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天機可以洩露一一《道德經》第五章密碼破譯

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於中。

譯文:

天地沒有仁慈不仁慈,任由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沒有仁慈不仁慈,任由百姓自作自息。天地是一個風箱嗎?空虛然而一直出風,卻不會減少,愈動而出風更多。心念太盛,呼吸急促,反而離結果更遠,不如抱一守中,保持虛靜。

解說:

老子在本章繼續接續上一章對道體,道用和身心狀態的感悟描述。這些感悟和描述,既是修身養性的法門秘訣,又是實修功夫的心法要領。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另一種說法。也是老子提出無為之德的理論和實踐依據。天地大愛無愛,任由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自成自化,不加干涉。聖人效法天地之道,任由百姓自作自息,不相干涉。這就是無為之德。無為之德既是聖人處世應物行為準則,也是證道實修要訣。《莊子·刻意》曰,“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故曰: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大意是說,如果不需要刻意修行而自然高潔,不需要講求仁義而自然修身,不需要追求功名而自然天下大治,不需要避居江湖而心境自然悠閒,不需要服氣導引而自然長壽,沒有什麼不忘於身外,沒有什麼不在於心中。清靜淡然到極致而一切美好的東西就會匯聚過來。這就是天地之道,聖人之德。所以說,恬淡,寂寞,虛無,無為,這是天地自我均衡的根本,道德修養的核心。更是實修證道,虛靜入定的不二法門。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這是老子於禪定中對當時身心狀態的覺受描述。老子在致虛極,守靜篤的定中,完全忘卻了自身的存在。與無盡虛空和其光,同其塵。身心融化於虛空之中。只感覺天地之間,猶如一座巨大的風箱,隨著自己的一呼一吸,而起伏,運動,生生不息。這個風箱空虛卻不會因一直出風,而使風有所減少;力道增加反而會出風更多。《太乙金華宗旨·逍遙訣》說,爾時身心便當一場大放,萬緣滅跡。即我之神室爐鼎(身體)亦不知在何所。欲覓己身,了不可得。此為天入地中,眾妙歸根之時也,即此便是凝神入炁穴。”這裡老子所反映的修行秘密,實際是兩組關係。一是身心與天地合而為一,天地如風箱,身心也如風箱。二是心,息,炁的關係。心是心神,意識。息是呼吸之間的間隔和呼吸頻率。炁是區別於氣的天地元炁,真炁。定中求道,必以空虛清靜為先。莊子說,“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理也”。唯道集虛,所以求道也須由空虛清靜中得。要做到空虛清靜,進入禪定,就要處理好心,息,炁的關係。道家《太乙金華宗旨》說,“蓋心細則息細,心一則動炁也;息細則心細,炁一則動心也。大意是說心神虛靜則氣息細微,心念專一則可以生起真炁。氣息細微,心神也會虛靜。真炁生起也可以活動心神。心靜呼吸的氣息就緩慢,細勻,深長。心念專一,氣息細微了真炁就會生起來。真炁生起又會影響心神的活動。心神活動太弱,意識不明,會陷入昏沉;心神活動太大,氣息就又會急促起來,又影響心念清靜,真炁產生。所以《太乙金華宗旨》又說,“凡坐須要靜心純氣。心何以靜?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聞。不聞則細。細則清。聞則氣粗,粗則濁。濁則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雖然用在息上,又要善會用,亦是不用之用。只要微微照聽可爾。何為照?即眼光自照,惟目內視而不外視而惺然(意識清明)者,即內視也,非實有內視。何為聽?即耳光自聽。耳惟內聽而不外聽,不外聽而惺然者,即內聽也,非實有內聽。聽者聽其無聲,視者視其無形。目不外視,耳不外聽,則閉而欲內馳。惟內視內聽,即不外走,又不內馳,而中不錯沉也,此即日月交精交光(陰陽沖和,真炁氤氳)也。老子對上述入定的身心狀態,在第十五章也有類似的描述:“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嚴呵其若客;渙呵其若淩釋;敦呵其若樸;混呵其若濁;曠呵其若谷。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這裡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說的是心裡念頭多了,氣息粗了,意識渾濁了,就要使心靜下來,慢慢地就會氣息細微,神思專一清明瞭。這樣安靜久了,就又會陷入昏昏欲睡的昏沉狀態,這時又要使心念活動一下,神思意識就會再清明起來。老子在第三十七章說,“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慾。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這些論述都是講的心,息,炁之間發展變化關係和應對策略。明白了上述道理,老子最後講多聞數窮,不如守於中,就好理解了。多聞,就是大聞。呼吸粗重急促,呼呼有聲,即是多聞。數者,命數也。引申為結果之意。窮,缺乏,很少。也就是說心不靜,呼吸粗急,入定就沒有好的效果。解決辦法就是清心寡慾,抱一守中,讓心靜下來。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0-12

相關文章

《道德經》悟道第五章(5)
虹霓新解<道德經>第五章 5.<道德經>第5章第5篇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虛而不屈:空虛但不會窮盡.屈,窮盡.枯竭之意. 動而愈出:愈是擺動橐龠,它產生 ...

《我的世界真實生存歷險記》第五章 附魔臺
穿上一身閃亮的鑽石鎧甲,心裡那是特別的舒暢,一個身影向我跑來,是小宇,他身上那閃亮亮的鑽石凱耀眼奪目,突然我的鑽石鎧就不香了,我問他,你是從哪附的魔呀?他說,我是在歷險的時候看見了一個空島,搭了上去, ...

《中國無神論史》連載19——第五章 秦漢時代神人關係的新見

《中國無神論史》連載19——第五章 秦漢時代神人關係的新見
編者按:為宣傳科學無神論,從9月10日起,我們將連載李申的專著<中國無神論史>.李申,1946年4月出生,河南孟津縣人.1969年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原子物理系:1986年畢業於中國社 ...

老子開講道德經(第1章)—道、潤物無聲勝有聲
為了感性思維更深入感受道德經,所以老子的視角再理順道德經,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老子講壇開講了,演講人就是本人,姓李名耳,字聃,悟道以後就是道的兒子,所以也叫老子. 現在開講了,這是第1章的內容,是整個 ...

老子《道德經》五十七章:取天下的三個原則

老子《道德經》五十七章:取天下的三個原則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七章,主要講了"以無事取天下",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只有少私寡慾,才能夠享受清淨悠閒的生活. 慾望沒有這麼強,目標定得沒這麼大,那麼就輕鬆了, ...

中統元寶(篆書)一一古泉五十珍

中統元寶(篆書)一一古泉五十珍
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年間(1206~1263)鑄造,有真篆對書小平兩種,如圖為其篆書版.因中統年間極力推行寶鈔(紙幣),故中統元寶銅錢傳世絕少,真篆皆為古泉五十珍.但此對錢,篆書明顯少於真書,從眾多泉譜上 ...

道德經 第十一章

道德經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講的則是有與無,這是道的原理方面的核心.就像計算機運算的基本符號:1與0.易經中的陰陽. 萬物萬事都必須留有空間,留有餘地,留有不確定性,留有空白,也就是留下無.日常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例子,都說 ...

學習道德經七十七章
春秋時期 老子 原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 ...

人生四境界:喜時不諾,怒時不爭,哀時不語,倦時有終!

人生四境界:喜時不諾,怒時不爭,哀時不語,倦時有終!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中講:"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能夠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但能夠戰勝自己的定是最為強大之人. 人生路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情緒,任何時候,我們都 ...

西遊記中的算命先生洩露了天機,為何卻是涇河龍王被砍頭?

西遊記中的算命先生洩露了天機,為何卻是涇河龍王被砍頭?
 APP內閱讀 西遊記中的算命先生洩露了天機,為何卻是涇河龍王被砍頭? * 魁哥說歷史 10-08 07:28星問答計劃創作者,優質文化領域創作者 關注 在西遊記原著第9回,<袁守誠妙算無私 ...

道德經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
[原文] 準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 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譯文] "道"永遠是順其自然的,卻又好像沒 ...

今天聊聊《道德經》之:損益
親愛的朋友們,對<道德經>大家是怎樣看的呢? 不見得人人對這部經感興趣,然而,人人都應該讀.什麼時候開始讀比較合適?我個人認為是30歲. 有種說法:過了30歲,人生就該做減法了.為什麼到了 ...

作為一個平凡人,如何讀懂《道德經》
嘗試著總結,覆盤一下<道德經>,做學習的一個輸出,強化知識.在這裡還是要宣告下,我這在這裡說的都是親身體驗,沒有什麼高談闊論,也是在我現有的知識水平和領悟講的,講的不好的地方多見諒.不去做 ...

我們為何讀不懂道德經?漢朝帛書道德經出世,揭開了讀不懂的原因

我們為何讀不懂道德經?漢朝帛書道德經出世,揭開了讀不懂的原因
<道德經>之晦澀難懂,不僅現代人這麼認為,古人也有此感覺,針對"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句話,唐朝白居易就曾寫了一首打油詩調侃老子:"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 ...

《道德經》中的“道”是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的,只能用心去體驗

《道德經》中的“道”是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的,只能用心去體驗
老子之所以把他寫的書命名為<道德經>是有其深意的. 從書名來看,老子無非就是要向我們闡明兩個核心問題:第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什麼是"道".第二個核心問題就是什麼是" ...

老子著國學《道德經》陳琦南
2021年9月26日陳琦南 國學老子道德經第81章 第五篇天人合一十論之五 01,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辨,辨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無積, 既以為人,已愈有. 既以與人,已 ...

道德經全文及註解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意譯:"道"是 ...

道德經的道與德
有人遞給你一個空杯子,問你這叫什麼,你一定回答是:杯子:有人遞給你一杯盛滿水的杯子,問你這叫什麼,你的回答一是:一杯水. 古人由此有了:形空則為器,器滿則為用的說法:有了形而上是學,形而下是器的思維. ...

1931年顧順章叛變後,如果沒有錢壯飛,會危及我黨哪些大人物?

1931年顧順章叛變後,如果沒有錢壯飛,會危及我黨哪些大人物?
1931年4月24日,漢口的一家遊藝廳內,著名魔術師化廣奇正為臺下的觀眾們表演著他的拿手魔術,並因此引起了陣陣掌聲.突然之間,幾個國民黨軍警衝到了舞臺之上,迅速將化廣奇抓了起來. 當化廣奇被送到國民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