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20年5月11日在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雙角犀鳥。(尹以祜 攝)
新華社昆明10月11日電(記者姚兵)深秋時節,位於中緬邊境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的犀鳥谷中,山林翠綠,鳥鳴陣陣。一大早,排金成吃過早餐,換上迷彩服,走進莽莽林海,開啟了巡山護林工作。
57歲的排金成是盈江縣太平鎮雪梨村銀洞村民小組村民,也是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一名護林員。“我管護的山林面積達2000多畝,離家20多公里,一個月要進山巡護20多天。”他說。
盈江縣是中國野生動植物資源富集、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域之一,記錄鳥類716種,佔全國鳥類總數的50%左右。其中,雙角犀鳥、冠斑犀鳥、花冠皺盔犀鳥在盈江縣有穩定繁殖記錄,盈江縣因此有“中國犀鳥谷”的美譽。
2020年10月27日在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灰孔雀雉。(尹以祜 攝)
在17年的巡護工作中,排金成踏遍了犀鳥谷的每條小路,穿越了無數次的山峰峽谷,記錄著各種珍稀動植物的分佈資訊。久而久之,他對這片山林的情況瞭然於胸,被稱為犀鳥谷的“土專家”。
雲南娑羅雙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種子長有果翅,3長2短,掉落的時候像直升機的螺旋槳一樣,重量比較輕,能飛到很遠的地方;東京龍腦香的種子果翅由原來5個退化成2個,掉落時也像直升機的螺旋槳一樣,但果子大一點,掉落的範圍比較小,分佈就比較狹窄;四數木廣泛分佈在海拔800米以下區域,巨大的板根對樹幹起到保護和直立作用,這裡80%的犀鳥巢都建在四數木上……
2021年9月17日,護林員排金成在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裡巡山。(尹以祜 攝)
儘管排金成不善言談,但談及保護區的情況時,他就打開了話匣子。他說,經常有科研人員來保護區做調研時請他當嚮導,時間一長,自己也學到了許多專業知識。
平時的巡護工作中,排金成不僅要忍受炎熱的氣候、雨林的潮溼和螞蟥的侵擾,還要防範毒蛇、黑熊等動物的攻擊。“巡山時我們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有一回黑熊離我只有30米遠,好在我及時發現並避讓了。”排金成說,在野外遇到野生動物時,只要不驚動,它們一般不會主動攻擊。
2021年9月17日,護林員排金成(右)在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裡巡山。(尹以祜 攝)
護林員這份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排金成卻對此充滿激情和熱愛。“我們從小在這裡土生土長,只有保護好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們才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喝到乾淨的水。”他說。
穿山甲、中華鬣羚、蜂猴……排金成說,曾經這些動物是狩獵者的盤中餐,如今它們受到了嚴格的保護,種群數量有所增加,巡護途中偶遇的頻率也高了。
這幾天,排金成在巡山之餘,還協助妻子管護家裡的十多畝堅果。“以前我們毀林開荒種香茅草,不僅收入低,還會造成水土流失,現在種上堅果,漫山遍野就像綠色銀行。”他說。(圖片攝影師為雲南省德宏州自然生態保護志願者服務隊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