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俄“海上聯合-2021”軍事演習在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海域盛大開幕。據悉,此次演習是兩國曆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聯合軍演,中方對此高度重視,參演兵力特地從北部、東部、南部戰區抽調而來,組成由055型萬噸大驅“南昌”艦領銜的艦艇編隊,彰顯了中國海軍的“硬實力”。值得一提的是,這將是055型萬噸大驅首次踏出國門參加軍演,也意味著南昌艦遠海指揮能力、遠海防空、反艦、反潛等綜合作戰能力將迎來貼近實戰化的檢驗。那麼這次的海上聯合軍演對中國海軍實力的提升有什麼幫助呢?演習是否是中俄兩國對外界釋放的一種訊號?如果是又將對區域局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中俄“海上聯合”系列軍演自2012年拉開序幕以來如今已經走過了第9個年頭,我們不難發現每年軍演無論從演習程式,演習科目再到演習戰術較往年都會有很大的突破和創新。例如雙方可以近距離觀察彼此的戰術技術,包括一些電子裝置的效能,中俄雖不是軍事同盟國,但恰恰是兩國間基於高水平的軍事互信才會這樣做。此外這次軍演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艦艇不經集結準備和預先訓練直接奔赴演習區,整個過程充滿實戰化。就連前幾天拍到中方艦艇編隊穿越對馬海峽的“御用攝影師”——日本海上自衛隊都以為只是常態化的航行。
其實萬噸大驅“南昌”艦並非第一次橫跨“第一島鏈”了。今年四月初,“南昌”艦就作為航母編隊的一份子首次同框“遼寧”艦前往西太平洋練兵。美媒《國家利益》觀察員對此分析稱055型驅逐艦已經基本形成了戰鬥力和保障力,未來將扮演類似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的角色,不過在某一方面,055型驅逐艦的經驗較前者仍有所欠缺。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不僅是航母編隊的“帶刀侍衛”,更可充當航母編隊的“大腦中樞”,這是因為當航母專注於指揮艦載機作戰時,沒有多餘的精力顧及編隊作戰,而提康德羅加級艦上裝備有大量的指揮、通訊和感測器系統,並且搭載眾多司令部人員,能夠將各平臺的資訊進行快速高效的分析,再形成有效的作戰方案分發至其它艦艇執行,避免各自為戰。所以這次聯合軍演,“南昌”艦被委以重任作為中方參演編隊的指揮艦,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利用自身先進的電子戰系統和資訊化裝置。
隨著003型航母施工進展得加快和更多055型大驅的下水,我們完全有理由猜測未來中國航母編隊將會由兩艘055型驅逐艦輪換擔任指揮艦,一艘專門協調排程編隊其他平臺資源,負責對海、對陸縱深作戰指揮及反潛作戰指揮,一艘專職為區域防空艦,支撐起整個航母編隊防空的核心。
當然這次演習最重要的還是實戰化經驗的累積,畢竟實戰化是未來戰爭的預演,是生成和提高戰鬥力的基本途徑。譬如演習所在海域彼得大帝灣就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其背靠中朝俄四國,又處於日本的後花園,可以說是開啟整片東北亞的“門戶之地”。近年來中國海軍頻繁進出日本海就是為了擺脫三海(南海、東海與黃海)海域對海上力量行動的侷限,因此只要熟悉掌握了這片陌生水域,就有助於打破日美對我海上的封鎖與扼控,增強海上機動能力,中俄雙邊力量的聯合運用也將得到有效的發揮。
過去幾天,由美國主導的四國同盟海上聯合軍演“馬拉巴爾”在孟加拉灣附近海域高調展開,中國再度無可避免地成為“假想敵”,面對美國在印太地區接連的圍堵、挑釁,此次中俄軍演可否視為兩國對外界做出的回應?實際上,這並不是中俄第一次在日本海舉行軍演了,像“海上聯合-2017”就分成兩個階段在波羅的海和彼得大帝灣海域進行,可以說中俄舉行聯合軍演是出於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需要,亦是立足於打贏海上區域性戰爭的需要。中國海軍在邁入21世紀10年代後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各型艦艇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一舉躍升為綜合實力排名世界第二的海軍,這本是順理成章的發展之趨,卻極大刺激著印太地區各國緊繃的神經。
▲美印澳日四國聯合演習
首當其衝的是日本,多年來迫於《戰後憲法》的約束,日本一直隱晦地將“出雲”號直升機航母對外宣稱為“直升機驅逐艦”,直到去年破天荒地砸下31億日元用於甲板更新,才有了本月初F-35B戰機首次在艦上進行起降測試的一幕,這表明美國方面已經默許日本打破這種軍事限制界限。此外,日本海上自衛隊這幾年也是開啟了“下餃子”模式,日前,比“蒼龍”級潛艇還要安靜地“大鯨”級潛艇2號艦(1號艦為驗證測試艦,並不是真正的戰鬥潛艇)迎來了下水儀式,它安裝了基於光纖陣列的新型聲吶,搜尋、跟蹤水下目標的能力大為提升,日本方面稱“考慮到中國的海洋活動”,“大鯨”級潛艇未來八年將以“一年一艘”的速度入列。
澳大利亞雖然遠離歐亞大陸政治中心,但在軍事上卻積極配合美國圍堵中國,其意圖很明確,就是想在第一島鏈南段海域充當“攪屎棍”的角色,好讓美國可以抽身把重心放在第二島鏈上。澳大利亞除了與美英組建“AUKUS”軍事同盟,還計劃投入890億澳元的巨資用於打造升級海軍裝備。本月美國政府已經批准了對澳出售M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及相關配件,觀察人士分析如果澳大利亞能夠成功引進核攻擊型潛艇,那麼配合這款直升機將極大提升該國發現、跟蹤和摧毀敵方潛艇的能力。
最後是美國“印太戰略”必不可少的“棋子”印度。面對國內經濟社會矛盾的不斷加劇,莫迪政府也開始持續向外發力,希望借美國之手重塑印度在國際上的地位。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邁克爾·吉爾迪在“馬拉巴爾”軍演期間就向印度海軍高官放言美國將加深與印度海軍的軍事合作並填補印度海軍的能力空白。前段時間,印度耗資20多億美元從美國訂購的M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開始陸續到貨,屆時MH-60R將同米格-29K戰鬥機一道登上印度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甲板。
▲印度在拉達克大秀從美國購買的阿帕奇直升機
面對周邊國家尤其是日本水下力量的不斷更新換代,此次演習的科目中也有一個重點就是反潛作戰。除了055和052D這兩大明星外,我方艦隊中還有一艘不起眼的926型潛艇支援艦,按照對應配置推測,水上有支艦,水下大機率還有大黑魚。而且這大黑魚到底是核動力的093系列還是常規動力的039或者基洛級已經不重要,因為在御用攝影師為我們拍攝時,他們壓根沒有相關報道,說明根本沒有察覺到大黑魚的存在,而這種隱秘正是對敵人最大的威懾。
▲926型潛艇支援艦配置
冷戰結束至今已有30年,美國卻抱著冷戰思維在亞太地區大搞所謂的“四方機制”、“五眼聯盟”,擴大核威懾範圍,降低核武使用門檻,不遺餘力的戰略上遏制中俄,如此一來只會逆時代潮流,導致國際社會分裂。如往常一樣,這次中俄例行軍演再度遭到美國不可理喻的“對號入座”,但面對挑釁,用實力和行動予以回擊,是再正常、再合理不過的事情,美國的步步緊逼,只會加深中俄不設上限的軍事合作關係。希望美國能夠及時認清現實,停止破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要不然明年甚至是未來的聯合軍演就不只是在兩國附近海域輪替舉行那麼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