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連著國慶,佳節期間
人們往往會不自覺地“胡吃海喝”
吃多了,嘴裡味就不對了
“早上起床嘴裡像吃了黃連,苦!”
“嘴裡發鹹像自帶半斤鹽,怎麼回事?”
不少人有這樣的疑惑
花木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科長齊彥軍,擅長治療各種口腔疾病。他解釋說,味覺異常的原因多種多樣,多因過食肥甘、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思慮不遂等所致,病機有虛有實,亦有寒有熱,可涉及多個臟腑。口甘、口淡與脾胃關係最為密切,口苦、口酸與肝膽關係最為密切,口鹹與腎臟關係最為密切。不同的症狀需要不同的調理方式,其中藥食調養也不失為一種既能滿足食慾,又能養生的好方法。
口 苦
口苦有實熱與虛寒之分。齊彥軍介紹,同樣是口苦,但是不同症狀的對應之策並不相同。
如果口苦咽乾,常常嘆氣,急躁易怒,尿黃便幹,則可適量食用玉米鬚、茵陳、薏苡仁、蓮子、茯苓、紫菜、紅小豆、綠豆、扁豆、鴨肉、鯽魚、冬瓜、葫蘆、苦瓜、黃瓜、芹菜、白菜、空心菜、捲心菜、蓮藕等。禁忌辛辣燥烈,大熱大補的食物和飲品。藥膳可做茵陳粳米粥:茵陳30克、粳米50克、冰糖少許。先將茵陳以適量水煮取汁液,去渣,入粳米煮粥,食用時調入冰糖即成。
如果口苦伴有胸悶、噁心想吐,那麼泥鰍燉豆腐非常適合食用。泥鰍500克,放入鍋中,加清水煮至半熟,再加豆腐250克,食鹽適量,燉至熟爛即可。或者綠豆藕可以嘗試一下:粗壯肥藕一節,去皮,沖洗乾淨備用;綠豆50克,用清水浸泡後取出,裝入藕孔內,加清水燉至熟透。
口苦伴有肚子脹、身體倦怠,可以喝山藥扁豆粥。淮山藥30克、扁豆10克、粳米100克。將淮山藥洗淨去皮切片,扁豆煮半熟,加粳米、山藥煮成粥食用。
口 甘
口甘的調治應辨虛實、分寒熱。虛則健脾溫腎為主,實則清熱化痰,健脾助運為主。
口甘,喜飲水,多食易飢,或唇舌生瘡、大便乾結。可以喝苦瓜薏仁粥或竹筍西瓜皮鯉魚湯。竹筍西瓜皮鯉魚湯做法為:鯉魚1條(約750克)、鮮竹筍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薑和紅棗各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加精鹽調味供用。
口甘,畏寒喜暖,面色晦暗,大便稀溏。推薦食用附片狗肉湯:將附片放入罐中先煎2小時,然後加進狗肉,煮熟放鹽食用。
若口甘,伴有全身乏力、食慾不振、心悸,可以食用蓮子芡實羹和參苓粥。
口 鹹
口鹹的調治原則以補腎為主。腎陽虛水溼氾濫的以溫腎陽制水溼為法,陰虛腎液上乘的以滋腎陰降虛火為法,年高腎氣不固的,腎氣虛、可予溫腎納氣固腎。
口鹹,腰膝痠軟,雙腿冷,精神萎靡,可適量食用狗肉、羊肉等食物。姜附燒狗肉:熟附片30克、狗肉1000克、生薑150克,菜油、大蒜、蔥適量。將狗肉洗淨,切成小塊;將姜煨熟備用。再將熟附片放入沙鍋內,先熬煎2小時,然後將狗肉、大蒜及生薑放入,加水適量燉煮,直至肉爛即成。
口鹹,聽力減退,耳中如蟬鳴,小便次數多。推薦食用首烏煨雞,三黃母雞1000克,何首烏50克,生薑片、料酒、精鹽、麻油少許。首烏研碎,裝入紗布袋中,填入雞腹。雞入砂鍋,加清水至淹沒雞體,文火煨至肉熟,取出首烏袋,再加入料酒、細鹽、生薑、麻油等調料,文火再燉半小時即成。
口 淡
口淡如果是外感引起的,以祛邪為主;內傷多有脾胃虛弱或病後運化不健的,以調運中焦、健脾燥溼和胃為治。
口淡無味,飲食不香,無汗,頭微痛可取紫蘇葉、生薑和橘皮各6克,三者加水煎汁,加紅糖即可服用。或大蔥白5根,切碎,新鮮生薑末10克,加水煎幾分鐘,趁熱喝下去,白天一次,晚上睡前一次。另外還可取蔥白2根,生薑6克,大棗5枚,三者加水煎汁,趁熱的時候喝下,發汗即可。
齊彥軍介紹,口淡常因脾胃虛弱,因此在平素飲食上應注意少食生冷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口 酸
口酸的調治原則為:肝胃不和以舒肝和胃;宿食停滯以消食化積導滯;肝陰不足以養陰柔肝;肝熱乘脾以清肝健脾,扶土益木;脾虛溼盛以健脾化溼。
如果口中發酸,噯氣,煩躁易怒。可以食用橘皮粥和薤白粥。如果症狀為口酸咽燥,胸脅疼痛,口乾欲飲,則可食用麥冬枸杞子煮銀耳,做法為:人參10克、枸杞子15克、麥冬9克、銀耳20克、冰糖10克同放燉鍋內,加600毫升水,把燉鍋置武火燒沸,用文火燉煮10分鐘後,放入冰糖,再煮25分鐘即成。
來源:浦東中醫、花木社群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