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栽種菊花的歷史悠久
屈原的《離騷》中
就有關於菊花的記載
“朝飲木蘭之墮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賞菊,是中國民間
長期流傳的習慣
2021北京菊花文化節
正在舉行
15萬盆、株菊花
在各個展區精彩亮相
北京市菊花文化節
1987年北京市
第八屆人大六次會議
正式確定“月季、菊花”
為北京市花
北京以成功舉辦
第七屆
中國花卉博覽會為契機
自2009年起
每年定期舉辦
全市規模的菊花文化節
引導市民觀賞市花之美
體驗市花文化
豐富了首都居民生活
促進了花卉產業發展
菊花文化節各個展區精彩亮相
菊花文化節
9月18日正式開幕
持續到11月底
本屆菊花文化節由
北京鮮花港投資發展中心
天壇公園、北海公園
北京植物園、世界花卉大觀園
五大展區聯合承辦
期間,有近15萬株/盆
不同品種的菊花
以及各色花卉
將在各展區亮相
五大展區
根據自身特點
展期各不相同
各展區因地制宜在園區內
推出多項休閒科普活動
向廣大市民普及菊花文化
促進中國傳統
花文化的推廣與發展
菊花的歷史文化內涵
菊花起源於中國
有正直不屈、吉祥長壽
高雅純潔的寓意
凌寒傲雪的品格
關於菊花的文字記載
最早見於夏代的《夏小正》
最初作為農事活動
時令的標誌
並已開始發現了
菊花的食用
和藥用價值
記載西漢時期
長安城軼事傳聞的
《西京雜記》提到
“在宮時,九月九日佩茱萸
食蓬餌,飲菊花酒,
令人長壽”
關於園林中
種菊的記載
最早見於東晉
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
《飲酒》中寫道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可見此時菊花
由野生已引入庭院中栽種
這是菊花發展史上
一個重要里程碑
唐代詩人
杜牧曾寫下
“塵世難逢開口笑
菊花須插滿頭歸。”
可見當時已有
簪菊花的習俗
宋代劉蒙所著的《菊譜》
是世界歷史上
第一部菊花專著
北京地區賞菊的歷史
北京地區的憶菊
賞菊之風自
遼代時期開始形成
遼道宗在位46年
使遼代賞菊之風逐漸興
至遼末,重陽節賞菊花
已經成為北京人的雅俗
北京的賞菊、種菊史
也以此為開端
再到明、清時期
養菊、賞菊逐步
在民間盛行
據《燕京歲時記》記載
“九花山子,九花者,
菊花也。每屆重陽,
貴富之家,
以九花數百盆,
架庋廣廈中,
前輊後軒,
望之若山,
曰九花山子。
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
北海公園展區
本屆菊花文化節
北海公園的展覽主題是
“御苑菊香”
有標本菊、小菊盆景
大立菊、多頭菊
造型藝菊等
菊花栽培形式
展覽設立專項展臺
展示百年以上
栽植歷史的傳統品種
以及插花展覽
突出體現宮廷
插花的特色
將植物、容器
配件和環境
有機地融合起來
世界花卉大觀園展區
本屆菊花文化節的
重頭戲是
2021年10月28日至
11月24日舉辦的
第九屆中國
菊花精品展(北京)
暨全國菊花擂臺賽(北京)
活動主題為
“匠心獨運顯初心,
榮曜秋菊露芳華”
品類包括專項品種
多頭菊、案頭菊
盆景菊、地被菊
懸崖菊等
標本菊主要涉及品種
秋結晚紅、沽水流霞
正風學士等
北京國際鮮花港展區
花展共使用了79種
以菊科和亞菊科為主的
秋季露地花卉
總展出面積達
10萬平方米以上
種植設計上圍繞
“名菊傳奇”的
主題思想
結合菊花相關神話
菊花傳播及發展
重陽節習俗等
中國傳統文化
進一步細化種植區域
透過花海、花境、花藝
小品造景等形式
結合水霧、瀑布
菊海花浪
形成具有多面觀賞
動靜相宜的景觀效果
天壇公園展區
主題為“菊舞金秋花滿園”
花展以品種菊為主
同時包含大立菊、懸崖菊
造型菊、多頭菊
案頭菊等多種型別
數量約1萬盆
共設定祈年殿、古柏林
科普園3大展區
展區內設定
科普展板
開展豐富多彩的
科普宣傳活動
北京植物園展區
本次花展的主題為
“彩月伴菊,福滿人間”
展示總面積
達5000平方米
楊樹林花海
作為核心展區
使用多種地栽菊花
打造“福”字等多處旖旎景觀
北側區域為
自育菊花品種展示區
共栽植27個菊花品系
涵蓋了單瓣、半重瓣
重瓣、桂瓣四大類瓣型和
紅、粉、紫、
黃、白五大類色系
月季園的北圈則為
3000平方米的
標本菊展示區
透過將標本菊與現狀月季
結合集中展出的方式
突出市花主題
打造精品展示
景觀效果同期
園區內還會開展
多種文化活動
如世界珍稀瀕危植物展
盆景展以及
主題科普講解活動
今日嘉賓
北京花協秘書長 李海波(中)
北海公園科長 錢君(左)
花卉大觀園園長 石文芳(右)
回聽《運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