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武義融媒體中心-武義新聞網
唐代是武義水利建設的高光時期,清溪流域骨幹水利工程倉部堰就是在這個時期建成的。如今倉部堰的堰頭已無處可尋。此堰在1958年建造清溪口水庫時,被埋在了水庫底下,持續利用達1100餘年的古瀛涵“消失”了。但明渠仍作通水渠道在用,在劉宅村東面的平山等地,依然儲存著古堰的幾處出水口,流淌著清泉,灌溉著農田。
這項水利工程,是在溪流出峽谷入平原的山口河段,即從摘明山麓的交接埠開始,至現清溪口水庫大壩下兩公里多長的河道,挖開河床沙礫卵石含水層,在河底以石塊砌築方形涵瀛,即集水廊道;中間一條主瀛,其上段兩邊設18條支瀛,分別延伸到各條山坳中,呈竹枝狀,集引沿溪山坑潛流之水進入支瀛,後匯入主瀛。瀛深兩三米,兩側砌以石坎,上面鋪蓋石板,再以凝泥封頂。下段自西山腳鑿巖(後來因而稱此山為萬工山)築涵引出,使溪面乾涸時有溪底之水流出,瀛洞出口高出溪面兩米許,再以明渠或涵道分流到村頭地邊。舊志記其為:“水自溪底行,形如竹枝,上覆以石,溪水涸而堰水常流。”
“倉部堰”是錢塘江流域見於記載的興建最早的潛涵,它的建造者就是唐代官至倉部侍郎的徐鎡。徐鎡致仕之際,唐昭宗還曾題詩贈別,那麼這個讓唐昭宗讚賞有加的徐鎡,是何許人也?
徐鎡,武義縣桐琴鎮東皋村人,出身世宦之家。受家庭環境影響,徐鎡自小就表現出超越同齡人的正氣與抱負。元代“儒林四傑”黃溍在元延祐六年(1319)寫的《記徐倉部遺事序》中提到:“自為兒時,誓清天下,年十九遊鄉校。”年輕有為的徐鎡,20歲時便得到薦闢,被任命為倉部員外郎。倉部是專門管理國家糧食儲備的機構,是戶部所屬四司之一,掌管國家倉儲出納的政令,職責可謂重大。徐鎡勤於職守,短短一年就被升任為倉部郎中,五年後被提拔為倉部侍郎。
在倉部任職10餘年,保持清廉守正、公正執法,徐鎡“不以寵辱更其守”的品質得到了唐昭宗的器重,被調任為兵部侍郎。遺憾的是,當時受到黃巢起義的衝擊,唐帝國已名存實亡。政治的腐敗和戰爭的頻仍,讓年僅30多歲的徐鎡對仕途失去信心,面對高官職位,他卻請求辭官回鄉。昭宗皇帝李曄念徐鎡政績卓著,有功於大唐,便一再挽留。後見徐鎡依然未改去意,就加封其“國子監祭酒”,“加食邑五百戶,賜九旒、紫金魚袋”,以示皇恩浩蕩。這些也成為徐鎡回鄉建造倉部堰的資金來源。
臨別之際,昭宗皇帝還寫下一首感人肺腑的贈別詩——《賜倉部侍郎徐鎡》:“解組歸田履舄輕,天將五福畀康寧。四朝人物推耆舊,萬古清風在典型。郊野亦能知有道,朝廷久欲訪遺經。帝城此後瞻依近,長傍南弧望極星。”字裡行間可看出,在昭宗皇帝李曄心目中,徐鎡是“萬古清風”的典型,離別之際特地撰寫《贈侍郎徐倉部還鄉序》,稱讚他為人正直無私,處事原則性強,殷切希望他還鄉之後,能用“強力”去“矯正”存在於自身的“氣稟之偏”。
就這樣,徐鎡帶著蓋有昭宗皇帝鈐印的《倉部公徐鎡“官像”》,回到了故土武義。回到老家,正遇大旱,清溪已乾涸斷流,兩岸糧田稻禾枯焦,田土龜裂。清溪源於武義與縉雲交界的雪峰山,沿途有數十條峽谷匯流而入,水脈長達數十里。但由於匯水區域廣、落差大,清溪河道淤沙高積,水發則氾濫兩岸,水小則潛流於沙石之下,無法引水灌田。歷代沿岸之民,深受其苦,卻無可奈何。
雖已辭官,但徐鎡體恤民情,在倉部任職多年的他通曉農桑,也知曉一些治水經驗,便醞釀出一個治理良策:在清溪底築涵瀛。徐鎡倡導地方“築涵瀛以引水”,著名的潛涵灌溉工程倉部堰就此誕生。
興築此堰,浩繁艱鉅。嘉慶《武義縣誌》載:“興築此堰時,因頑石為阻,需開鑿堅硬岩層,鑿石屑一斗者,酬錢一升,費力矩煩,以迄成功。鄉人德之,旁有倉部祠,至楊村以下,各處俱蔽其利。”徐鎡傾盡家財,組織召集施工,經過3年多的時間,這座堰壩終於完工。地下水渠18條,灌溉劉宅、王山頭、官田、鞏宅等沿線近20個村莊的2000餘畝農田,並供人畜飲水,沿用至今。
古堰之水流經區域,歷代鄉民十分感念倉部侍郎徐鎡的恩德,尊稱他為“倉部公”,並將他帶領百姓建立的古堰稱為“倉部堰”,堰旁勞工住過的村落稱為“倉部堰村”。老百姓還在村旁蓋了“倉部公殿”,塑起“倉部公”神像,敬香朝拜。
倉部公在外忠心耿耿清廉為官,回鄉傾盡家財帶領鄉親修築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的故事,從唐代一直傳頌至今。他廉潔奉公、為民造福的一生,使他永遠活在世代清溪人心中。
整理:潘鑫燕
編輯:鄒宏傑
稽核:何燦
監製:鄭靜
本文來自【武義融媒體中心-武義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