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筷”的選擇 足以影響血糖體重
通訊員 張玥潔
水果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吃飯先吃主食還是先吃菜?有人可能覺得這樣吃飯太較真,實際上,吃飯還真得講究順序。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主任牟新表示,每餐飯“第一筷”的選擇,足以影響體重和血糖。
一般來說,肚子餓時會不自覺想先吃些“管飽”的食物。於是,大魚大肉和米麵主食成為第一目標。但此時人往往食慾旺盛,進食速度快,難以意識到自己吃了多少食物,更無法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攝入量。大快朵頤後,再將注意力放到蔬菜上,攝入量就屈指可數了。於是,一餐中最多的能量來源就依賴於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或脂肪,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等微量元素攝入容易不足,日積月累會導致營養不均衡。
“對於想要控制體重或血糖的人來說,遵循‘蔬菜(纖維類)-蛋白質/脂肪類-主食(碳水類)’的進食順序更有利於健康。”牟新說,簡單來說,就是先吃素菜,再吃葷菜,主食留到最後。
一項研究發現,糖友在用餐時把米飯、麵條等主食留到最後吃,有利於控制血糖。同時,也能對包括體重、腰圍、血脂等在內的其他指標起到改善作用。
牟新解釋,在這種進食順序下,蔬菜等含有纖維素的食物首先攝入後,增加飽腹感,這樣脂肪、碳水化合物攝入就會減少,每餐總熱量下降。而且,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混合後,會減少後者的升糖指數,久而久之,餐後血糖會更加平穩。
另外,主食攝入減少,刺激體內胰島素分泌就會下降,導致糖分轉化為脂肪的機率變小,自然可以起到控制體重的作用。
但是,這一飲食順序也並非“萬金油”,特別是對於那些本身體脂含量較低、身體較為纖瘦的人來說,就不太適合了。這部分人需要適量增加主食和高蛋白食物的攝入,如牛奶、雞蛋、海產品、禽類、牛羊肉等。
牟新表示,一些特殊人群也有獨特的最佳吃飯順序。
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前喝點湯,再吃蔬菜、肉類菜餚,最後吃主食。吃蔬菜的同時可吃些魚、蛋等低脂、高蛋白食物。魚肉儘量用清蒸、水煮等清淡方法烹調,避免油炸。主食儘量不要吃太精細或精加工食物,可多吃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麥食品、小米、燕麥、豆製品等,這些粗糧在胃裡消化時間長,升糖指數較低,對血糖影響也較慢。
腸胃不好的人: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患者,飯前最好不要喝湯或水。這類人胃酸分泌較少,飯前湯水攝入過多會沖淡胃液,進一步影響食物的消化。消化能力差或胃中感覺飽脹時,最好不在飯前吃水果。
來源: 浙江老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