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是民生保障的根本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呢?2019年,我們吃不起豬肉,許多城市肉價高達30-50元/斤,後來就是疫情,口罩貴到5元,好在國家積極應對,疫情防控做得很好,民生還是有保障的。但受世界輸入性通脹影響,國民經濟發展有一定的侷限性。如果提及CPI、M2這些經濟數字 ,這幾年來對我們老百姓來說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想保證生活水平提高,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吃穿用的問題,而不是有多漂亮的居所。當然不是說房子不重要,相比之下,衣食無憂才有動力掙錢去造更好的房子。曾經有一句話說的非常清楚:跑贏CPL,還是貧困戶;跑贏GDP,過上好日子;跑贏M2,才是理想人生。住所高大上應該是在跑贏GDP之後的事情。
那麼,回到我們大家最關心的房地產泡沫問題,許多人都知道房價上漲速度快,房價高很難跌下來。就拿南京來說,2020年南京曾經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就南京這樣一個城市,房價收入比18.6,買一套房子需要18年的時間,相對於一線城市壓力會更大。
2000年的時候,房價只不過2000元/平,現在小縣城房價都已過萬 足足漲了5倍,貨幣供應也已突破200萬億。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城鎮有6500萬套空置住房,城鎮居民住房空置率高達21.4%。剛需購房壓力太大,北京、深圳房貸收入比已經超過60%,就按一個月10000元收入,每個月6000元的貸款,會有多少閒餘錢供消費?
目前房屋空置率很高,資源浪費嚴重,房貸壓力太大,不敢消費。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娃,許多家庭為一套房子掏空三代人的積蓄還不夠,還需要房貸。即使結婚了,也只是節衣縮食忙著掙錢還房貸,這就是現實。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現在至少有4億房奴,中國人愛房,說房地產是貨幣蓄水池一點不假。如果人人都不敢消費,錢都進了樓市,實體經濟發展將會面臨什麼?相信大家都能夠想象到。
保樓市還是保實體經濟?央行出手國家做出選擇,房價走勢清晰了!
有人說,房地產是中國支柱產業,房地產行業關係著200多個行業,50多個產業生存。所以房價只能上漲不能下跌!但現在房子已經足夠居住,供需關係已失衡,再建就是浪費資源。應該說,房地產現在面臨著的是如何轉型,如何快速應對當前的形勢。這也是國家嚴控樓市的原因。
3月22日,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全國24家銀行信貸結構最佳化調整座談會。具體來說,就是把握一個“穩”字,保持小微企業信貸支援的連續性。一個是對2021年到期的普惠貸款延期;二是對符合條件的人發放小微信用貸款。還有就是要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政策扶持力度。保小微企業就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穩就業。
利率方面,王一峰表示,規範金融機構收費,督促中介機構減費讓利,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
對房產方面再次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援力度。
還有,我們再從房產大佬潘石屹跑路,以及恆大董事長許家印卸任,可以看出,房地產黃金期已過,房地產面臨著的是轉型或破產。
由此觀之,國家實際上已經選擇保實體經濟發展而不是樓市。這就意味著,國家對實體經濟的政策舉措會越來越寬鬆。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子既然已經夠住,已經沒有必要再進行大量開發建造。如果一味地保樓市,大量資金流入樓市,房價越來越高,炒房者重返樓市,不利於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