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於中。
譯文:
天地沒有仁慈不仁慈,任由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沒有仁慈不仁慈,任由百姓自作自息。天地是一個風箱嗎?空虛然而一直出風,卻不會減少,愈動而出風更多。心念太盛,呼吸急促,反而離結果更遠,不如抱一守中,保持虛靜。
解說:
老子在本章繼續接續上一章對道體,道用和身心狀態的感悟描述。這些感悟和描述,既是修身養性的法門秘訣,又是實修功夫的心法要領。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另一種說法。也是老子提出無為之德的理論和實踐依據。天地大愛無愛,任由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自成自化,不加干涉。聖人效法天地之道,任由百姓自作自息,不相干涉。這就是無為之德。無為之德既是聖人處世應物行為準則,也是證道實修要訣。《莊子·刻意》曰,“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故曰: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大意是說,如果不需要刻意修行而自然高潔,不需要講求仁義而自然修身,不需要追求功名而自然天下大治,不需要避居江湖而心境自然悠閒,不需要服氣導引而自然長壽,沒有什麼不忘於身外,沒有什麼不在於心中。清靜淡然到極致而一切美好的東西就會匯聚過來。這就是天地之道,聖人之德。所以說,恬淡,寂寞,虛無,無為,這是天地自我均衡的根本,道德修養的核心。更是實修證道,虛靜入定的不二法門。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這是老子於禪定中對當時身心狀態的覺受描述。老子在致虛極,守靜篤的定中,完全忘卻了自身的存在。與無盡虛空和其光,同其塵。身心融化於虛空之中。只感覺天地之間,猶如一座巨大的風箱,隨著自己的一呼一吸,而起伏,運動,生生不息。這個風箱空虛卻不會因一直出風,而使風有所減少;力道增加反而會出風更多。《太乙金華宗旨·逍遙訣》說,爾時身心便當一場大放,萬緣滅跡。即我之神室爐鼎(身體)亦不知在何所。欲覓己身,了不可得。此為天入地中,眾妙歸根之時也,即此便是凝神入炁穴。”這裡老子所反映的修行秘密,實際是兩組關係。一是身心與天地合而為一,天地如風箱,身心也如風箱。二是心,息,炁的關係。心是心神,意識。息是呼吸之間的間隔和呼吸頻率。炁是區別於氣的天地元炁,真炁。定中求道,必以空虛清靜為先。莊子說,“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理也”。唯道集虛,所以求道也須由空虛清靜中得。要做到空虛清靜,進入禪定,就要處理好心,息,炁的關係。道家《太乙金華宗旨》說,“蓋心細則息細,心一則動炁也;息細則心細,炁一則動心也。大意是說心神虛靜則氣息細微,心念專一則可以生起真炁。氣息細微,心神也會虛靜。真炁生起也可以活動心神。心靜呼吸的氣息就緩慢,細勻,深長。心念專一,氣息細微了真炁就會生起來。真炁生起又會影響心神的活動。心神活動太弱,意識不明,會陷入昏沉;心神活動太大,氣息就又會急促起來,又影響心念清靜,真炁產生。所以《太乙金華宗旨》又說,“凡坐須要靜心純氣。心何以靜?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聞。不聞則細。細則清。聞則氣粗,粗則濁。濁則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雖然用在息上,又要善會用,亦是不用之用。只要微微照聽可爾。何為照?即眼光自照,惟目內視而不外視而惺然(意識清明)者,即內視也,非實有內視。何為聽?即耳光自聽。耳惟內聽而不外聽,不外聽而惺然者,即內聽也,非實有內聽。聽者聽其無聲,視者視其無形。目不外視,耳不外聽,則閉而欲內馳。惟內視內聽,即不外走,又不內馳,而中不錯沉也,此即日月交精交光(陰陽沖和,真炁氤氳)也。老子對上述入定的身心狀態,在第十五章也有類似的描述:“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嚴呵其若客;渙呵其若淩釋;敦呵其若樸;混呵其若濁;曠呵其若谷。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這裡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說的是心裡念頭多了,氣息粗了,意識渾濁了,就要使心靜下來,慢慢地就會氣息細微,神思專一清明瞭。這樣安靜久了,就又會陷入昏昏欲睡的昏沉狀態,這時又要使心念活動一下,神思意識就會再清明起來。老子在第三十七章說,“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慾。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這些論述都是講的心,息,炁之間發展變化關係和應對策略。明白了上述道理,老子最後講多聞數窮,不如守於中,就好理解了。多聞,就是大聞。呼吸粗重急促,呼呼有聲,即是多聞。數者,命數也。引申為結果之意。窮,缺乏,很少。也就是說心不靜,呼吸粗急,入定就沒有好的效果。解決辦法就是清心寡慾,抱一守中,讓心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