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趙敏 董睿 孫利波 程燁
陸軍第76集團軍某特戰旅營長劉近,鉚定戰位練就過硬特戰本領,矢志強軍帶出過硬特戰尖兵,努力鍛造一支全時待戰、隨時能戰的精兵勁旅。入伍17年來,劉近多次在國內國際比武大賽中摘金奪銀,被中央軍委表彰為“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個人”。
劉近帶領特戰小隊進行突擊清剿行動( 張永進 攝)
盛夏酷暑,陸軍第76集團軍某特戰旅營長劉近正在西北某地帶隊參加一場名為“天狼集訓”的實戰化訓練。特戰隊員在完成急行軍後,不僅要透過10公里泥潭路,忍受催淚彈的刺激與痛苦,還要背記作戰資料……
劉近:我們組織開展“魔鬼周”極限訓練,目的就是為了檢驗和提高特戰隊員在艱苦環境和複雜條件下的綜合作戰能力,鍛造“全面過硬、能打勝仗”的“勝戰利刃”。
“魔鬼周”是磨礪特戰隊員過硬特戰本領和心理素質的蛻變之旅。特戰隊員把“天狼集訓”中的“魔鬼周”極限訓練,比作是難以逾越的“婁山關”和“臘子口”。和劉近同年入伍的戰友關立恆說,“魔鬼教頭”劉近的那股狠勁兒,經常讓大家既恨又愛。
關立恆:一些人跟劉近說,有時候沒必要那麼較真,其他人不一定能承受住。但劉近總是態度堅決。他說,作為一名特戰教練,在訓練場上必須嚴格要求,唯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名特戰隊員都能得到真正的錘鍊和磨礪。這是他的底線。
劉近“魔鬼教頭”的稱呼絕不是浪得虛名。劉近的新兵班長、特戰九連副小隊長陳明介紹,新兵訓練時,劉近就以5發彈50環的滿分成績,捧回了軍旅生涯的第一個三等功;入伍第二年,劉近參加軍區級崗位練兵比武,後來居上奪得亞軍;此後,劉近連續三年蟬聯原特種大隊比武競賽冠軍;從士兵提為幹部之前,他又獲得“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
陳明:劉近這小子執著、不達目的不罷休,在訓練場上敢於拼命,一點力氣都不留;作為當時班裡兵齡最短、年齡最小的戰士,他很能吃苦,大家叫他“拼命三郎”。
劉近(右)進行潛水訓練 (陳萌 攝)
劉近不僅在軍事訓練方面成績突出,平時還注重學習黨的創新理論,黨性修養和帶兵能力提升、進步很快。他也從一名特戰隊員,慢慢成長為一名帶隊伍抓訓練的帶兵人。現在,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提升整個特戰營的軍事訓練水平。
劉近:我們常說,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帶兵人的重要職責,就是要讓大家明白“平時貼近實戰練,戰時才能不辱使命”的道理,才能堅決完成打贏任務。
劉近(上)帶領特戰隊員實施傘降 (程燁 攝)
在前不久舉行的一場聯合演習中,劉近帶領特戰連在海拔4200米的雪域高原執行傘降破襲任務。直升機群抵達傘降地域後,預定400米的傘降高度,因為高原氣流突變只剩下了300米左右。緊急時刻,劉近果斷下令,“跳!”然後,率先躍出艙門。2秒開傘、50秒落地,他帶領隊員們準確傘降到了指定區域,重新整理了全軍高原條件下的低空傘降新紀錄。特種技術隊傘降技師關立恆說,關鍵時刻,劉近站得出來,豁得出去。
關立恆:他真的是敢於創新,不但自己善於思考、敢想敢幹,更重要的是能夠透過他自身的率先垂範,為大家做好樣子。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鋼鐵軍人的樣子。
2017年,中國陸軍首次參加巴基斯坦國際“團隊精神”比武競賽。劉近帶領7名隊員與來自英國、土耳其等6個國家的14支精英分隊同場較量。規則十分嚴苛,場地臨機確定。當時,主辦方發給每支隊伍一個定位報警器,拉響警報器就能獲得幫助,但也意味著要退出競賽。比賽進行到第二天夜裡,當隊伍行進到一處斷崖時,劉近和他的戰友們突然面臨一次重大的抉擇。
劉近:當時,斷崖底下是深水,水裡面有很多蛇,樹與樹之間間隔特別小,樹藤上面全是刺,溫度將近40攝氏度。但是,我們必須翻越那個斷崖,因為我們代表的是中國,必須出去。
參賽隊員李鵬飛說,面對悶熱潮溼、荊棘密佈的叢林,為了開闢通路,劉近指揮大家用砍刀砍斷枝條,用背囊壓斷荊棘艱難前進,最終率先抵達目標點、奪得了金牌。
李鵬飛:他第一個衝了進去,硬是在密林中間為我們開了一條行軍道路。當時,一些硬刺扎進了他的肉裡,鮮血直流,他也全然不顧。我們看了,特別感動。
載譽歸隊後,劉近向上級建議,把與外國軍隊特種兵進行聯演聯訓的經驗融入日常訓練,有效提升了訓練質效。第76集團軍某特戰旅副參謀長王慶新說,劉近的性格就是,從不言敗,永爭第一。近幾年,他矢志強軍帶出一批特戰尖兵,先後培養出射擊等專業骨幹300多名。
王慶新:劉近從一名戰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特戰營長、一個能帶兵打仗的優秀指揮員,與他個人的努力、頑強拼搏的精神是分不開的。下一步,我們要發揮好劉近的典型引領作用,進一步提高全旅練兵備戰、敢於拼搏、勇爭第一的血性膽氣。
(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