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國土形狀像只香蕉,紅河三角洲與湄公河三角洲一北一南是香蕉的兩端,中間是狹長的一段細腰,最窄處僅50公里。不過越南的海岸線漫長,有3200餘公里,分佈著諸多良港,比如海防、峴港、金蘭灣(芽莊)等,為越南海軍提供了相當大的騰挪空間。
越南的人口眾多,2019年統計約0.96億人,就算在以人多著稱的亞洲也排得上號。不過越南的經濟發展水平仍舊較低,2020年GDP約2700億美元。這樣的經濟條件使得越南在體量接近的東盟國家中也是殿後的,自然制約了其海軍規模。
海軍建設素來是陸海空三個軍種裡最花錢的,家底殷實就可以闊氣點,反之就得樸素點。日子過得比較摳搜的國家在搞海軍的時候,都是按照“空潛快”的格局來發展的。越南海軍也是如此。比如,越南海軍近些年先後添置了6艘“基洛”級常規潛艇,4艘“獵豹”級輕型導彈護衛艦,8艘“毒蜘蛛”級導彈艇。構成了以潛艇和輕型海上突擊兵力為骨架的作戰體系。為配合潛艇作戰,越南海軍還購置了水文調查船和潛艇救援船,救援船上配備了從英國進口的救生深潛器,與中國海軍引進的是一個型號。這些輔助船隻的引進足以說明越南海軍對潛艇作戰的高度重視。
越南海軍“峴港”號潛艇
不過相比潛艇和水面艦艇,越南海軍的空中力量就很孱弱,目前尚不具備海上打擊能力。2013年空軍的954旅劃歸海軍,主要裝備是低速巡邏機和直升機,比如加拿大的DHC6“雙水獺”400MPA以及俄羅斯卡里莫夫的Ka28。“雙水獺”MPA的機首下方安裝了以色列的ELM2022監視雷達,可發現200海里(374公里)的大型海上目標。越軍的空對海打擊能力目前還是依靠其空軍。
從越南海軍的戰略佈勢上看,潛艇及“獵豹”護衛艦都部署在南部的金蘭灣。一些導彈艇也部署在南部的軍港如仁澤港。呈現出明顯的南攻北防態勢。畢竟北部的海防、峴港距離南海艦隊的大本營海南島實在太近了,如果主力艦艇部署在這裡,極易在與中國的衝突中被一鍋端,最次也會被堵在港裡出不來。部署在南邊,迴旋餘地要大得多,而且金蘭灣所在的湄公河三角洲位於中南半島南端,向東凸入南中國海,也便於其艦艇進入南沙海域活動。
在二十世紀末至本世紀初,由於中國的遠端海空兵力還不能覆蓋南海南部,越南海軍在南沙及其毗鄰海域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優勢,在該地區的海上爭端中尚可以與中國做一來一往的對抗。不過隨著中國海軍遠端打擊能力的增強以及對南沙島礁基礎設施的迅速擴充,越南海軍曾經具備的有限地理優勢已經喪失。今後越南在南海可能是力保在東面南沙已到手的利益,再向大致正南方向的納吐納海域與印尼開鬥尋求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