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仙人洞村“求變”記
從村民一度吃不飽飯揹著口袋四處借糧,到如今人均年收入突破5萬元,坐擁好山好水的仙人洞村在鄉村旅遊的助力下,完成了一次“華麗轉身”。
“過去,外村人管這裡叫‘口袋村’,現在這個名字已經成為歷史,我們是名副其實的‘仙人洞’了。”仙人洞村黨支部書記範成元說。
仙人洞村,位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雙龍營鎮,地處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普者黑核心地帶,境內多為岩溶喀斯特地貌,風光秀美,令人稱奇。近年來,得益於雲貴高鐵開通等利好因素,普者黑景區及周邊村寨迎來了旅遊發展的“黃金時期”。
仙人洞村街道。新華社記者嚴勇攝
範成元介紹,仙人洞村是彝族撒尼人聚居的一個傳統村寨,臨水而居,但因耕地有限,常有人外借糧食。“20世紀90年代以前,每到青黃不接的時候,村民們就會揹著口袋去找親戚朋友借大米,來年有收成了再還回去。”他說。
1993年前後,仙人洞村終於迎來發展轉機。有村民依靠撐船、開餐館等方式接待客人,嚐到了旅遊發展帶來的甜頭。一時之間,很多人開始效仿,家庭收入有了明顯增長。
隨之而來的,還有私搭亂建房屋的不良風氣。很多村民將自家的土坯房推倒,轉而修建跟外面一樣的樓房。更有甚者,為提高遊客接待能力,部分村民不斷給自家房屋加層。
這其中也包括當時從外地回來開民宿的範成元。“家家戶戶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建客棧,各有各的風格,完全丟掉了本民族的特色,有些民宿還存在亂排汙水的現象。”他回憶道。
2012年,範成元擔任仙人洞村村民小組長。他提出要搞實施民居改造,可絕大多數村民都不買他的賬。“辛辛苦苦建起來的房子,誰捨得推掉?”開了近8年民宿的村民黃國清說。
但民居改造勢在必行。範成元先拿自家的房子“開刀”,將建好沒幾年的三層樓房推倒。這棟房子,是他外出務工打拼多年的心血。拆房子那天,範成元不忍心多看,父母也在一旁偷偷掉眼淚。
“無序發展註定要失敗,我們得及時‘剎車’!推倒的不僅僅是亂建的民房,還有我們這裡落後的發展觀念。”範成元說。
2013年,在村民的支援推動下,全村範圍內的民居改造正式啟動。次年,丘北縣對仙人洞村實施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成立工作隊進村入戶開展工作,按照“一戶一方案,一戶一設計”的建設規劃,最大限度保留鄉土氣息,體現民族特色。縣政府還制定獎勵政策,對符合規劃設計的民居給予獎勵。
範成元說:“改造後,我家客房由28個減少到13個。房間雖然少了,但我們把品質和服務做好,收入反而還增加了不少。”
如今,走進依山傍水的仙人洞村,帶有撒尼人特色的傳統民居格外引人注目。村民小組組長李福忠介紹,2018年民居改造完成後,全村的旅遊發展上了一個新的階段。
目前,仙人洞村196戶村民當中,絕大多數都在從事和旅遊相關的工作。“再也不能走回頭路了,我們要繼續提升品質,把服務做成好口碑!”範成元說。(記者嚴勇)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