,經常會出現斷帶的情況。團隊在進行研究期間,時不時會聽到車間傳來類似鞭炮的爆炸聲,這是鋼材斷裂的聲音。
每次鋼材碎成粉末都會給公司帶來重大損失,但是這對工人來講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因為剛才碎成粉末之後,粉末會掉進裝置裡,而裝置的構造比較特殊,想要成功清理這些粉末,必須要由身材瘦小的員工親自爬進裝置用手清理。
這一過程十分艱辛,員工在清理時經常滿頭大汗,就算看不清了也不敢揉眼睛,因為手上全部都是碎掉的鋼材粉末。
要將厚度為0.8毫米的鋼材,軋薄到0.02毫米,需要軋薄0.78毫米,但每變薄0.01毫米,就要對20個軋輥進行重新配比。
在這過程中還要考慮到錐度等各種不同變數,每次更換都需要反覆摸索。
平均下來,研究團隊每兩天便會出現一次失敗。
桌上記錄實驗資料的本子越堆越厚,也讓研究團隊變得越發沒有信心,但是該公司的總經理卻一再鼓勵研究團隊繼續堅持下去。
經過長達兩年的刻苦攻堅之後,該研究團隊累計突破175個裝置難題,解決了452個工藝難題。
期間研究團隊累計經歷了700多次失敗,而正是這700多次失敗才換來了手撕鋼成功在中國實現量產。
太鋼精帶於2018年實現量產,自此之後,手撕鋼獲得無數榮譽。
令全體中國人民為之振奮的是,該研究團隊的研發並沒有就此停下。
去年8月份,該研究團隊成功突破0.015毫米的手撕鋼生產技術產品,再次獲得重大突破。
手撕鋼有何用處?
手撕鋼一直以來都是各國重點關注的產品,太鋼精帶推出寬幅手撕鋼之後便獲得大量國際訂單,就連美國也要排隊從中國進口,那手撕鋼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手撕鋼具備耐腐蝕、高強度等各種優點,在諸多領域都有廣泛的運用。
在航天領域,憑藉手撕鋼高耐熱性的優點,可以利用手撕鋼生產發動機燃燒室葉片。
利用手撕鋼作為生產原料,能夠有效避免高溫對發動機產生影響,導致飛機的飛行出現問題。
在軍工領域,因為手撕鋼具備高遮蔽性等各種特點,可以用於生產一些遮蔽訊號干擾裝置的原料,這能夠給予機密資訊強有力的保障,能夠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能源領域,具備耐腐蝕性、抗氧化等各種特點的手撕鋼,是生產鋰電池等的上好材料。
隨著各個國家加快推進能源改革,手撕鋼新能源行業的運用會更加廣泛。
在電子領域,當前市面上能夠看到的摺疊手機也有手撕鋼的身影。
手撕鋼是摺疊屏的重要原料之一,憑藉手撕鋼高韌性等各種特點,可以實現螢幕翻轉。
人們購買摺疊手機之後,平時可以將手機摺疊起來,這樣更方便攜帶。
等到使用時可以將手機翻開,螢幕會比原來更大,看起來像一臺平板電腦一樣。
在醫學領域,因為手撕鋼具備高遮蔽性和耐熱性的特點,手撕鋼可用於生產防護服。
除此之外,手撕鋼在計算機等其他領域也有廣泛的運用空間。
手撕鋼的發展推動技術創新,技術的創新又會引起計算機等諸多領域的革命,可見手撕鋼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當前並不是世界上每個國家都能夠掌握生產手撕鋼的技術,就連美國也需要排隊從中國進口更多手撕鋼,那到底能不能用手撕鋼卡美國脖子呢?
事實上,當前包括美國在內,對中國寬幅手撕鋼都是望塵莫及,但是中國沒有用手撕鋼卡美國脖子,也不會這麼做。
為何中國沒有利用手撕鋼卡美國脖子呢?
其實對於中國而言,中國的目標是超越自己,成為更好的中國,而不是超越美國。
中國清楚地意識到,盲目阻止其他國家發展不能獲得進步,反而會成為刺激其他國家開展更多研發的動力。
只有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才能夠推動國家邁步向前發展,否則只會停滯不前,還有可能會倒退。
中國企業通過出口手撕鋼能夠獲得更多利潤,有利於繼續推動中國企業發展,同時擴大中國企業的市場份額,可見這對中國經濟發展來講是有利的。
從中國決定向美國等國家出口手撕鋼,可以看出中國是一個具備大國風範的國家。
事實上,近些年來,中國一直在加大科研投入,國內也湧現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和企業,中國的科技獲得了許多突破。
那麼中國到底在哪些領域突破了西方國家的壟斷呢?
第一,超級計算機。在資訊時代,超級計算機對中國的重要性不亞於“兩彈一星”。
世界上首臺超級計算機在美國誕生,該臺計算機被用於進行核武器試驗。
美國十分了解,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超級計算機對各個國家來講至關重要,所以一直試圖封鎖計算機技術。
中國也深知超級計算機的重要性,所以花費數十年的時間不斷突破技術閒置成功,在計算機領域打破了美國的封鎖。
2013年,中國自主研發的“天河二號”正式面世,該臺計算機的計算速度達到每秒3.39億億次。
幾年之後,中國又成功生產出“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該臺超級計算機的速度達到每秒9.3億億次,計算速度穩居世界首位。
全球超級計算機排名前500臺中,中國佔據217臺,美國僅佔據113臺。
除了數量上佔據優勢之外,中國生產的超級計算機的質量不差於美國。
第二,盾構機。盾構機是打造隧道工程,必不可缺的重量級裝備。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想要使用盾構機,只能夠從德國等歐美國家進口。
上世紀90年代,中國耗資7億元從海外進口兩臺盾構機,在施工過程中卻發現不少問題。
西方國家為了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沒有向中國透露任何技術資訊。
機器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故障,盾構機也不例外,但是當時中國進口的盾構機出現故障之後,必須要送回原產地維修,一來一回需要耗費大量時間。
於是中國決定自主研發盾構機,可以說中國的盾構機研發是從零起步,但是中國卻沒有退縮。
2008年中國首臺盾構機“中鐵一號”正式面試並且投入運營,中國這才得以打破外國盾構機壟斷。
憑藉物美價廉的優勢,許多國家開始從中國進口盾構機。
如今中國在盾構機領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目前已經佔據大量國際市場份額。
第三,高鐵軸承。2019年,洛陽軸承廠釋出了一重磅訊息,該廠已經成功完成時速高達250公里、350公里的軸承生產。
經過試驗之後表明,軸承符合生產標準。
軸承對精確度溫度等有嚴格的要求,尤其是在高速運轉的情況下,要求更加嚴格。
一開始只有少數西方國家能夠生產符合高鐵的軸承,但是洛陽軸承廠在經過研究之後,已經徹底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壟斷,意味著中國的高精度軸承生產技術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除此之外,洛陽軸承廠生產的軸承價格遠低於西方國家。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的突破遠遠不止上述這些,但是中國目前還未能真正成為一個製造強國。
毫無疑問,中國是當今世界上第一製造大國,但是中國仍然需要繼續努力,成為一個製造強國。
中國將提高產業鏈水平當做主要發展方向,不斷進行自主創新,提高產品供給質量,繼續完善供應鏈推動中國製造,往中高階方向發展。
總結:中國從掌握手撕鋼生產技術到實現更大突破,是中國近幾十年來發展的縮影,在這背後是幾代中國人不懈努力的結果,但是中國的突破絕對不侷限於此。
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是一個艱難且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繼續付出汗水,為實現更多突破奮鬥終身。
說到這裡,也必須要向中國奮鬥在科研一線的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因為有了他們,中國才有了強大的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