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4日,國共兩黨的巔峰對決——淮海戰役進入最終的收官之戰。在這一天裡,解放軍完成了一個具有決定戰局意義的目標——將杜聿明手下的三十萬大軍圍困於陳官莊及其周邊地區。
整整三十萬國民黨官兵,面對解放軍的步步推進、層層圍堵,只能龜縮在東西僅有20華里寬、南北只有10華里長的狹小區域之內,幾乎無法動彈。
可以說,這三十萬敵軍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甕中之鱉”,不僅看不到突圍的希望,就連彈藥和糧食也只能完全依賴蔣介石派飛機來空投。
其實所有人都明白,如果不盡快改變這種局面,杜聿明集團根本支撐不下去了。
這在這裡,以鄧、劉、陳、粟、譚五大將帥為首的淮海戰役總前委,從前線向中央軍委發去捷報,並請求中央軍委批准華野大軍儘快發起總攻,將杜聿明集團完全殲滅。
這無疑是一封極為振奮人心的電報,畢竟這意味著大局已定,我軍勝券在握。
朱德、劉少奇、任弼時都對前線發來的捷報非常興奮,看法也基本一致:這時候平津戰役已經拉開了序幕,若能儘快結束淮海戰役,中野、華野大軍早奏凱歌也就能贏得更多的休整時間,屆時還可協助東北野戰軍打好平津戰役。因此他們認為淮海前線的總攻越早發起越好。
面對眾人的一片叫好聲,毛澤東的反應卻與眾不同。他並未急於表態,而是盯著地圖反覆觀看,過了半晌語出驚人:“我看,不要急於總攻,應當讓部隊休息。”
其他人大惑不解,驚訝地問道:“早一點奪取勝利難道不好嗎?為什麼要推遲總攻呢?”
“我的意思是——”毛澤東微笑著說道,“圍而不打。”
“圍而不打?”眾人都愣住了。
毛澤東點了點頭:“沒錯。華野既然圍住了杜聿明的三十萬人馬,乾脆讓部隊休息若干天,至少在兩週之內不向敵人發起總攻。”
此言一出,眾人更是一頭霧水:明明可以儘快結束戰役,卻要休息至少兩週,那豈不是給了敵人鑽空子逃跑的機會嗎?萬一敵人真的跑出去一部分,也會給平津戰役的東北野戰軍帶來更大壓力啊!
毛澤東為了打消眾人的疑慮,便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首先,從全域性出發,在淮海戰場上對杜聿明“圍而不打”,不但不會給東野大軍增加壓力,反而有利於平津戰役的推進。
根本原因在於,當時平津戰役雖然已經進行了半個月時間,我軍也控制了新保安、張家口一線,但由於沒能封鎖華北的出海口,使得東野大軍尚未完成對傅作義集團的合圍。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華野即刻對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並殲滅之,那將讓平津地區的傅作義集團成為一支孤軍,該敵十有八九要向南逃竄。
考慮到蔣介石完全具備從海路接走傅作義部的資源配置能力,那麼我軍若不想讓傅作義集團僥倖逃脫,就不能急著把杜聿明集團消滅掉。
進而言之,若華野對杜集團實行“圍而不打”的策略,那極有可能讓老蔣產生一種“杜聿明仍有望從淮海戰場死裡逃生”的錯覺,使他在短時間內難以下定將長江以北地區放棄的決心。
這樣一來,東北野戰軍反而可以更好地對付傅作義集團。
其次,讓華野對杜聿明部“圍而不打”,也是希望儘可能少製造一些殺傷,這是從人性化角度做出的考量。
在淮海戰役已經結束的第一、第二階段,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的節節勝利,在大量殲滅國民黨軍的同時,也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代價,其中我軍在殲滅黃伯韜兵團期間傷亡人數將近70000,殲滅黃維兵團期間傷亡人數超過30000。
雖然杜聿明集團已成甕中之鱉,我軍勝券在握,但正所謂兔子急了也會咬人,我軍若直接發起總攻,必然還會付出一定的傷亡代價。
那麼我軍有沒有可能採取“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策略,儘可能讓杜聿明手下的官兵放下武器投降呢?
如果這個思路行得通,不僅將讓我軍將士傷亡的機率大大降低,也可以讓國民黨官兵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傷亡啊!
正所謂“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雖然不少國民黨軍官非常腐敗,犯下了累累罪行,但絕大多數士兵都是窮苦百姓出身,多留下一條生命,中國就多一分希望啊!
經過毛澤東這麼一解釋,眾人恍然大悟,一致同意了不急於對杜聿明集團發動總攻的決定。
當然,這是在他們經過深入研究,認為我軍可以保障對華野大軍的後勤供應,並且確認華野大軍可以將杜聿明集團圍住的基礎上,做出的審慎決定。
華野部隊按照中央軍委的指示,對杜聿明集團採取“圍而不打”、“邊圍困邊休整”的辦法,祭出“攻心戰”的法寶,積極開展政治攻勢,果然使杜聿明集團從精神上被逐步瓦解。
再加上毛澤東親自撰寫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使得杜聿明集團軍心徹底渙散,大批國民黨官兵向解放軍繳械投降,完全詮釋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威力。
到了1949年1月10日,隨著邱清泉被擊斃、杜聿明被俘,其手下26人馬被殲滅,淮海戰役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