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斯(女左一)為宋美齡獻花
這張照片中那個滿面笑容向宋美齡獻花的姑娘名叫林如斯,她是“幽默大師”林語堂的長女。
當時她20歲,正是人生春風得意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2年之後,一直被視為天之嬌女的她違背父母的意願,做出了一件驚世駭俗的事情。
而這件事情將她的後半生拉進了痛苦的深淵,讓她到死都沒能爬出來。
01、掌上明珠降生
1923年,已經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碩士學位的林語堂正在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比較語言學的博士學位。這一年,他的妻子廖翠鳳正身懷六甲,即將於5月份分娩。
林語堂與廖翠鳳
林語堂很愛國,為了不讓女兒在德國出生,成為一個德國人,他與妻子商量後,在預產期之前回到了廈門。
5月6日,他們的第一個女兒出生了。這個孩子長得非常像林語堂,被他視作自己的掌上明珠,在她身上傾注了所有的心血。
哪怕後來林語堂又得了兩個女兒,都沒能減少一分一毫對她的疼愛。
他們給這個孩子起名叫林如斯,美麗如斯,聰慧如斯。
林如斯不僅繼承了父親的長相,也遺傳了他的才華與悟性。
林如斯
7歲時,林如斯的文章就獲得了發表;15歲時,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問世,林如斯成為了這本書的第一個閱讀者,她還寫了書評《關於京華煙雲》;16歲時,她和妹妹林太乙的英文日記《吾家》出版;同年,她還寫了一篇關於賽珍珠的傳記,被賽珍珠作為附錄收錄到了自己的作品集《愛國者》中;18歲時,她的作品《重慶破曉》引起了不俗的反響。
當然,林家的女兒們都有不錯的成就,只是林如斯的表現從小就更加突出。這得益於林語堂無為而治式的教育,他喜歡帶著孩子們去各個國家遊歷,也喜歡帶著她們出席朋友舉辦的各種社會活動以及文學聚會,他甚至還帶著她們去紅磨坊看豔舞。
林語堂與林如斯
她們有著自由的思想以及廣闊的眼界,在父親的光環之下無憂無慮的生活。
1945年,林如斯22歲時,林語堂為她物色了一門親事。
男方叫汪凱熙,是一名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軍醫。他的家世背景很好,本人也是一個追求上進的青年才俊。
林如斯1943年回國時曾經在昆明做過戰地醫院的醫護工作,為此,林語堂覺得汪凱熙和自己的寶貝女兒林如斯很登對,雙方家長商定後,就決定為他們舉辦訂婚典禮。
林語堂與三個女兒們
然而,林語堂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一直引以為自豪的女兒讓他丟盡了臉。
02、悲劇上演
就在訂婚的前一天,一向文靜懂事的林如斯和人私奔了。
這個人是她美國同學的哥哥,名叫狄克。
這個男孩子初中還沒畢業就被學校開除了,是個名副其實的小混混。
林語堂想不明白,女兒林如斯為什麼會看上這麼一個不學無術的傢伙。
當時,訂婚的請帖都已經發了出去,所有的親戚朋友都知道林如斯和人私奔了。這對於赫赫有名的林語堂來說,真是顏面盡失。
林語堂
但他沒有過多責怪林如斯,只是擔心害怕她的婚姻不能完滿。
為此,婚後林如斯每次帶著狄克回家,林語堂夫婦都竭盡全力展示他們的熱情。
他們不想給女兒任何的壓力,不想讓她夾在父母以及丈夫中間,感到難堪。
然而,一個混混又能給林如斯什麼幸福的婚姻呢?
他們居無定所、窮困潦倒還倒罷了,狄克竟然出軌他人甚至還會對林如斯拳腳相向。
林如斯用了十年時間終於明白自己所託非人,在1955年和狄克離婚了。
但是離婚並沒有讓她走出這段婚姻帶給她的陰影。
林語堂與林如斯
當年她是眾人口中的天才少女,是父母手心裡的寶。
但她為了所謂的愛情讓父母蒙羞,在眾人眼中變成了自私任性的模樣。
而她的愛情卻傷害了她,背棄了她。
這樣的結果是她無法承受的。
離婚兩年後,林如斯因為嚴重的抑鬱症住進了醫院。
林語堂看著日漸憔悴的女兒心疼不已,林如斯出院後就親自照料起她的生活起居。
此後十多年,林如斯又多次進出精神病院,讓林語堂夫婦操碎了心。
林如斯(左一)
1971年1月19日,正在參加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蔣復璁宴請的林語堂聽到一個噩耗,他心愛的長女林如斯上吊自殺了。那年,她48歲。
人們發現她的時候,放在一旁桌子上的茶水還是溫的。
她的遺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對不起,我實在活不下去了,我的心裡耗盡了,我非常愛你們。”
白髮人送黑髮人,林語堂驟聽噩耗,一瞬間蒼老了起來。而他的妻子廖翠鳳更是受不了打擊,自此以後只說廈門話,並且嘴裡時常唸叨著:“我活著幹什麼?我活著幹什麼?”
廖翠鳳
1976年3月26 日,林如斯去世5年後,一代文學大師林語堂溘然長逝。
03、結語
為什麼僅僅一段失敗的婚姻就把有見識、有才情的林如斯困住了呢?離婚這件事本身對於常年生活在美國的她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而且那時候她才32歲,一切都還可以重來。
其實,困住她的不是離婚這件事,而是這件事帶給她的挫折感。她婚前的人生太過於順遂,從沒有經歷過任何挫折,她接受不了心理巨大的落差,無法面對失敗的自己。
林語堂
挫折教育對於林如斯來說是缺失的,對於我們當今社會中很多的孩子們來說同樣也是缺失的,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學生在面對學業壓力時,做出了讓人心碎的選擇的原因之一。
希望我們都能引以為鑑,不要讓悲劇一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