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馬爾地夫是一個如夢如幻的國家,在90年代以來曾經寄託了許多人的夢想,聽說誰誰到馬爾地夫旅遊了,掩飾不住豔羨之色。前年,親戚到了泰國,有錢;咱沒錢,咱不去,不作非分之想。
馬爾地夫是印度洋上的明珠,明珠而已,它比不上新加坡,遠比不上,如果將來發展好了,可以向新加坡靠攏,至於目前,差距是巨大的,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單它只有44萬人,與新加坡的五百多萬,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但是它資源要好的多,當然它沒有交通要道辦"加油站"的便利。
我是說,雖它陸地只有298平方公里,但是海域9萬平方公里,而且是珊瑚礁盤居多,可以填海啊。新加坡許多陸地都是填出來的。它就再填出一個298平方公里土地也是可以的。
還有9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可以利用,而新加坡海域只有2萬平方公里,陸地724平方公里,關鍵人口已經飽和,現在周圍國家限售,它連填海的沙石都買不來了。可悲乎?新加坡有的是錢!誰說荒山、戈壁、沙漠不值錢,運到新加坡,立馬變黃金!這就是土地的魔力,看它在什麼地方,在誰手裡,發揮多大的價值?
(二)它是熱帶,熱量充足,海洋生物資源豐富,靠海吃海,維持一個基本生活是沒問題的。沒有工業,經濟結構單一,甚至沒有農業,許多工業品、農產品都需要進口,這一點要向新加坡學習。
了勝於無嘛,1和0之間的差別是巨大的,沒有是危險的。比如疫情期間,一個國家沒有一個口罩廠,進口都進口不來。這需要國家宏觀調節,作為儲備資源,國計民生,以備不時之需。
它是彈丸小國,難以久全,在近代一樣成為西方殖民者掌中之物、爭奪的物件。先有葡,後有印,還有荷蘭和英國,你來我往幾百年,好不熱鬧。
它就象一塊肥肉都想吃上一口,英國還是勝出了,一招鮮、吃遍天,天下通吃,連欺負馬爾地夫的大國印度也淪陷了和馬爾地夫一樣成了英國的保護國、殖民地。如中國清朝的大批原保護國諸如尼泊爾、越南、琉球、朝鮮等卻淪陷了,自身也成了英國等許多國家的半殖民地。
(三)
旅遊業和航海業是它的支柱產業,大批的錢滾滾而來,馬爾地夫是不十分差錢的,只要利用好資源,提高利用率,不愁錢不來。
它很硬氣,2016年宣佈脫離英聯邦,不打算擱英國朋友圈混了?這個圈子成員不少,聽說五十多名,資源還是可觀的,可能有利有弊吧。
2018年,援馬爾地夫中馬友誼大橋剪綵,馬爾地夫要靠近中國?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加劇,它也一定感受到這種力量的劇變,不是傻子嘛!
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美國的影響撲面而來取代了19世紀的英國成為新的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它透過駐英屬加戈加西亞島轟炸機基地和駐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對馬爾地夫施加影響。這樣一個彈丸小國毫無招架之力。
所以要審時度勢,還要儘可能地獨立自主,實在是一件難事。身處東西方歷史的夾縫,生存是一種哲學,委屈求全,有時候也是明哲保身之舉。
它的首都馬累,只有15萬人,對這樣一個小國也不少了,相當於咱一個縣城的人口。如果200個有人住的島發展連成片,人口繼續發展,新加坡就是它的目標吧。象新一樣,英語是通用的官方語言,都作為英國的前殖民地,深受其影響也不例外,歷史怎麼會輕易消除?那是銘刻進記憶裡的。
不過,馬爾地夫還是表現的很硬氣,果斷退出英聯邦!牛,就是牛!一個小國的豪氣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