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珠海航展有個超級亮點,殲-16D電子戰飛機的出現令我們感慨不已,原來中國航空工業不僅在戰鬥機型方面獲得突破,就是電子戰領域也進入世界一流。它的出現結束了美國以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長期壓制我們的時代,未來雙方可以在這個領域公平對決。航展後,央視《軍事報道》節目官方短影片對它有了新稱呼,官方首次證實了它的綽號——殲-16D“咆哮狼”電子戰機。
綽號一出有人覺得這個名字明顯抄自美國人,還不如用自家“嘯天犬”來的威武有型,那讓我們回顧一下我國戰機綽號命名史,看看哪種名稱更合適。
大家知道,現代戰爭除了比拼火力效能外,其實在輿論導向方面給武器裝備取個“綽號”也很顯實力。特別是在航空工業高度發展的今天,幾乎每款軍機都有自己的綽號,比如美國B-52“同溫層堡壘”、B-2“幽靈”等,命名相當符合其定位特性還很威武。
不過在早前冷戰格局形成之後,西方一貫做法就是貶低蘇制戰機以突出自產裝備優勢,由於長期以來在國力、科研實力上的差異,再加上西方國家更擅長主導輿論走向,因此我國戰機在北約標準的綽號體系中也被連累。比如以戰後美蘇代表性機型綽號對比,北約為首的西方完全就是給蘇聯找不痛快,自產裝備取名高大上。給蘇聯戰機取得都是阿貓阿狗,反正沒有一個正經名稱,當然屬於同一體系的我國戰機也不能倖免。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蘇聯米格-15“柴捆”、米格-17“壁畫”、米格-19“農夫”,美國F-86“佩刀”、F-80“流星”。第二代噴氣式戰鬥機,蘇聯米格-21“魚窩”、米格-23/27“鞭撻者”、蘇-15“細嘴瓶”、蘇-22“裝配匠”,F-4“鬼怪”、F-5“虎”、F-105“雷公”。由於我國戰機仿自上述戰機,因此一款也沒能倖免比如殲-5、殲-6、殲-7等,北約綽號直接參照蘇聯對應機型。
到了第三代噴氣式戰鬥機,不知道是不是雙方國力接近命名相對好聽點,蘇聯米格-29“支點”、蘇-27“側衛”,美國F-14“雄貓”、F-15“鷹”、F-16“戰隼”。關於美蘇爭霸的事先放一邊,回到上世紀80年代,中國航空工業已經開始逐步擺脫蘇聯體系,在外貿及自用機型方面做出各種嘗試。從殲-8戰鬥機開始,除正常機型編號之外開始慢慢配套對應綽號,新體系下戰機命名規模也在慢慢摸索中成形。比如成飛用龍,沈飛用禽,直升機則採用水滸名將、大型轟炸機及運輸機則採用飛鳥神獸等。
在正式命名體系完成前,國產戰機以機型種類加數字代號為準,不過北約顯然不會放過起綽號的機會。比如殲轟-7“飛豹”戰鬥轟炸機,北約非得給個“比目魚”的代號;轟-6轟炸機,北約參考圖-16給的還是代號“獾”。至於當時最先進的殲-8“空中美男子”,到了北約代號就變成“長鬚鯨”,不過個人認為北約這次有點眼光“空中美男子”缺少點霸氣。
舊的去了新的才會來,接下來國產機型才正式進入下餃子時代,以往的仿製改進早就成為過去式。新機型命名方式要開始成真了,先來看看成飛龍系列戰機,FC-1戰鬥機中方代號“梟龍”,巴方代號JF-17“雷電”,可能是純外貿機北約連取代號的興趣都沒有。
接下來是龍家族第二名,殲-10“猛龍”戰鬥機,北約不知道抽什麼風給了個“螢火蟲”的代號。龍家族第三名,殲-20“威龍”戰鬥機,北約這次識趣很多給了個“火焰毒牙”,雖然還是有點貶義在裡面但至少肯定了效能。套用句中國老話是這麼說的: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成飛龍系列接下來可以儘量排暫時名稱還用不完。
回到沈飛猛禽系列,殲-11戰鬥機作為蘇-27的國產型號,北約直接套用“側衛”代號這就沒什麼好說。到了殲-15艦載機已經是另類版本,中方取了一個相當霸氣的綽號“飛鯊”,北約認為這是改進版區別不大所以代號“側衛D”。作為艦載機未來估計都以海洋生物命名,包括FC-31“鶻鷹”戰鬥機目前還沒有正式入役上艦,未來命名是否有新綽號以及北約怎麼稱呼還不得而知。相比龍生九子的數量限制,飛禽走獸猛禽類可用的名字就多了去,大家有空光看看動物世界就能用上一輩子。
再次回到我們的殲-16D電子戰飛機,效能毫無疑問已經達到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水平,但是這次命名“咆哮狼”有點模仿既視感。即然機型性都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對此軍迷小夥伴們認為可以叫個更響亮的名字,比如上面提到的中式風格“嘯天犬”,或者“嘯天虎”也挺威風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