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輕型五代機公開亮相之後,很多人對它不屑一顧,認為俄羅斯航空工業已經是“無可奈何花落去”,風光不再了。但實際上,在這款飛機上的許多細節,都獨具匠心,可以說,是目前這一噸位的五代機最好的設計了,甚至與成飛之前的輕型五代機“英雄所見略同”,今天我們就近距離看看俄羅斯這款五代機,聊一聊它到底好在哪兒。
俄羅斯輕型五代機
首先,在選擇單發還是雙發時,俄羅斯堅定選擇了前者,哪怕“產品”30發動機尚未完全成熟,試飛還要依靠AL31系列,它依然要避開“雙發中型/輕型機陷阱”。如果安裝兩臺中推,那基本上和FC31一樣,成為被拍扁的米格29,飛機效能大部分被髮動機的重量吃掉,陷入“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怪圈,側彈艙也不可能出現了。
俄羅斯輕型五代機的減速板
俄羅斯輕型五代機尾噴口的細節
其次,該機用輕型機的體型和單發設計,實現了與蘇57一樣的機頭直徑、一樣的全動垂尾、一樣的側彈艙、一樣的主彈艙(少一個)、一樣的航電和一樣的發動機,靠著總體設計盤活了一些,而且還實現了後勤的通用化,總體思路十分驚豔。
俄羅斯輕型五代機的翼梢
俄羅斯輕型五代機的主彈艙,基本設計與蘇57的一樣,不同是的它只有一個,而蘇57則是前後串聯各一個,它能夠攜帶3枚RVV-SD中距彈,或者2枚體型更大的空面武器,估計蘇57的主彈艙掛載能力也差不多。
俄羅斯輕型五代機的主彈艙
關閉中的主彈艙
而在側彈艙方面,輕型五代機在進氣道側面挖出的不規則空間和彈艙蓋,和蘇57的“豆莢”式側彈艙可謂是異曲同工。兩者都只能攜帶一枚1枚RVV-MD格鬥彈,或者“產品760”,在不考慮外掛和機炮的情況下,兩者的近戰能力是一樣的,只是在中距空戰上存在火力上的差距,而它的起飛重量則只有蘇57的大概一半,這不叫成功,那麼什麼叫做成功?
側彈艙和主起落架艙連線處
俄羅斯輕型五代機側彈艙
更重要的是,該機還具備比蘇57更好的隱身效能。蘇57在隱身方面的設計,可謂是聊勝於無,而俄羅斯輕型五代機以較小的體型,在這方面佔盡優勢,估計它的正面RCS反射值在殲7II技術驗證機和殲10B之間,對於俄羅斯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至少,從正面,已經看不到它的發動機葉片了。
俄羅斯輕型五代機進氣道
至於飛機本身做工粗糙的問題,其實這是工程樣機的通病,就和FC31的前兩架驗證機一樣。要知道,蘇57的原型機做工也極為粗糙,但是進入量產階段,工藝就好多了。從更深角度來說,驗證機和原型機為什麼粗糙?是因為它們沒有專門的生產線,有的甚至近乎“手工打造”,所以不完美是正常的,一旦建立專門的產線,整個工藝標準就會大大提升,這一點它的前途和蘇57很不一樣。
看起來是挺粗糙的
機身特寫
蘇57可預見的產量很少,只能跟蘇30、蘇35等三代機共線生產,所以它的生產工藝,也必然是三代機的。而這款輕型五代機初步估算市場在300架左右,還不包括俄羅斯自用型的數量,所以足以撐起一條新的專用生產線,工藝問題也就會大為改善。
另一側的翼梢
總而言之,俄羅斯輕型五代機的設計“多快好省”,大量借鑑了蘇57的先進技術,但是在許多效能上又要比蘇57更上一層樓,這一方面得益於蘇57面世10多年後的技術進步,另一方面,則是俄羅斯設計師優秀的總體設計能力。我們在討論這款新飛機的同時,不要忘記它的起飛重量只有18噸,是目前世界上最輕的五代機這個大前提。
大螢幕挺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