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兩彈一星”是新中國成立之初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作出的英明決策。“兩彈一星”中的“兩彈”,其中一彈是指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加氫彈的核彈,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衛星。
在為“兩彈一星”事業進行的奮鬥中,廣大研製工作者培育和發揚了一種崇高的精神,這就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
上世紀50年代初,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百廢待興。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美國多次揚言要對中國使用核武器,並進行了針對性的軍事演習。改善國防裝備的落後局面,成為當務之急。
“兩彈”研製,人才為先。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幾年間,錢學森、梁思禮等1500多名愛國知識分子從海外歸來,參加祖國的建設。
▲ 1956年2月1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懷仁堂宴請全國政協委員,將原本坐在第37桌的錢學森請到身邊,交談中,說了那句影響航天事業的話:“新生的、最有生命力的東西,總是在同舊的、衰亡著的東西鬥爭中生長起來的。”
當時,我國工業發展才剛剛起步。面對原材料、元器件、生產裝置和人才奇缺的困難,黨中央確定了國防尖端科技發展要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
1957年底,蘇聯援助的P-2近程彈道式導彈秘密運抵中國,“東風一號”的仿製工作隨即展開。然而,隨著中蘇關係的緊張和惡化,蘇聯撤走了全部在華專家,進入衝刺階段的導彈仿製工作遭遇了極大困難。
變壓力為動力,自力更生、艱苦奮鬥。1960年11月5日,我國仿製蘇聯的近程地地導彈“東風一號”終於發射成功。
▲ “東風一號”導彈發射
1964年6月,我國自行改進設計的中近程導彈“東風二號”再次成功發射。四個月後,羅布泊上空炸出了一朵巨大的蘑菇雲,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
1966年10月,我國用自行研製的地地導彈“東風二號甲”,將核彈頭從巴丹吉林沙漠投送到了羅布泊,核彈頭在靶標上空精準爆炸。“兩彈結合”試驗的成功,結束了中國核武器“有彈無槍”的局面,標誌著我國有了可用於實戰的核導彈。
▲ “兩彈結合”試驗圓滿成功
研製“東方紅一號”衛星,從設計到材料、製造和試驗,中國航天人完全從零起步。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東方紅一號”準時發射。
▲ 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
“兩彈一星”的成功研製,打破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核訛詐和核壟斷,提高了我國的國防實力,也奠定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而廣大研製工作者在這一偉大事業中培育和發揚的“兩彈一星”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的體現,也是中國人民在20世紀為中華民族創造的新的寶貴精神財富。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又獨立自主成功研製了一系列液體、固體導彈,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如今,在“兩彈一星”精神的激勵下,已經走過65載的中國航天,探索的腳步越來越遠,創新的力量層出不窮。
▲ “東風五號”全程飛行試驗
堅持自主創新,中國航天已闖出了一條自立自強的發展之路。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全箭採用的247項核心關鍵技術全部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核心器部件實現國產化率100%。
▲ 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組網示意圖
今年5月,“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這標誌著我國火星探測“繞、著、巡”的工程目標圓滿完成,在行星探測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實施著陸火星的任務總共有24次,但只成功了9次。中國的方案是一次實現“繞、著、巡”。舉國協同、集體攻關,最終,“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精準著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
▲ “祝融號”火星車
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測,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廣大科技工作者在“兩彈一星”精神激勵下,不斷朝著科技強國和航天強國的目標前進。
來源 | 央視網
編輯 | 楊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