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列子·天瑞篇》,前面我們介紹了關於列子的本體論思想,簡而言之,道是一切事物的初始,道是迴圈往復的規律本身,道沒有開端,也沒有結束。萬物的產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包括了四個階段:從太易,太初,太始,到太素。接下來,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列子·天瑞篇》的內容,我們分享列子的生死觀和人生觀。
有一天,列子來到衛國,在路邊食宿的時候,隨從的人看到了一具百年的骨骸,列子指著骨骸對弟子說,只有我和他知道,人並沒有生和死的區別,他死了需要難過嗎?我活著值得高興嗎?其實並不需要,生死只是一種自然的規律。
列子說,事物的存在都會迴歸到無形,有形體都會變成為空無。先有存在然後消亡的事物,並不是永遠存在的實體;先有形體然後死去的事物,並不是道本身。存留的,按理來說一定會消失。消失的必然會消失,就像存留的一定會存留一樣。假設要永遠存留,而不滅亡,這是不清楚自然的定律。人也是一樣,人由魂靈和形體構成。魂靈,歸天所擁有;骨骸,歸地所擁有。歸天的本質輕飄飄就散去;歸地的本質沉重就聚攏。魂靈離開形體迴歸到它們的始源,因此叫做“鬼”。鬼,也就是歸的意思,迴歸元氣的根源。黃帝說:“魂靈上升到天門,骨骸迴歸地下,我還存在什麼呢?”
列子還把人的一生分為四個階段:嬰孩、少壯、老年、去世。在嬰孩時期,志向專一,元氣特別醇和,外物對他構不成傷害,因為德行完整。在少壯時期,血氣方剛,慾望增強,外物就可以干擾他了,因此德行開始減退了。在老年時期,慾望減弱,身體也已經接近安息,外物難以干擾;到了去世時候,人已走到安息了,就回到了他的歸宿。這是道家思想的生死觀,他們看待生死就是一種非常自然的規律,死亡並不值得難過,甚至他們超越了生死和世俗的快樂,我們來看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有一天孔子到泰山遊玩,看到一個叫榮啟期的人在步行,穿著打扮很奇怪,還邊走邊唱,顯得很高興的樣子,孔子就過去問他,為什麼如此愉悅?榮啟期說,我有很多快樂的原因,萬物誕生,以人最為尊貴,而我就是人,這是我快樂的第一個原因。男女有別,更男人更為尊貴,我是一個男子,這是我第二個快樂的原因。人的生命短暫,有的人在孃胎裡面就去世了,而我活了將近90歲,這是我快樂的第三個原因。榮啟期繼續說,貧困是讀書人最常遇到的,死亡是生命的歸宿,我樂於貧困,等著去世,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呢?”,孔子說:“真好!果然是能自我安慰的人啊!”
第二個故事。有一天孔子來到衛國,看到在田壟上一個老人,一邊在田地裡面撿著麥穗,還一邊唱歌,很開心的樣子,孔子讓子貢去跟這個老人聊聊。這個老人叫林類,接近100歲了,靠撿麥穗為生。子貢問他,你這麼大年紀了,還靠撿麥穗為生,為什麼還這麼開心,不應該感覺很苦惱嗎?老人抬起頭告訴子貢說:我為什麼要煩惱呢?子貢說,你年輕的時候不努力,長大之後又不與時運相爭,老了連妻子兒女都沒有在身邊,現在還靠撿麥穗為生,這不值得苦惱嗎?林類笑了說,我之所以快樂,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但你們還以為是痛苦。
林類接著說,首先,因為我年少時沒有努力奮鬥,長大了也不和時運相爭,所以,才能這麼長壽。其次,因為我老了也沒有妻兒,眼看就要行將就木了,所以才如此愉悅。子貢反問說,每個人都希望長壽,但是,不應該對死亡避之不及嗎?您為什麼會覺得死亡是快樂呢?林類回答:“死和生相對,如此一來一往,在這兒死了,又怎麼知道不在其他地方生呢?所以,生死其實就是一回事,我為什麼要執著追求活著呢?我哪裡知道現在去世,不會好過活著呢?”
子貢聽了,無法理解他的意思,回去告訴老師孔子。孔子說:“我就說這個人是可以聊一聊的,果然是這樣;不過他是個通曉道理的人,卻還未能達到完善程度的人。”,孔子的意思是說,這個人沒有體驗過娶妻生子,人生可能並不完整。
透過這兩個故事,我們其實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對生死和人生的態度,儒家思想更看重生的意義和價值,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而道家思想把生死看成一種自然規律,不會因為更看重生而厭惡死,這是道家和儒家思想在生死觀的差異。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