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雲計算為承載,融合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新一代數字技術於一體的平臺底座,是當前企業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
2021年3月,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委員會發布的《關於釋出2020年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的通知》中,30多個優秀案例均使用了雲計算技術建立系統平臺,提升生產運營資料價值,提高工作生產流程自動化水平和工作效率,為企業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此外,在來自2021年國際知名軟體資產管理商Flexera(以下簡稱“Flexera”)的雲狀態報告顯示,92%的企業在IT架構上選擇多雲戰略,其中82%的企業選擇混合雲,10%的企業選擇多個公有云。報告還顯示,企業平均會使用2.6個公有云+2.7個私有云,數量相比去年有所增長。
也就是說,企業IT架構日益複雜化,多雲戰略已經是當下大多數上雲企業的選擇。
當然,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就是企業雲成本支出也在快速增長。
在來自Flexera的報告中顯示,36%的企業表示他們的雲成本年度支出超過1200萬美元,32%的企業表示年度支出在240萬~1200萬美元之間,這些數字都比去年大幅增加,去年支出超1200萬美元的只有20%而今年已達36%,而在240萬~1200萬美元區間的,由去年36%降至今年32%,綜合來看雲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隨著企業用雲程度的加深,也誘發了新的問題。初期,企業使用者主要關注如何上雲、上哪家雲等問題,需求通常來自諮詢規劃、遷移實施和資源管理等,後期與業務強關聯便出現瞭如何用好雲的問題:1)上雲後支出浪費嚴重;2)上雲後部分業務效能下降;3)上雲後業務與安全結合不深。
雲成本的不斷攀升,雲浪費現象是最值得關注的問題。在Flexera報告中的受訪者也披露到:他們平均浪費了30%的雲支出,對於這樣的數值,事實可能不那麼簡單,由於眾多企業傾向於低估浪費的數量,因此支出的效率可能更低,Flexera發現實際浪費平均為 35%甚至更高。
那麼,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作為業界領先的多雲管理平臺——行雲管家,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行雲管家表示:“一方面,由於諸如新冠疫情和國家新基建政策等影響,倉促下企業只知道上雲能帶來業務效率的提升和業務場景的延申,並不完全瞭解雲計算這種技術及雲服務商提供的產品;另一方面,在用雲的過程中勢必在多雲、混合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網路異構及其雲平臺的差異性也加劇了用雲的難度,又糅合如管理制度、使用習慣、業務訴求等眾多因素,都會是雲成本支出居高不下的誘因。”
雲計算發展的十年,已由萌芽期到了繁榮期,現階段企業考慮更多的不會是上不上雲的問題,而是考慮上哪家雲、怎麼上雲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構建雲最佳化的雲管服務能力,讓雲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為業務賦能,為管理減負的生產目標。
雲計算領域的眾多專家也在探索相關的延伸問題,即如何在複雜的多雲環境中最佳化雲管理,降低雲成本,那些採用了多雲戰略的大中型企業普遍選擇的方向是求助技術中立的第三方雲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