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中國處在“白色恐怖”的籠罩之中,革命陷入低潮,迫切需要召開一次中國共產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總結經驗教訓,明確新時期革命的性質和任務。然而,想找一處安全的開會地點並不容易。幾經考慮,中共中央向共產國際提出申請,決定在莫斯科召開中共六大。
1928年6月至7月,140多名中共代表在莫斯科郊外一座始建於18世紀的建築召開中共六大。在黨的建設和發展、中國革命和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征程中,中共六大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戰結束後,這座有“銀色別墅”之稱的美麗建築年久失修,在經歷兩場大火後幾乎損毀殆盡。中俄兩國領導人的親自推動下,2015年,中共六大會址的修復工程終於啟動。
中共六大會址修復工程涉及俄羅斯國有資產局、能源局等多個單位和多級地方政府,推動過程的複雜程度可想而知。作為一座歷史建築,修復工程也不只是重建,還要“修舊如舊”。這項艱鉅而光榮的任務,落在了中建一局肩上。
中共六大會址是俄羅斯古典弧形建築,其穹頂由20層圓形木結構拼接而成,每一層的木塊角度都不一樣,修復工藝複雜、難度較大。為阻止寒風進入建築內部、並達到飽滿圓潤的外形效果,專案團隊精確測量了每一層木結構的角度,將先進的BIM(建築資訊模型)技術與俄羅斯傳統手工藝相結合,精準復原了中共六大會址這座180多年曆史的古建,竣工後的穹頂構件,緊密得連根針都插不進去。
按照工程建造的常規經驗,中共六大會址修復至少需要兩年才能完成。專案團隊是2015年9月底拿到的設計圖紙,獲得施工許可,此時,工期只剩下不到一年了。當時俄羅斯已進入寒冷季節,按屬地管理要求需停工5個多月。為了能按照計劃竣工,專案團隊採取“逆作法”施工和搭設全封閉綠色暖棚的兩大創新舉措。
“逆作法”施工突破了常規工序,上下同時開工,科學節約工期25天;搭設全封閉的綠色暖棚,用內箱式柴油加熱管加熱,給建築穿上了“保暖外衣”,在室外溫度零下30℃情況下維持棚內溫度16℃,打破了莫斯科冬季無法施工的“定律”,直接節省了5個月工期。
最終,團隊僅用293天,就完成了中共六大會址全部修復任務。2016年6月20日,專案透過中俄聯合驗收小組驗收,比計劃提前了10天竣工。竣工後,專案還獲得了莫斯科市政府授予的“優秀修復專案獎”和“文化遺產修復及現代化使用特別獎”,並贏得了20萬莫斯科市民參與投票的“最佳印象獎”。如今,修復後的會址作為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分部,舉辦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免費向觀眾開放。
2016年7月4日,在重現昔日“銀色別墅”風采的中共六大會址前,中俄兩國政府代表共同為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揭牌。
修復後的中共六大會址成為海外唯一的中共黨史常設展覽館。展覽館一樓展示了“中共六大召開前的形勢”“中共六大的籌備與召開”“中共六大之後革命運動的發展”三部分,館內中俄雙語的中共六大政治決議、土地問題決議以及軍事報告等檔案儲存完好;二樓則還原了會議大廳和代表居住房間的場景。
從開館這天起,展覽館就成為中俄人民開展文化交流、增進了解的平臺。至今,展覽館已舉辦演出、展覽、聯歡、講座等活動60多場,接待各類代表團1100多個,觀眾約2.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