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抱怨說生活壓力太大,工作太累沒有時間休息,嚮往古人那種山水詩畫的田園生活。殊不知,古人的生活其實並沒有現代人想的那麼美好,哪怕是古代的皇帝也有這樣那樣的煩惱,每天也要打卡上班按時早朝。至於古代的大臣們,常言說得好,伴君如伴虎,他們的工作壓力其實也很大,並不像外人看到的那麼輕鬆。
清朝末期有個大臣叫惲毓鼎,他是光緒十五年進士,歷任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國史館總纂,文淵閣校理等職務,擔任清末宮廷史官長達十九年之久。他透過自己這麼多年在工作中對晚清官場的觀察,寫了一本《惲毓鼎澄齋日記》,這本日記篇幅浩瀚,共計120萬字,詳細地記錄了他在清末宮廷官場的種種見聞。
惲毓鼎身為宮廷史官,使得他有機會近距離地觀察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以及朝廷大臣的言行。那麼清政府官員到底有多累?在他看來,上班上朝不太累,下班了卻要人命,整日需要為了前途奔波,迎來送往令人疲憊不堪。
清朝有著嚴格的早朝制度,雖然到了清朝末期隨著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早朝制度早已名存實亡,可朝廷官員們依然不敢馬虎,仍舊每天到宮門外候旨。惲毓鼎在日記中對自己的早朝經歷也有著詳細記載,在他看來,上朝其實並不太累,因為大多數時間都是去混日子的,往往連續十天半月都沒有旨意傳下來。
惲毓鼎覺得上早朝輕鬆,那是因為他當時正值壯年,可是對於大多數朝廷官員來說,上早朝其實也挺辛苦的。惲毓鼎在日記中說,自己每天凌晨三點就要起床準備去參加早朝,因為家住的離皇城很遠,通常要走個把時辰才能到,萬一要是耽誤了早朝,生怕太后怪罪。
清朝時期能夠參加早朝的官員,大多數年齡都不小了,像惲毓鼎這樣正值壯年的官員還是不多的,更多的是那些年齡較大的官員。他們身老體衰,走個把時辰的路對於他們來說確實是件困難事,至於騎馬坐轎,只有那些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員才有條件這樣去上朝,大多數朝廷官員都是邁著兩條腿走到皇城的。
其實這些官員們也知道,去參加早朝不過是例行公事,因為大多數時候朝廷都沒有旨意傳下來。就算是有大事發生,慈禧太后也不會跟他們商議,而是會找領班軍機大臣與領班總理衙門來商議,例如李鴻章、奕訢這些人。大多數的朝廷官員,他們去參加早朝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打醬油一般的存在,基本沒有機會參與到朝廷核心事務中去。
凌晨三點鐘,大多數人都還在睡夢中呢,朝廷官員們卻不得不去參加一場註定沒有結果的早朝。而且這場早朝的主要人物光緒皇帝,已經連續很多年沒有出現在乾清宮和養心殿了。
官員們下了朝之後,除了少數官員會返回所屬的衙門當值,大多數官員都是直接打道回府的。他們每天的工作也就剩下上朝了,上完朝之後就無事可做。可能有人覺得那不是很清閒了嗎?實際上一點也不清閒,他們下班之後同樣需要為自己的前途而奔波,需要擴大自己的人脈,結交同鄉官員,巴結上級官員。
1908年,也就是光緒帝去世那一年,惲毓鼎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時事日非,而京朝官車馬衣服,酒食徵逐,日繁日侈。”對於同鄉官員互相結黨的現象,惲毓鼎在日記中寫道:“非攀裙帶則無以任官”。也就是說,朝廷官員們下了朝之後同樣忙的不可開交,都在為自己的前途奔走應酬,這一點就連惲毓鼎也無法避免。
惲毓鼎踏入仕途後一直從事的是宮廷史官的工作,也沒有人會來巴結他,可是他下了朝之後同樣很忙。除了要整理史料之外,惲毓鼎還有各種各樣的愛好,例如研究史書、醫術、天文星象等,這些都花費了很多時間。可這些都是惲毓鼎喜歡做的事,所以並不覺得如何辛苦,真正令他感到勞累的是每日都要應付前來拜訪他的人。
惲毓鼎在日記中曾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有一次他生病了,感覺身體十分勞累,可是下午仍然有不少人來拜訪他,而他也只能強忍著病痛來接待這些人。因為他處在這圈子中,就無法進行逃避,如果他閉門謝客,那可能就會被其他人漸漸疏遠。所以,雖然惲毓鼎不喜應酬,可仍然要打起精神接待這些來客。
人生在世,是很難做到獨善其身的,特別是對於那些不喜歡社交的人來說,比如惲毓鼎,交際應酬確實是令他非常頭疼的一件事。可他卻無法進行選擇,除非他真的打算辭官回鄉,不然還是脫離不了京城這個大染缸。而且在朝為官,還有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若是哪天不小心惹皇帝不高興或者是被御史參了一本,說不定就要被罷官奪爵誅九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