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上帝之命而生,應國王之命而死。
文/全歷史 哥特人的貓
1307年10月13日,在迅速地控制了聖殿騎士團的高層領導之後,法王胖力四世開始著手對聖殿騎士團進行異端審判。在短短一週的時間內,曾經為宗教聖戰立下過汗馬功勞的聖殿騎士團被扣上了異端之名,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聖殿騎士團是伴隨基督教世界的十字軍興起的。1099年十字軍攻佔聖城耶路撒冷,但前往朝聖的信徒們的安全卻受到周邊穆斯林國家的威脅,因此各國出資建立騎士團,以保護朝聖者安全,聖殿騎士團就是因此被設立的三大騎士團之一(其餘兩個為條頓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
在騎士團建立過程中出力最大的就是法國卡佩王朝的君主們。卡佩王朝有鮮明的宗教烙印,歷代君主有很多虔誠甚至狂熱的宗教信徒,胖力四世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但仔細檢視胖力四世為聖殿騎士團所羅織的罪名,就很容易發現這次異端審判絕非是簡單的宗教行為。胖力四世手下的異端審判官們宣稱聖殿騎士團範有褻瀆十字架和偶像、行為放浪(也就是同性戀)等罪名,但這些控告沒有任何有效的證據。
而最後裁判所給出的說辭,是“加在它身上的異端罪名已經使它名聲掃地”,“不能再指望善良的人們加入這個組織”,“再不立即決斷會造成它的財產被破壞、揮霍殆盡”,因而必須取締。這與岳飛被安“莫須有”罪名一樣,是赤裸裸的強盜邏輯。
那麼胖力四世對騎士團痛下殺手的真正理由又是什麼呢?
第一、宗教狂熱所催生的十字軍運動難以為繼,聖殿騎士團喪失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十一世紀末開始的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不光為歐洲人帶來了聖地耶路撒冷,還帶來了數不盡的財富,這場宗教戰爭不可避免地演變為血腥的劫掠。
但戰爭本身同樣需要耗費大量的物力,而攻佔聖地所帶來的狂熱也伴隨著穆斯林奪回耶路撒冷逐漸冷卻。最終,法國國王路易九世在遠征途中死於鼠疫,十字軍運動宣告終結,而依附於此的聖殿騎士團也喪失了存在的意義。
第二、騎士團作為不受國王控制的地方勢力,挑戰了胖力四世作為專制君主的底線。作為在聖戰中出力最大的騎士團,聖殿騎士團攫取了很多特權。他們不光控制土地,還擁有在地方自主建立教會的權力,在教會控制地方命脈的中世紀,這等於默許騎士團實行自己的統治。他們甚至可以徵收、乃至搶奪地方教會的“什一稅”(中世紀重要的宗教稅收名目,因需要向教會繳納收入的十分之一而得名)。
可以想見,在胖力四世的眼中,此時的騎士團已經不再是他僱來看家護院的狗,而已經變成一條隨時可能咬人的狼。在作為一名基督徒前,他首先是卡佩王朝的國王。於是胖力四世選擇用鐵腕手段,血腥地捍衛了專制王權的尊嚴。
與國王為了王權而剷除騎士團相比,教教廷在審判過程中一直在阻撓胖力四世的行動,可是在一切塵埃落定後,教會的教士甚至教皇本人,都對胖力四世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面對胖力四世對教權的公然冒犯,教會為什麼會是這種反應呢?
第一、聖殿騎士團的坐大同樣損害了教會的利益。中世紀的教會不是單純的宗教組織,他們可以控制國家的經濟、政務,甚至透過控制皈依上帝的國王來指揮軍隊。所以,教會的牧首們往往具有和專制統治者們相同的視點。因此聖殿騎士團的權力尾大不掉,也是教廷所不樂見的。
第二、法國是一個以宗教信仰為門面,行專制王權之實的國家。
中世紀的教權與王權鬥爭不斷,雙方都想將絕對權力掌控在自己手中。中世紀早期,領主貴族實力強大,他們往往依附於教會對抗國王,典型的案例就是亨利四世在鬥爭中受到教會和地方領主的雙重威脅,迫不得已向教皇低頭。
但胖力四世的時代,情況已經大有不同。距離法蘭克王國分裂已經過去了四百多年,此時的國王權力已經今非昔比,而教會自身的純潔性也在發展中被逐漸腐蝕,號召力大大下降。英國與法國先後與教廷脫離,由國王直接控制國家的教會事務。
胖力四世的手段在同時代的國王中最為狠辣。他相信自己才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言人,而非教皇。他直接召開三級會議,率軍攻進教皇住所,對卜尼法斯八世百般凌辱、毆打,使其羞憤而死。繼任的克雷芒五世被胖力四世囚禁在小鎮阿維尼翁,這就是著名的“阿維尼翁之囚”。今天的
最終,這場捍衛王權的爭鬥以胖力四世的完勝而告終。經過為期五年的審判,在國王軍隊的脅迫下,公會將聖殿騎士團的成員集體送上了絞刑架。
雖然胖力四世所打擊的物件是騎士團而非上帝,但他的勝利無疑向歐洲申明瞭一個事實:國王在俗世擁有比那些虛擬
的偶像龐大得多的力量。
於是,在十四世紀那場即將到來的風暴中,教會的偶像搖搖欲墜,而王權的圖騰將取而代之。
歷代評價
國王張起貪婪的帆駛進神殿。
——但丁《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