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克琉斯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越南在蘇聯的支援下,在東南亞地區大搞霸權,不光在寮國扶植傀儡,還於1978年10月25日集結大量部隊全面入侵柬埔寨。越南妄想吞併整個中南半島,實現“印支聯邦”的野心。在此期間,越南還不斷軍事襲擾中國邊境,嚴重破壞了地區軍事平衡,威脅到了我國防安全。
孰可忍,孰不可忍!1979年2月,解放軍從東西兩個方向,向越南發起自衛還擊戰,重創越南北部地區,越南被迫緊急從柬埔寨調回精銳部隊前來支援,越霸的野心被粉碎。
我們把時間撥回到制訂自衛還擊戰作戰計劃的前一個月,北京還曾經提出一個針對越南的更加宏大的作戰計劃——繞道寮國大穿插。
越軍早在1978年10月25日全面入侵柬埔寨期間,北京就敏銳意識到了事件的嚴重性,開始考慮和籌備對越作戰事宜。12月底,北京召開作戰會議,研究確定對越還擊戰的計劃方案。會議認為,為了維護地區和平,必須立即遏制越南對柬埔寨的侵略行為,最好能夠進行一次規模可控的懲罰性戰役。
在會議研究的作戰方案中,有一個頗有大膽:以兩個軍的兵力,從西雙版納邊境出境,經寮國北部的豐沙裡省,實施一次大縱深的穿插戰役,攻佔越北軍事重鎮奠邊府,而後昆明軍區13軍、14軍從正面進攻,配合穿插部隊殲滅整個越南西北的軍事力量,重創越南。按照方案,這次穿插的任務擬交給了50軍、54軍,統一歸昆明軍區指揮,併成立西線指揮部。
經過研究,楊得志被任命為昆明軍區司令員,擔任西線總指揮。但誰來擔任負責大穿插的前線指揮員?這頗讓高層犯難。這個人選,必須熟知越南和雲南地區的地理環境和作戰特點,而且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才行。
昆明軍區副司令員查玉昇進入視野,當時他正在北京學習,也參加了對越還擊戰的作戰會議。由於他長期在西南地區工作,並且有參加抗美援朝的經歷,對越南的相關情況也比較熟悉,故楊得志指名要查玉昇指揮50軍、54軍進行穿插作戰。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在查玉昇的帶領下,50軍軍長張志禮和54軍軍長韓懷志迅速前往中老邊境地區,勘察地形,瞭解道路情況,並蒐集相關情報,部署部隊的集結地域。
至1979年1月18日,負責大穿插的部隊基本完成了戰前動員和集結,只等一聲令下,便立刻實施穿插,繞道寮國向越南發起進攻。
然而到了1月底,北京卻傳來了穿插作戰取消的訊息,這讓磨刀霍霍的將領們大吃一驚。準備如此充分的穿插作戰計劃,為何突然取消呢?
實際上,這一決定並不是突然的,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策。首要的原因,是當時國際形勢發生了重要變化,出乎決策層的意料。
越軍從1978年底集結重兵,兵分5路向柬埔寨發動進攻,由於柬埔寨軍隊實力太弱,很多地區的部隊沒有做有效抵抗,成建制地被越軍繳械。剛開戰14天,柬埔寨的首都金邊就丟了。到了第19天,柬埔寨的主要城鎮和交通幹線基本被越軍控制。如果這時候我軍發動進攻,對阻止越軍進攻柬埔寨已沒有實際的意義。
其次,這場懲罰性作戰的規模必須是可控的,中方要能夠速戰速決,打完就撤。如果穿插計劃順利實施並完成作戰目標,越南北部的軍事集團遭到重創,那麼越南必定會進行全國總動員,並調回柬埔寨的兵力和我軍進行對決。我軍當然有能力和越南進行大規模的正面對抗,但是作戰時間、作戰規模變得不可控。在國際上,蘇聯也有可能進行軍事幹預,這違背了懲罰性作戰的初衷,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從軍事上講,繞道寮國對越南進行穿插作戰,也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比如從後來的作戰情況看,我軍許多部隊缺乏在亞熱帶地區作戰的經驗,吃了不少虧,更何況是這種長距離的穿插作戰?而且,在異國戰場的後勤補給也是一個重大的難題。
後來在高平戰役中,41軍部隊對越軍實施戰役穿插,不到100公里的穿插路線,部隊屢遭越軍的襲擊,有的部隊傷亡較大。而且由於後勤不濟,導致補給中斷,一些部隊斷糧達一週。由此觀之,對穿插作戰不能太理想化設計,就更別說這種跨越第三國的大穿插作戰了。
事實證明,北京最終放棄了大穿插作戰方案,直接從中越邊境分東西兩線共進,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橫掃越北,實現作戰目的後迅速撤軍,達到了懲罰性作戰的目的,這顯然更加明智和務實。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