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史源歷史專欄第2388期。熟悉近現代戰史的朋友,可能會觀察到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在我軍高階將領當中,包括一些開國上將、中將,不乏剛滿18歲就成為師長、司令級別的人。這麼小的年齡,放在今天可能剛剛上大學,心智未必成熟,在戰爭年代真的能指揮得了千軍萬馬嗎?如何能夠服眾?我們來了解一下。
這樣的將領在當時還真不少,其中最有名的是“娃娃司令”蕭華。蕭華是1955年的開國上將,封為上將時才剛剛39歲,他在18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紅軍少共國際師的政委,“娃娃司令”的名氣十分大。此外像李天佑上將、鍾赤兵中將等人,也都是20歲就成為我軍正師級幹部,年輕有為令人刮目相看。如今以十八歲的年紀,基本不可能指揮得了大規模作戰部隊。別說走上指揮崗位,就連實際的理論知識學習、軍事指揮學習可能都沒有完成。但是時代不同,在戰爭年代卻沒有什麼不可能。
第一點原因,戰爭時期的我軍將領,絕大多數都是窮苦農民出身。十、四五歲就加入革命隊伍的大有人在,從基層戰士開始,逐步成為班長、連長等基層指揮幹部,有個一兩年的時間就可以了,三四年後成為師長也並不奇怪,畢竟實戰經驗在那裡。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戰場上也可以體現出這一點,和現在的情況是沒法比的。
舉個實際的例子,1955年的開國少將王耀南,在國內戰場和朝鮮戰場時,利用坑道戰、爆破技術,都立下了奇功,是我軍的工兵之王。他在11歲的時候就已經是技術非常純熟的礦工和爆破工,能夠熟練掌握火藥爆破坑道挖掘技術。不久后王耀南在安源聆聽過主席的當面教誨,隨後積極參與到革命運動當中,並加入我軍部隊。因此像這樣的將領,到十八、九歲時完全能夠獨當一面了,並不令人奇怪。這要結合將領的實際成長過程,他們是一步步磨練出來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指揮千軍萬馬,只是起步更早。
第二點原因,則要對比當時國共兩軍的幹部成長條件。黃埔軍校是1924年由雙方共同組建的,但是後期老蔣背叛革命,黃埔也基本被國民黨一方霸佔,成為了給他們培養軍官的工具。而國軍高階將領裡面,除了黃埔系之外還有保定系及其他各軍校畢業的,像這些科班出身的將領,成長時間會比較長,真正統率大規模軍隊的年齡,要比我軍將領大一些。而我軍將領沒有那樣好的學習和成長條件,大部分是從實戰中摸索,自學成才,因此走上指揮崗位、管理崗位的年齡要比敵人要小上幾歲,“年輕有為”的人比較多。
第三點原因,能夠在十八、九歲就成為師級幹部的我軍將領,大多接受過一定的文化學習,有自己的優勢。建國前我軍基層官兵文化程度不高,相比於普通士兵,雖然這些幹部年齡小,但是文化素質、理論基礎要好得多,相應的知識面和思想都更開闊,大局觀也強一些。由他們擔任指揮崗位(細心的朋友也能看出,大部分都是政工崗位),年齡倒不是一個主要障礙,可以憑藉自身素質和管理思路令眾人信服。所以並不是說年齡小的幹部,就管不了年齡大的兵。
比如在抗戰時期,著名的王震將軍曾經擔任359旅旅長,他自身文化程度有限,因此極其渴求人才。王震問賀老總要了大量的知識分子、年輕學生,其中有一個叫做劉亞生的北大學生,剛去部隊不久,就成了359旅的政治部副主任,官職非常高。可見文化知識在戰爭年代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我軍部隊裡是十分受重視的,晉升自然很快,這些幹部的年齡自然也不大。
最後一點原因有些特別。在紅軍時期,我軍成立過多個軍團,師一級的幹部也比較多,但是真實的部隊人員編制卻沒有那麼高,更多是用來迷惑國民黨軍的:有部隊框架,但實際人數卻沒有那麼多。舉個例子,國軍一個師通常有一萬人左右,而我方一個師可能只有幾百人、一千多人,一個軍團有的都不過幾千人,連敵人五分之一的規模都沒有。所以我軍當年的一個師長,未必真的需要指揮那麼多的部隊。他們暫時不一定能達到正規師級幹部的能力要求,但真實的工作難度可以在他們能力掌控之內。
“史源歷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運營,專注於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歷史全貌,帶來精彩歷史細節。歡迎關注@史源歷史專欄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