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印度曾派出一支軍事特遣隊參加俄羅斯與白俄羅斯聯合舉行的“西方-21”戰略演習,該特遣隊幾乎全由軍官組成,明顯有“學習取經”的味道。也難怪,作為世界上第三大武裝力量,印軍把軍官隊伍建設當作重點,務求“強筋壯骨”。讓人費解的是,如神一般存在的印度軍官團卻恰恰是龐大軍隊的建設短板。
繼承“殖民遺風”
印軍前身是英國培養的殖民軍,對內鎮壓民族反抗,對外侵略擴張。1947年印度獨立後,英國人逐漸退出,但印軍仍沿襲老一套傳統,尤其保留了“國王委任軍官”(改稱正式委任軍官)和“總督委任軍官”(改稱低階委任軍官)編制,使得“殖民遺風”被制度化繼承。
殖民時期,嚴酷的英式官兵隔離政策造成難以逾越的“身份鴻溝”,往往出身高門府邸的軍官甚至不願與士兵共用一個廁所,印度軍官團完整繼承這套衣缽,還發揮到令人瞠目的地步。為維持軍官團“紳士”的地位和架子,印軍嚴格控制正式委任軍官數量。目前,印度陸軍軍官佔陸軍員額比例僅約為4%,遠低於美軍的16%和英軍的17%。印度正規軍校每年招生不足千人,他們幾乎壟斷印軍絕大部分仕途通道。至於低階委任軍官,他們雖然不像正式軍官那樣擁有“人上人”的地位,但也凌駕於普通士兵之上,他們也有獨立餐廳,不與底層士兵一起吃飯。
名利場上的“逐利者”
印度以募兵制維繫軍隊規模,本質上是“以錢換命”的僱傭關係。很多軍官坦承,“從軍不過是升官發財的捷徑,而且要遠比成天盤算金錢的商人更輕鬆、更舒服”。
根據印軍今年的工資標準,普通士兵起薪為1.5萬至2.5萬盧比不等,晉升為軍官後工資將成倍增長,陸軍中尉月薪約為5.6萬盧比,少校6.9萬盧比,准將可達13.9萬盧比,上將月薪更是超過25萬盧比,是普通士兵的十多倍,印度社會平均工資的二十多倍。除了基本工資,印度軍官還可享受名目繁多的津貼。此外,軍官還可享受配套齊全的部隊公寓,每年有60天的年假和20天事假,退休後有終身養老金傍身,本人及直系親屬也都享受保險和高質量免費醫療。曾被巴基斯坦俘虜的印度中尉錢德拉·辛格說:“我家有100英畝土地,僱了四五個傭人,但為了賺更多的錢,我選擇了參軍。”
印度軍官平日裡琢磨的都是如何在軍隊這個“名利場”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有的甚至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今年3月,印度陸軍曝出征兵窩案,在軍人遴選委員會徵召過程中包括7名校級軍官在內的17名軍人被指控收受賄賂,為那些身體素質不達標的應徵者在新德里基地醫院的體檢中“開綠燈”。
亞文化群中的“欺凌者”
眾所周知,特有的種姓文化在印度社會根深蒂固,連印軍都不能倖免。印度高階軍官及將領基本出身婆羅門、剎帝利等高種姓家族,享受軍中最優越的資源,對士兵甚至低階軍官常常頤指氣使。
與出身高貴的正式委任軍官相比,大多平民出身的低階委任軍官相形見絀,且不論薪餉的差異,低階委任軍官通常軍齡更長,有過硬的軍事技術,卻沒有晉升年限規定,何時晉升更多取決於是否有空額及與上級的關係。在正式委任軍官眼裡,低階委任軍官是“沒本事、沒前途”的代名詞,滿眼瞧不起。
低階委任軍官尚且如此,普通士兵那更是“活在不同世界”。印度軍官通常高高在上,對自己眼中的“賤民”呼來喝去,連吃飯、睡覺都要一兩個士兵伺候。低種姓士兵往往被安排當勤務兵,為他們的長官擦皮鞋、熨衣服甚至按摩,由於手臂常被鞋油染黑,看上去很像“蝙蝠俠”。2017年1月,印度陸軍一名“蝙蝠俠”在網上發出請願書,公開抵制設立此類勤務兵,印度國防部卻裝聾作啞。(孫文靜 梁君)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