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吳蘇
實業報國的方式有很多種,任建新是白手起家,把公司打造成世界第一後,直接送給國家,而香港“基建大王”胡應湘是大力投資,將發展完善的大型專案,直接送給國家。
你可能不知道胡應湘的名字,但他投資興建的很多專案,比如廣州中國大酒店(合作)、廣深珠高速公路、沙角電廠、虎門大橋、深圳羅湖、皇崗口岸等卻影響深遠,他還是港珠澳大橋構想“第一人”。
據深圳媒體報道,胡應湘在內地總投資已經超過670億元,他沒有把任何一項工程據為己有,用“捐贈”來定義似乎更準確。正因如此,他被譽為“有見識的企業家、勇敢的中國人”。
之所以奮力投資,是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胡應湘在北京、西安、成都、武漢、廣州、大連等多個城市走了一圈,驚呼“為什麼內地那麼窮”,這促使他出錢出力,幫助大陸發展。
胡應湘直言:“其實國內的人才和香港的人才潛力相差不多,難道從深圳過了河以後就差那麼多?香港可以創造那麼多財富,國內就不能?”
關鍵在於,胡應湘開創出一種“報國路徑”。比如沙角電廠,國家只需要提供土地、保證供應燃煤和報銷60%的電,其他資金、裝置、技術和建設統統由投資者負責,10年後電廠移交給國家。
這意味著,國家不僅節省大量外匯,還近乎無償地獲得一座大型電廠。媒體稱,這種方式“為外資電廠樹立了‘沙角模式’”。
興建虎門大橋同樣如此,胡應湘提出不計算利潤,收回大橋興建成本後,移交給相關部門管理,分毫不取。
以巨大魄力、實際行動報效國家,按理說,會得到幾乎所有人的支援,但實際上,胡應湘遭遇了層層阻力。接受媒體採訪時,他透露:“最大阻力來自香港某些財團。”
最典型的工程,當屬港珠澳大橋。
早在1983年,胡應湘就率先提出興建內伶仃洋大橋(港珠澳大橋前身)設想,但因種種原因,計劃被擱置。即便如此,胡應湘從沒有停止奔走,僅僅是伶仃洋大橋的有關資料就至少有兩噸,2001年,他對此前的方案做出調整,提出一個更宏偉的新計劃——港珠澳大橋。
然而,一心希望建橋、推動港珠澳發展的胡應湘,得罪了不少香港碼頭、貨運既得利益者。
這個專案對李嘉誠旗下的“和黃”港口業務也會造成威脅,李嘉誠從內心反對,但他“注重形象”,只是淡淡說了一句:“如果建橋方便人的往來,是一件好事,但對於貨物運輸,卻要考慮。”
李嘉誠開口,他的得力干將霍建寧坐不住了。
得知訊息的霍建寧儘管當時人在義大利,卻依然立即以電話會議的方式召開記者會,甚至直接炮轟胡應湘:“胡先生提出要興建大橋,他賺到錢,我會恭喜他。不過,請你別影響到別人,這會害死人的。”
面對如此直白地威脅,胡應湘不為所動。為了擊敗反對方,2002年8月,他找來李兆基、鄭裕彤、郭炳湘、何鴻燊等大佬,提出集資150億港元,以民間私人資本落實計劃的具體方案。
經過一年多的討論,官方確定建橋,2009年,港珠澳大橋開建,2018年這一“世紀工程”正式開通。
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建成,胡應湘努力了35年,但他不居功,不張揚,只強調:“是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將自己的這一夢想變為了現實。”
如今,胡應湘已經86歲,仍堅持工作,每天9點準時到辦公室。工作不止,愛國成為生命“底色”,他對媒體表示:“對內地,我的信心是永遠的。”
參考資料:
1.真正的打工皇帝:一筆買賣盈利超千億,李嘉誠的一部電話只通往他一人,華商韜略
2.胡應湘:年輕一代應牢記父輩拼搏精神,深圳商報
3.胡應湘 投資內地,怎麼會後悔呢,南方人物週刊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涉及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