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朝外貿體系發達,將美洲開採的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大量的白銀透過外貿流入了中國。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派馬戛爾尼使團覲見大清乾隆皇帝,覬覦大清優惠的外貿政策。
英國使團馬格爾尼覲見乾隆皇帝
我們的歷史書上,對這場中英兩國第一次正式的外交接觸,認為乾隆皇帝的閉關自守、愚昧無知,因為使團下跪與否的爭執,讓中國錯失融入世界的寶貴機會。
這樣的史觀無關乎是非對錯,只是把這個問題看簡單了。更像是政治化的宣傳,刻意突出清王朝愚昧落後的形象。從芸芸美少女的史觀來看,歷史人物在當時歷史環境中的做出決策必有不得已。乾隆拒絕英國馬格爾尼使團的請求,正是因為他了解英國。
乾隆回信的內容,976個字,主要內容就是我天朝上國無所不有,沒必要與你們互通有無。禮物收下了,英國人的條件無法答應。
英國使節馬格爾尼
歷史書上沒有告訴我們馬格爾尼的要求。主要內容是:1、英國商船希望在舟山、寧波、天津等處登岸經商;2、在舟山和廣州附近,給英國各一個不設防的小島;3、英國的船運到澳門的貨,請優先免稅減稅。其他的貨也不額外加稅。
對比約50年後的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來看,主要內容是:開放五處通商口岸,割讓香港島,中國和英國協定關稅,英國人可以在中國自由貿易,賠償英國軍費。
除了軍費的條款,基本無異。英國透過戰爭得到了五十年前想要的貿易條款。這樣來看,也就理解了這樣的不平等條約,乾隆皇帝是沒有答應的可能性的。而我們歷史課本里對乾隆的這般描述,更像是從當代的秩序刻意推演和評價古人了。在乾隆皇帝在位的十八世紀,國際上根本不可能出現一種理想化的平等對話和貿易關係,而以中國為核心的朝貢體系正是我國處理外交關係的基本準則。
與此相反,西方當時真正通行的遊戲規則,是以貿易獨佔和殖民征服為基礎的重商主義。英國人真正想要的,是把中國納入他的貿易體系。
馬戛爾尼的這次來訪,並不是一個先進文明遇到了落後文明,而是一個大國遇到了另一個大國,殖民主義遇到了朝貢體系。雙方眼裡的世界秩序,是水火不容的。
這樣看來,糾結使節下跪與否來斷定乾隆的封閉愚昧,實在過於武斷。
而乾隆皇帝的態度,在英國人看來是愚昧無知,但從中國的視角來看,反而是一種務實的自我保護。
英國使團記述下的乾隆盛世
從最近幾年披露的檔案顯示,乾隆對英國人抱有極高的警覺性,正是源於他對英國的瞭解。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也就是馬格爾尼使團進京約三十年前。當時的清軍正在西北攻打準噶爾,清朝頒佈了一項法令,關閉了寧波和其他幾處口岸,以防止海上再生事端,而只留下廣州口岸。這項法令,針對英國人意味明顯。
乾隆二十四年,有個中文名叫洪仁輝的英國商人,為了衝破一口通商的限制,竟然駕船逃過清朝水師,一路北上,透過賄賂天津知府,把信送到了乾隆的手裡,除了痛斥廣州海關腐敗,還請求多開通幾處通商口岸。
但從乾隆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一個普通英國商人,竟可以逃過海軍,透過層層賄賂,告御狀。這樣的事態無疑很嚴重。他當然不在意貿易的一時得失,而是看到外國商人會以各種手段影響政策,甚至危機國家安全。
透過調查,乾隆知道了洪仁輝背後有東印度公司的資助。而在他當政的在幾十年中,他已經隱約覺察到了英國人的意圖。1792年,在馬格爾尼使團覲見乾隆皇帝的前一年,乾隆派兵反擊廓爾喀,就是今天的尼泊爾對西藏的入侵。廓爾喀與印度接壤,在被清軍擊敗以後,曾經向當時的英屬印度政府求助。
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在給乾隆的信中解釋說英國非但沒有援助廓爾喀,還幫助了中國。
乾隆自稱“十全老人”
乾隆回信道:爾國王遣使前赴衛藏投稟,有勸令廓爾喀投順之語,其時大功業已告成,並未煩爾國兵力。意思就是,當你們表示願意幫忙時,清朝軍隊已經平息了叛亂,我們也沒麻煩到你什麼。
還有一層言下之意,就是我們對你們的行動非常關注,你們做了什麼,沒做什麼, 我們全都清楚。同時這意思,也是在表達對英國勢力的戒備。
面對此時的馬格爾尼使團,從乾隆的角度來看,收縮和保護自己更像是一種本能反應。當馬格爾尼誇耀他們送來的禮物時,乾隆的感受恰恰是英國的傲慢。所以才會在給英國國王的信裡說,中國皇帝很富有,不需要那些奇技淫巧。這樣的回覆,更像是對英國的防守而非自我膨脹。同時,在馬戛爾尼從北京到廣州一路上,乾隆都命令軍隊嚴加戒備,還試圖向英國人展示清軍的實力。馬格爾尼卻把這種戒備,理解為乾隆皇帝還在記恨之前的事情。
乾隆皇帝
還有一個問題必須要回答,拒絕馬格爾尼,實行防禦策略,是不是客觀上也造成了閉關鎖國,錯失了接觸世界的好機會呢?
不然!
“閉關鎖國”是一種誇張的說法,是後世對滿清當政不滿的一種符號化的概述。事實並非如此。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清王朝透過對外貿易賺取很大一部分白銀。初步估算在1550-1830年間,透過貿易順差淨流入中國的海外白銀約為5.6億兩(約合2.1萬噸),海外流入白銀約佔中國同期新增白銀的90%,大致佔同期全球白銀總產量的15%左右;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對外貿易,鴉片戰爭前,中國才有多得讓英國難以忍受的貿易順差。
清朝當時的海上貿易依賴於廣州十三行,同時在陸上還保留恰克圖和伊犁兩個口岸,分別負責對俄羅斯和中亞地區的貿易。外國商品可以不受限制地入境,中國商品和商人,也可以順利出境。
回顧歷史,康雍乾三朝,甚至嘉慶一朝,中西方之間的貿易和使節往來,始終沒有中斷過。除了傳教士,包括政治使團在內雙方各種官方和非官方接觸是很頻繁的。中國也從來沒有關閉和西方接觸的大門。
馬格爾尼訪華之所以失敗,根本原因還是當時的英國和清朝,都按照自己的世界觀各自構建國家和世界體系。
英國提出的條件,是自己一廂情願,不是一個雙贏的方案。而在清朝的考量裡,能從英國那裡得到的利益非常有限,英國使臣咄咄逼人的態度,也進一步增加了乾隆皇帝的戒心。
所以,乾隆皇帝不可能滿足馬格爾尼的要求。在他的世界觀裡,防範英國人的勢力進入中國內部,維護大一統國家的安全與穩定,才是更重要的問題。
那麼,清朝當時有沒有可能在貿易上吃點虧,從而換取和西方接觸、學習的機會,早日完成向近代國家的轉型呢?
1840年,鴉片戰爭的失敗,清王朝被迫簽訂《南京條約》。其實當時的情況是清王朝沒太當回事,沒有太積極履行
這也是不可能的。
《南京條約》簽署以後,清朝滿足了英國的要求,但整體上的貿易情況,還是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列強還是需要發動更多的戰爭,來迫使中國接受西方的規則。
縱觀整個晚清史,不管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還是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試圖立憲,都是清政府在不斷地學習西方規則,學習西方長處,向近代化國家轉型的一次次嘗試。
但這些事情,從歷史程序來看,幾乎沒有一次能順利完成。認為乾隆皇帝本人落後愚昧,只要接受馬格爾尼的條件,就能避免從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多年的屈辱歷史,這還是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英國使團記述下的乾隆盛世
以馬格爾尼訪華為標誌,中國在西方眼裡的印象,從馬可波羅、伏爾泰等人筆下的“理想國”,從此變成了愚昧、封閉的落後帝國。
20世紀初,隨著清朝的結束,這些觀念反過來又輸入中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不過,隨著近些年越來越多本土檔案的披露,到我們這一代中國人,就不應該再繼續苛責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