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尺,社會有度。
這尺度方寸,無處不在,長短不一,還因人而異。把握不好,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古訓有言:
智不足多疑,度不足多怨,威不足多怒。
一個人的一品一行,一榮一恥,一成一敗,在這人生的尺度上,量一量,掂一掂,便知分量。
尺在身內,量得又量失;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
01 智不足多疑
人這一生,為人處事,要有智慧。有大智慧者,才能有大前程,有大前程者,方能擁大天地。
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可以說是個大智大慧的人。在他這個智囊指導下,格律詩音響公司竟然衝進了歐洲市場。市場前景非常看好,這使得葉曉明、馮世傑、劉冰三位坐井觀天的小人物,好似扒到了井沿,看到了改變人生的希望。
但是,音像市場龍頭企業樂聖公司的一紙訴訟,要求格律詩賠償600萬,打碎了他們的夢。
他們沒有足夠的智慧,看不到事物發展的本質,看不到那麼遠,看不透人性,只想保住眼前的利益,不受損失,於是深夜逼著歐陽雪退出了自己的股份。
丁元英讓歐陽雪去找肖亞文幫助公司打官司,肖亞文不要20萬的報酬也要往這個局裡湊,並在此危機時刻傾盡所有入股格律詩,成為公司的CEO。
後來,格律詩勝訴,和樂聖合作一躍成為龍頭企業。誠然,劉冰之人也錯失了山雞變鳳凰的命運。
反觀肖亞文,則憑藉著智慧,給自己擠進圈子的機會。她對人與事有著準確而敏銳的判斷力,善於為自己的人生布局。
事後,劉冰和葉曉明通話,還懷疑是丁元英背後搗鬼,設套算計他們。
古訓言“智不足則多疑”,一點不假。
當一個人智慧不足的時候,就會對很多東西半信半疑,總是在懷疑一切,徘徊不前。
有時候,迷茫的生活,失敗的人生並不是外界給我們的,而是自己的慧德淺薄造成的。
一樣的做生意,別人賺的盆滿缽滿,為啥你總是被割韭菜,交智商稅?一樣的市場風口,別人敢趟敢幹,豬都能起飛,為啥自己還原地打轉?
智慧的人,都看透事物本質,都看懂人性,善於佈局,懂得道法自然,順勢而為,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智慧這個東西別人的不好用,只有自己的才好用。
還是楊絳先生的那句話在理:
你的問題在於想得太多,而書讀得太少。
02 度不足多怨
做人,應有度量,有大度量者,才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能成大事。
什麼是度量?
墨汁滴在清水裡,清水會變汙濁;滴在海洋中,卻絲毫不受影響,這便是度量。
一個人度不足時,就如這滴水汙濁,自身不融,多怨外界不公。
講兩則小故事:
乾隆皇帝晚年時腿腳不便,一次下雨不慎摔倒,周圍的文武百官無人敢上去攙扶。
但一位八品芝麻小官衝了上去,將乾隆攙扶起。
眾人面面相覷,此天子臺階豈是眾朝的小衙役可以跨越的?眾官員紛紛斥責他敢驚擾皇上。
但乾隆的做法卻讓眾人倍感吃驚,他先表示了感謝,並且給予嘉獎。
無獨有偶,這樣的事情同樣在朱元璋的身上發生過。
朱元璋摔倒時,一人趕緊上前去扶,但不曾想到朱元璋龍顏大怒,覺得自己十分沒面子,於是下令將其砍首。
都是一代君主,氣度高低立下可判。
《壇經》中說道:
“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凡人卻盯世間過,看什麼都不順眼,愛抬槓,愛較真,愛抱怨,滿身戾氣。
而真正有修養的人,度量大、能容人、不較勁,對人對事總是心平氣和。
人生在世,應有度量,能容人,能容事,方能活得自在。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開啟,不貪不嗔,不怨不恨,不偏不執,把自己的量擴大了,這時候你就變成了一個大的容器。你有了這個大容器,裝得下整個世界,就能得到宇宙的力量。
03 威不足則多怒
生活裡,嘲孩子撕吼的家長,河東獅吼的老婆,脾氣暴躁的老公,怒斥員工的老闆,耍官威的領導……
處處是“怒人”,七情六慾,就是剎不住自己的脾氣啊。
有句話講,所有的憤怒都是對自己無能的表現。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人的一切脾氣,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表現。
越是發怒,別人往往越看輕他。既缺乏能力,又缺乏威信,才要靠生氣、靠吼叫、靠頻繁指責別人來溝通。靠發怒來樹立威望,往往會事與願違。
《韓非子》中有言: “主多怒而好用兵”。多怒的君主缺乏理智威德,爭強衝動喜好用兵。
殊不知,威德是由德行而來。德者,上順天意,下順民心,天才佑之。
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的人表現出的,必定是謙虛恭敬和平易近人,哪裡會用憤怒去招眾人的怨恨呢?
《菜根譚》有一段話:
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燻蒸之;遇傾邪私曲之人,以名義氣節激勵之。天下無不入我陶冶中矣。
《孫子兵法》中有一招: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最好的不是百戰百勝,而是不戰而屈敵;最高的境界不是怒而呈威,而是不怒自威。
不怒自威,慢慢地好好地修煉吧,這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境界。還是從學著控制脾氣,少發脾氣開始吧。
最關鍵的還是,提升自己的實力,位卑則言輕,能憑實力說話了,自然也不用靠脾氣來說事了。
寫在最後:
我們每一個人都只能遇到和我們能量相匹配的東西。
所以,你的才華一定要配得上你的野心;你的野心一定要配得上你的能量;你的能量一定要配得上你的心量。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