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寧彩臣
1、慕容延釗的選擇
趙匡胤坐上了皇位,可是立即發現皇帝不好坐。
趙匡胤事變之初,大部分地方將領都在觀望,但是有兩個人的態度是明確的,一個是北面一直盯著北漢和契丹的李筠;另一個是南面盯著南唐的李重進。
李重進就不用說了,郭威的外甥,當年郭威臨死前,傳位給柴榮,對李重進不放心,要李重進當著自己的面向柴榮叩拜稱臣。現在怎麼了,先輩的江山該姓了?
再說李筠,此人幼年從軍,勇力過人,能開百斤硬弓。原名李榮,追隨秦王李從榮,李從榮造反失敗,進入燕王趙延壽幕中,後投靠劉知遠,拜博州刺史。追隨郭威攻破汴京,成為後周開國功臣,拜昭義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抵禦北漢和契丹。柴榮繼位後,避柴榮諱,改名李筠。
李筠在柴榮時期,就擅自徵用國家賦稅,召集天下亡命之徒,增強自己的實力。柴榮派去的監軍說了他幾句,他就把監軍關進了大牢。
對於趙匡胤來說,最壞的情況是,李重進聯合南唐,李筠聯合北漢和契丹,南北夾擊,那麼,趙匡胤再能打也分身乏術,很快玩完。
然而,有時候,很合理的劇情,它就是沒有發生,也許這就是氣數。五代十國動亂的時間夠久了,也該向著統一邁進了,而這個完成統一的人,老天選擇了趙匡胤。
在陳橋事變的時候,慕容延釗帶領先頭部隊已經到了河北,周遼邊境,不,現在是宋遼邊境。慕容延釗到了地方,一臉懵逼,沒有什麼契丹入侵啊?
很快,慕容延釗接到趙匡胤稱帝的訊息,還有諭旨,得了,你先別回來了,就屯兵真定(今河北正定),監視契丹的一舉一動,別讓他們趁虛而入。
慕容延釗和趙匡胤關係還不錯,而且趙匡胤嘴甜,經常大哥大哥地叫。現在,慕容延釗也不好意思反對,加上,防契丹入侵是大事,原則問題,不能因為內訌讓外族佔了便宜。因此,慕容延釗與韓令坤(柴榮當年攻打契丹,退兵的時候,將韓令坤留在邊境)率領部隊巡治河北邊境,北漢,遼國未敢輕動。
蔣委員長,攘外必先安內?看看慕容延釗,一個粗淺將軍的選擇,你臉紅嗎?
2、刺頭李筠
趙匡胤稱帝后,派遣使者傳旨,加封李筠為中書令,這個官職要在京城任職的,實際是對李筠不放心,要他入朝,待在自己身邊。
李筠本來不打算接旨,但是身邊的官員將領,包括他兒子害怕啊,你這不是公然和朝廷作對?經過左右苦苦勸阻,李筠才迎接使節,安排酒席。但是,坐下沒一會,李筠突然轉身,取出周太祖郭威的畫像掛到大廳牆壁上,對著畫像哭泣不已。
部下看到這場面,都驚呆了,這是幹什麼啊,趕緊向使者解釋:“令公這是喝醉了,才會這樣做,您別介意。”
李筠表面上歸順朝廷,實際一心準備伐宋,他兒子李守節哭著勸說李筠,他就是不聽。
另一邊,北漢皇帝劉鈞聽說李筠有意反宋,秘密派人用蠟丸藏書信約定李筠,準備同時攻擊北宋。
趙匡胤聽說李守節多次勸說李筠不要造反,親自寫信安撫,並且提拔李守節為皇城使。李守節到達汴京,趙匡胤接見他的時候說:“太子,你怎麼回來這裡?”
李守節大驚,跪拜以頭撞地,說:“陛下怎麼會說我是太子,肯定是有人陷害我父親!”
趙匡胤說:“我聽說你幾次勸你的父親服從朝廷,可是,你的父親不聽,所以派你來朝廷,是想我殺掉你。你回去告訴你的父親:‘我沒有做皇帝的時候,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現在我已經做了皇帝,你怎麼就不能稍微讓我一點呢?”。
李守節飛馬回到潞州,把這些話告訴李筠,李筠一看,撕破臉了,於是讓部下撰寫佈告指控趙匡胤謀奪帝位的罪狀。
當年4月,李筠正式宣佈,討伐趙匡胤。
本來兵貴神速,李筠沒有天時人和,卻佔據了地利。
李筠駐守的潞州,古稱上黨,高居太行山之脊。李筠手下也有眼光長遠的謀士,閭丘仲卿給李筠獻策:“開封兵甲精銳,難與爭鋒,不如下太行山,直抵懷(河南沁陽)、孟(河南孟州),堵塞虎牢關之路,拒守洛陽,東向而爭奪天下”。
這個計策很牛,如果李筠佔領了洛陽,那麼就等於將趙匡胤與河北的軍隊隔離開來,河北軍北面有契丹,南面有李筠,很難保證不因此站隊李筠。畢竟趙匡胤的宋也是剛剛成立3個月的新朝廷,大家對他還是觀望為主,並沒有死心塌地臣服。
此時,如果李筠佔領了太行山,憑藉太行山的天險,一衝而下,就可佔據黃河上游。要知道,即使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機槍大炮,“名將之花”阿部規秀都命隕太行山上。
要命的是,這一塊的永豐、回洛、河陽都是開封的重要糧倉,開封的糧食依靠漕運,而阻斷黃河上游,等於斷了開封的糧道。
開封人口密集,禁軍數量龐大,一旦沒有糧食,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土崩瓦解。
訊息傳來,趙匡胤急了,一邊派遣此時已經駐兵河北的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石守信與殿前副都點檢高懷德火速率軍進討,一邊派遣慕容延釗與彰德軍節度使王全斌率領軍隊從東路出兵,與石守信,高懷德會合討伐李筠。
3、壞訊息 好事情
就在這時候,又傳來兩個壞訊息,不過當時看是兩個壞訊息,事後看,正是這兩個壞訊息幫了趙匡胤。
一個是,南方的李重進準備起兵,不過起兵之前,他先派出親吏翟守珣去聯絡李筠,準備與李筠遙相呼應。結果,這個翟守珣顯然不想冒著掉腦袋的罪名,與李重進一起造反,他沒有去找李筠,而是直接找到趙匡胤,說明事情。
趙匡胤重賞了翟守珣,讓他回去拖延時間,勸說李重進別急著進兵,一定不能讓李重進和李筠同時起兵。翟守珣回去見到李重進,說李筠這人不行,不足與謀,還是等一等,別急著發兵,李重進信了。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李筠舉兵澤潞,重進遣其親吏翟守珣間行與筠相結。守珣潛求見帝,言重進陰懷異志。帝厚賜守珣,使說重進稍緩其謀,無令二兇並作。守珣歸,勸重進未可輕發,重進信之。
要說李重進這人沒腦子呢,他如果不聯絡李筠,直接起兵,趙匡胤還真首尾難顧了,因為趙匡胤已經準備親征李筠了。
另一個壞訊息是,北漢劉鈞已經親自率軍出太原,援助李筠。
這個訊息咋一聽,李筠有幫手了,對趙匡胤肯定是壞訊息。但是,這個幫手來頭太大,實力太弱。
現在的北漢已經不是劉崇時候的北漢,山西本來就貧瘠,直到近代,山西遇到大災小災,沒法活的時候,還要“走西口”往內蒙跑。這幾年,柴榮把北漢盯得死死的,雖然抽不出手收拾北漢,但是也絕不給北漢發展的機會。
北漢,在契丹與後周的縫隙中求生存,其中艱難,看到這次劉鈞援助李筠就知道了。劉鈞帶了幾千兵,個個面黃肌瘦,一副沒吃飽的樣子。
《宋史.週三臣.李筠傳》劉鈞遂率兵與契丹數千眾來援,至太平驛,筠以臣禮迎謁,見鈞兵衛寡弱,甚悔之,而業已然矣。
李筠看到劉鈞的一刻就後悔了,可是這位劉鈞兵雖然少,架子可不小。畢竟人家是皇帝,而李筠只是個將軍。怎麼了,我堂堂一國之君放下面子來幫助你,你一點面子不給?
面子還是要給的,李筠和劉鈞坐下來談判。首先,劉鈞讓李筠以臣子禮覲見,李筠心裡一萬個草泥馬,我手下精兵數萬,你帶了幾千人,就要我以臣子禮覲見?這事上兩人一番爭論。
接下來,劉鈞建議聯合契丹,我們兩個還不行,叫上契丹,他們喜歡打仗。可是,李筠不是石敬瑭,這事上怎麼也不鬆口,哪怕輸了,也絕不允許外族參和。接受劉鈞的援助,是因為大家都是漢人,契丹,絕對不行,這是原則問題,沒得談。
再次,劉鈞發揮了一個皇帝的優良傳統,要給李筠配一個監軍,你在外打仗,我身為一個皇帝,得派個人盯著啊,別你做出什麼出格的事。
最後,劉鈞給了李筠一個平西王的稱號,派了一個叫盧讚的監軍,外送幾千名骨瘦如柴,賣相不佳計程車兵,終於談完了。
可就是因為這次談判,耽誤了李筠衝上太行山的最佳時機。
有時候,壞訊息並不一定是真的壞事情,而好訊息也不一定是真的好事情。這一點在股市就體現的淋漓盡致,散戶往往等到上市公司公佈利好殺進,然而,利好公佈之後,已經再無好訊息,後面的可能就是利空。而利空公佈,散戶往往選擇趕緊出逃,卻不知道利空之後,正是下一個上漲的起點。
什麼事情,都不能僅僅憑藉表面的利空利好就做出決定,特別是做生意。而是要抽絲剝繭,看到危中的機,機中的危。能夠做到這點的人很少。這個世界上,本來成功的人就很少!
4、趙匡胤平叛
趙匡胤已經重操舊業,穿上盔甲,拿起長槍御駕親征了。臨行前,趙匡胤做了最壞的打算,悄悄告訴弟弟趙光義:“是行也,朕勝,自不待言。如不利,則使趙普分兵守河陽,別作一家計較。”
趙匡胤率領大軍衝上太行山,因為山路險峻,帝先於馬上負數石,將士因爭負之,即日平為大道。想想,幾萬大軍,一人帶幾塊石頭出發,那就是十幾萬塊石頭,能填多少坑?
就這樣,趙匡胤兵行神速,突然出現在澤州城下,出乎潞州軍意料。與此同時,石守信,高懷德也率兵抵達戰場。
形勢看似對趙匡胤很有利,但只有他自己明白,強大的外表下面很脆弱。因為趙匡胤將所有部隊押在澤州,押在李筠身上。這時候,其他地方都是空虛的,如果南邊的李重進,或者其他持觀望態度的節度使突然翻臉,那他就危險了。
打硬仗,本來就是趙老大的強項,趙老大遇強更強,一聲令下,重賞三軍,即刻不惜一切代價攻城。
這次戰役,殿前司控鶴左廂都指揮使馬全義站了出來。這人就是當年柴榮讓趙匡胤負責挑選各地壯丁,擴建禁軍的時候選出來的。史稱“箭如雨下,飛矢貫臂,而全義拔鏃進戰”,這又是一個夏侯惇,趙弘殷式的人物。
終於,馬全義帶人率先攻上澤州城。就在破城之際,大家往上衝的時候,場面混亂,趙匡胤本人竟然也與敢死隊一起,第一時間衝了進去。
這一刻,趙匡胤柴榮附體,這一場生死戰,趙匡胤輸不起,輸了,不但自己,全家都可能性命不保。而且,輸了, 趙匡胤將被定格在“亂臣賊子”的行列,世世代代。而贏了,則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趙匡胤可能當時並不知道這些,但是他知道,不能輸。
趙匡胤不能輸,李筠同樣不能輸,輸了,不僅僅是性命,還有尊嚴,什麼都沒了。李筠輸了,性命可以給你,尊嚴,我自己決定。
李筠放了把火,把自己和帥府燒了。有血性的將軍大多喜歡這種方式結束生命,活著絕不低頭,死後屍體也不留給敵人。
澤州被平定,人心安定了,其他此前還有異心的將領,現在都不在心存僥倖。可是,李重進是不會放棄的。
不過,這人剛勇有餘,而智慧不足,要不郭威不傳位給他。你說李筠起兵的時候,你不起兵,現在李筠都被滅了,你起兵還有用嗎?不知道有個成語叫孤掌難鳴嗎?
李筠四月起兵,六月兵敗。同年九月,李重進起兵,年號沿用後周顯德紀年。不過,李重進連劉鈞那樣的幫手都沒有。李重進向南唐請求聯合伐宋,被後周世宗打怕了的李璟已經到了人生最後兩年,他不願意再去招惹中原王朝,他不但沒有理會李重進的請求,還主動去向趙匡胤告狀。看來,趙匡胤攻打滁州的威名,已經深深刻在南唐人心裡。
十月,趙匡胤再次親征,帶領石守信,王審琦,李處耘前去平叛。十一月,達到揚州城下,即日破城。
李重進無奈仰天長嘆說道“我有愧於周太祖之恩也”,言畢舉家自焚。又是一場火,李筠,李重進,不管他們選擇是否正確,他們都是五代十國亂世真男兒。
大功告成,趙匡胤的皇位穩了。戰事結束,趙匡胤效仿曹操打敗袁紹後,將與袁紹來往的大臣書信全部燒了。那些人,只不過因為局勢動盪,判斷不好誰贏誰輸而已,一旦形勢明朗,你證明了自己的強大,沒有人還想著通敵。
趙匡胤更加大度,先朝宰相李谷,在這段時間收了李筠十五萬貫錢,證據確鑿,趙匡胤一笑了之,沒有理會。
第一代創業君主都明白這個道理,在你強大的時候,擁有權力,大家依附於你。在你弱小的時候,沒有權力,不能給別人安全或者利益,人家自然散去,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此,第一代創業君主一生追求的,都是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強。
趙匡胤怎麼也不會想到,若干年後,他建立的宋王朝,出現了一個程大聖人,再過100年,又出現了一個朱大聖人。兩位聖人將“忠”重新定義,像李谷這種收受敵人錢財的行為,那是罪大惡極,絕對不能寬恕的。
不過,現在是亂世,亂世是不需要思想家的,只需要實幹家。趙匡胤,等你去做的事還很多,周世宗沒有完成的任務,上天選擇了你,養足精神吧,中華等著你來統一!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宋史》;《五代史》;《蘇東坡傳》;《太祖實錄》;《正說宋朝十八帝》;《如果這就是宋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