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聯邦政府債務上限於8月1日重新生效,近在咫尺的債務違約問題再次回到大眾視野。新瓶裝舊酒,市場早已習慣性看到美國兩黨針對債務違約風險的激烈交鋒,儘管債務違約的後果是無法想象的,但基本沒有人認為會真的出現債務違約的可能性。只不過,在當下節骨眼,債務上限問題的真正風險及挑戰實則巨大。
美國景順董事總經理李山泉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美國債務違約的後果不堪設想,一旦違約,對金融領域將是一場災難,最終的承受者則是美國民眾及投資者,同時整個美元體系與威信亦將遭受重創,美股、美債都會發生縮水。但正因為後果嚴重,所以發生這種債務違約的機率非常低。
李山泉表示,債務違約問題之所以總被拿出來老生常談,是出於政治考量,是美國兩黨政治作秀的必然結果。因為美國兩黨希望利用潛在的債務違約作為要挾對方的手段,以此達到某種政治上的訴求。不過,儘管業內人士普遍不會擔心債務違約會真的發生,但市場仍多少會受到一些影響,因為沒人知道兩黨之間的“討價還價”是否會玩過頭,或者說在這個過程中會造成怎樣的創傷。
美國國會將在下週討論債務上限問題,白宮則在本週五發出警告,表示若債務上限不能從當前28萬億美元的水平有所提高,美國經濟或將陷入衰退。在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同樣發出警告,敦促國會兩黨合作,她表示此前採取的非常規措施和現金將在10月份用光。不過,當前美國共和黨議員已表示不會支援提高債務上限,以此阻擋拜登政府3.5萬億美元的支出計劃,該基建預算框架將於9月27日在眾議院投票表決。
李山泉指出,今年美國面臨的矛盾異常突出。一方面原因是疫情,經濟下滑,導致政府入不敷出。另一方面是徵稅問題以及政府的額外支出,即拜登政府在上臺第一年就推出的3.5萬億美元的支出計劃。
不過,儘管債務違約不太可能在今年成為事實,最終可能依舊會透過突破債務上限的方式化解,但是美國政府歷來所採用的“治標不治本”的方式並非可持續發展的方式。李山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債務問題無限持續下去,久而久之會讓美國遭殃。提高債務上限,無疑是透支未來,長久來看是美國政治體制的弊端。由於每屆美國政府任期有限,這就可以將眼前的問題拖給下屆去解決。所謂“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這樣導致美國債務問題本質始終得不到解決。
政府停擺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李山泉預測,此次債務上限之爭的結果是兩黨達成共識,並不會出現債務違約。但是關於兩黨會在何種狀態下找到平衡點以達成共識,這個仍有各種可能。一種可能性是適當突破預算,但不會突破太多。另一種可能是,美國政府短暫停擺,兩黨相互施壓,繼而在停擺壓力下達成共識。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停擺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1974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預演算法案,有了正式的預算流程,以控制支出和稅務。根據維基統計,自1976年美國國會預算程式正式執行以來,美國政府共停擺22次。其中,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政府任期的2018年,共發生過3次停擺。對今年來說,10月1日起便是美國新財年,若預算無法在9月底達成一致,政府便會再度出現停擺。兩黨必須儘快延緩或提高債務上限。
2013年10月1日至16日期間,由於美國國會沒有透過預算撥款,政府曾被迫關閉。在當月16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召開了電話會議,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與美聯儲其他官員討論了債務上限問題以及債務上限被違反的潛在應對措施,現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財政部長耶倫皆在當時出席了會議。會議內容在2019年1月公開,其中9項行動的7項都成為美聯儲市場策略,比如逆回購操作。而第8項和第9項則具有爭議,其中第8項是以美聯儲的名義直接購買國債來移除延遲或可能延遲支付的國債,第9項是將處於違約邊緣的債券與美聯儲投資組合中部分債券進行交換。時任美聯儲理事的鮑威爾在會議上對這兩項表達了反對意見,因為這意味著美聯儲可能會陷入“艱難的政治世界”。對於此次債務危機,美聯儲會有何種行動,也許從此前的這份會議紀要中可睹始知終。
真正的挑戰並非違約本身
儘管美國債務違約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並不意味著市場可以高枕無憂。李山泉指出,美國政府此次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舉債。即便是一個最小的預算盤子,比如2萬億-3萬億美元,也會給債券市場施加巨大壓力,繼而影響股票市場。舉債最直接的挑戰便是誰來買此債務。在2020年7月,日本超過中國成為美國國債第一大持有國,中國排名第二。此次,隨著全球仍深陷疫情,若美國經濟或美元不被看好,那麼如何舉債便是問題。同時,由於美國國債是以拍賣方式發行的,若買方少,價格只能便宜一些,則預示著隱含的利率上漲,這又和政府意願相悖,於是便進入了二律背反,陷入矛盾。所以,即便國會兩黨達成共識突破債務上限,但後續具體操作仍面臨一系列挑戰,或將對資本市場、債券市場和股市產生潛在影響,而這才是存在的風險。
無論此次債務上限問題將透過何種方式暫時畫上句號,但無疑,目前因美國黨內鬥爭而出現的所有不確定性,都在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潛在的破壞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