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2021年10月20日《解放軍報》截圖
東方網·演兵場10月21日報道:作為我軍歷史上的第一輛坦克,“功臣號”在部隊中有著無法替代的特殊地位。可以成為“功臣號”坦克車組的一員,無疑是對坦克兵個人能力的最佳肯定。在昨日出版的《解放軍報》中,就罕見披露了新一代功臣號99A主戰坦克挑選班組的方法,透過一年一度的坦克車組乘員擂臺賽來選拔。
考比武選出“功臣號”車組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只有最強的車長、駕駛員和炮長,才能成為“功臣號”坦克的乘員。據《解放軍報》報道,“功臣號”坦克第36代炮長郭楠楠在打擂之前,就“瘋狂”錘鍊自己的專業技術,炎炎夏日,他在坦克炮塔內一坐就是一上午,別人一個火控系統操作動作只練3遍,他一練就是數十遍;為提高快速瞄準能力,他堅持每天盯著瞄準鏡苦練半小時眼力,硬是將坦克“快速精確瞄準”成績練到全營第一……
圖片說明:“功臣號”坦克連官兵整隊進入車場。詹奕坤攝《解放軍報》圖
在“功臣號”坦克第34代車長王傑看來,“打擂不易,守擂更難。”作為車長崗位“守擂人”,王傑在日常訓練中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他不僅苦練通訊裝置系統操作與維修等傳統課目,還主動向其他戰友請教戰術、指揮方面的知識,決心在賽場上捍衛來之不易的榮譽。
資料圖:“功臣號”坦克 忠誠號圖
“鐵甲,衝破敵人堡壘;戰旗,插在勝利的高地,勇往直前是戰鬥的姿態,戰無不勝是英雄的豪邁……”正如《功臣號戰歌》中唱響的一樣,“功臣號”坦克在演習中猶如百鍊之鋼的刀刃,一次次刺破敵人的防線,帶“功臣號”坦克連攻佔一個個高地。
“功臣號”和英雄駕駛員董來扶
武器是戰士的第二生命,“功臣號”和功臣號班組,也同樣是一個互相成就的關係。提到“功臣號”,英雄駕駛員董來扶一定是一個繞不開的關鍵字。
圖片說明:初代“功臣號”
故事要從抗戰勝利後講起,當時年僅17歲的董來扶在瀋陽加入了紅色的人民軍隊。不久後,按照中央軍委的要求,剛入伍的他就收到了蒐集坦克的重要任務。他們一行人發現,一家由被俘日本人開設的機械修理廠裡有坦克,但被國民黨地下武裝控制。經過周密籌劃,董來扶等人“混”入修理廠假裝試車,爬上一輛18噸日式坦克,趁守衛不備揚長而去,也就是後來“功臣號”坦克。
1946年12月1日,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正式組建。大隊只有一輛坦克,編號102。兩年後,該坦克大隊已擴建成戰車團。“雖然是第一輛坦克,但它型號老,多處有傷,常出故障,被戰友們稱為‘老頭車’。”董來扶回憶。
1948年攻打錦州時,“老頭坦克”迎來最佳拍檔——初代駕駛員董來扶。在敵人的猛烈的炮火中,同行的其他3輛坦克被擊傷掉進河溝,無法作戰。董來扶駕著“102號”坦克孤車衝向敵陣,先後五次“負傷”。董來扶冒著生命危險,爬出駕駛室,邊打邊修,將敵軍火力點一個一個打掉。
這一戰中,董來扶和“102號”頗有當年趙子龍在長坂坡曹營中七進七出的風範。戰後,第四野戰軍將它命名為“功臣號”,記集體三等功,董來扶榮立一等功。這便是“功臣號”名字的由來。
“功臣號”坦克歷經5次更新換代
從二手的日本坦克到“地表最強”的99A主戰坦克,“功臣號”歷經5次更新換代,並多次在重大任務中立下赫赫戰功。
圖片說明:開國大典上初代“功臣號”
接著上面的故事,在1949年開國大典上,“功臣號”作為領頭車,載著八一軍旗,光榮地駛過天安門廣場。不久後,初代“功臣號”劃歸新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第1師,1959年退出現役。
在同一時期,坦克1師當年率先改裝國產59式坦克,“102號”的車號由新戰車繼承,這就是第二代“功臣號”。59式坦克作為第一代國產主戰坦克,在1980年代以前一直是中國裝甲兵的主要裝備,而59式“功臣號”也因此一直延續到了本世紀。
圖片說明:第三代“功臣號”坦克
當然,“功臣號”在期間也經歷過“小換代”,例如59II型“功臣號”坦克曾現身央媒報道中,被普遍認為是第三代“功臣號”坦克。
圖片說明:第四代“功臣號”
在2011年的一場改編中,傳承坦克1師血脈的北京軍區某裝甲師在改編中撤銷,“功臣號”坦克所隨所在部隊被改編為某裝甲旅。隨後,該旅換裝了99式主戰坦克,第四代“功臣號”又以新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
圖片說明:99A“功臣號” 央視截圖
2018年,央視《軍事報道》對功臣號坦克連所在部隊進行專題報道,一場在朱日和訓練基地展開的紅藍對抗,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擔任“紅方”,紅軍正面力量坦克五連(即“功臣號坦克連”)在“功臣號”坦克的帶領下,將藍軍防線撕開一道缺口,成功開闢了進攻通路。在報道畫面中,此時“功臣號”坦克已經換裝了99A主戰坦克。
圖片說明:“功臣號坦克連”所在旅在駐訓場組織授裝儀式 @中部戰區釋出
去年7月,“功臣號坦克連”所在旅在駐訓場組織授裝儀式,一批新戰車加入戰鬥序列,接裝的戰車也是99A式主戰坦克,該旅的裝備水平再上了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