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再次舉辦的當代藝術博覽會與全面翻新後的美術館都在提示著我們,後疫情時代的藝術正在復甦。當我們似乎已經適應了線上展覽的方式之後,會猛然發現也許現場感是可被觸控的,我們作為觀眾真實地踏進展場的那一刻,才能夠真切的感受到藝術的氣息以及策展人與藝術家的巧思。藝術,不僅是藝術品本身,還是一種氛圍,這些同時向觀眾提供了藝術的探索之路。
本篇報道閱讀時長約16分鐘。
藝術 · 事件
第五屆“太和論壇”在故宮博物院舉辦
2021年10月12日至13日,第五屆“太和論壇”在故宮博物院舉辦,本次論壇以“考古視野下的文明交流與互鑑”為主題。論壇開幕式上,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鬍冰,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故宮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李季,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李小城,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的代表舒展,本次論壇的公益支援單位梅賽德斯-賓士星願基金管委會主席張焱出席。此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國際博物館協會主席、國際文物修護學會主席發來影片致辭。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主持論壇開幕式。
論壇共邀請來自北京大學、吉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北大學、山東大學、上海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以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等多所高校、科研機構的30餘位國內專家參加研討。同時,論壇還邀請了來自德國、伊朗、義大利、日本、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英國、美國、越南等國家的大學、科研院所、博物館研究人員以影片形式參加論壇。
第14屆宣言展公佈策展人和展覽主題
2021年10月13日,現居柏林的策展人凱瑟琳·尼科爾斯(Catherine Nichols)被任命為即將於2022年在科索沃首都普裡什蒂納(Pristina)舉行的第14屆宣言展(Manifesta 14)的策展人。這屆宣言展的主題為“重要的是世界會世界化怎樣的世界:如何以其他方式講故事(It matters what worlds world worlds: how to tell stories otherwise)”,主要探索和鼓勵集體性敘事,將講故事的能力作為“政治和社會性參與的重要策略”。尼科爾斯在宣告中寫道:“當我訪問普裡什蒂納時,我遇到的人、進行的對話、目睹的工作都讓我切身感受到故事和行動,以及講故事這一實踐中的變革性力量。”展覽將從2022年7月22日持續至10月30日。
巴西籍藝術新星被指控偽造雷蒙德·佩提伯恩作品
2021年10月14日,據《紐約時報》報道,七年前曾被該媒體描述為“極度成功”的巴西籍藝術家克里斯蒂安·羅薩(Christian Rosa)因出售四幅雷蒙德·佩提伯恩(Raymond Pettibon)的贗品被指控犯有電匯欺詐罪。羅薩被指控將這些作品出售給兩個不同的買家,並偽造了這位著名藝術家的簽名。如果罪名成立,羅薩將面臨最高20年的監禁。
北京2022年冬奧會與冬殘奧會公共藝術作品釋出
2021年10月1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公共藝術作品在京釋出。作品經過一年多的徵集和遴選,從1600餘件作品中評選出44件入圍獎方案和20件提名獎方案。最終,首鋼園區-三號高爐東南側綠地《No.3來自另一個平行宇宙的單板滑雪運動員》、國家速滑館西北角《雪舞·2022》、北京冬(殘)奧村-下沉廣場入口的《一路風景·生命的律動》、延慶賽區主入口廣場的《張燈結綵》、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舟》、北京石景山遊樂園南廣場《新ET》等公共藝術作品在京亮相。魯迅美術學院院長李象群表示,在冬奧會即將來臨之際組織這項活動能夠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國的文化自信。
全球 · 機構
梅格·恩利擔任洛杉磯地下博物館館長和策展人
2021年10月11日,梅格·恩利(Meg Onli)被任命為洛杉磯地下博物館(Underground Museum)館長和策展人。自2019年以來出生於洛杉磯的她一直擔任費城當代藝術中心(ICA Philadelphia)副策展人。“策展實踐是吸引我加入地下博物館的原因之一,”她告訴《紐約時報》。恩利不僅用黑人的視角看待黑人藝術,而且用該視角看待所有種類的不同藝術,她想探究黑人視角在不同的作品中是什麼樣的。恩利將於12月1日就任。
美國228間博物館裁員28%
2021年10月15日,根據美國州、縣和市僱員聯合會(AFSCME)上週釋出的一份報告,雖然有228間藝術文化機構在疫情期間獲得了美國聯邦薪資保護計劃(PPP)的援助,但仍解僱了28%的員工,人數超過14400人。AFSCME指出:“透過鉅額捐贈和對富裕捐贈者的依賴,這些大型機構已經擁有足夠財政資源承受疫情導致的關閉,而許多較為小型的同行機構缺乏這種資源。”美國國會在2020年3月批准了這項計劃,旨在幫助獲資助的機構繼續支付員工薪資。
藝術 · 市場
香港嘉德2021秋拍,3項世界拍賣紀錄
2021年10月14日,香港嘉德2021年秋季拍賣會圓滿收槌。本季拍賣,香港嘉德共取得了5.55億元港幣的總成交額,拿下了3項世界拍賣紀錄,可謂是收穫累累。其中,以古代書畫板塊中的董其昌《臨諸家帖冊》獨領風騷,以5,775萬港元成交,創董其昌書法冊頁世界拍賣紀錄。中國嘉德香港2021秋季拍賣會總成交額為5.55億港元(7,105萬美元),10個專場,1,300餘件拍品,平均成交率75%,3項世界拍賣紀錄,12件過千萬拍品。值得注意的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總成交額高達1.43億港元,成交率高達92%。
吳冠中《丁香》創藝術家「瓶花主題」世界拍賣紀錄,以2,004萬港元成交。另一重要作品《新居》以857.4萬易手,林風眠鉅作《荷花圖》、吳大羽、丁衍鏞一系列重要作品及草間彌生早期代表作均取得佳績。此外,同場袁旃《背背馱馱》以120萬港元成交,創下藝術家拍賣紀錄。
香港蘇富比秋拍30.8億港幣收槌
倫敦蘇富比Banksy破紀錄
2021年10月14日,蘇富比香港2021年秋季拍總成交額達30.8億港幣,將亞洲蘇富比本年累積成交額推至85億港幣,超越2020年全年總成交額(72億港幣)。張大千《春雲曉靄》以2.15億港元成交,為本季最高成交拍品。香港蘇富比西方藝術品成交總額破紀錄,兩天共拍出8.9億港幣西方藝術品,連續第二季重新整理畢加索亞洲拍賣紀錄,亞洲蘇富比鐘錶拍賣成交額歷來最高。
班克斯2018年自毀的畫作《垃圾桶裡的愛》重返拍場,在倫敦蘇富比晚拍的成交金額出人意料的高達到18倍,這件摺合人民幣1.63億元成交,由亞洲藏家競得。2018年在蘇富比上拍時,畫作在落槌後數秒後出人意料的被畫框內暗藏的碎紙機自我銷燬,因為作品由原本的《女孩與氣球》改為現在的名字《垃圾桶中的愛》。
寺瀬由紀聯手艾美·卡佩拉素
成立國際藝術顧問公司賢藝匯
2021年10月14日,國際藝術顧問公司賢藝匯(Art Intelligence Global)宣佈成立,由兩位藝術市場著名資深人士寺瀬由紀(Yuki Terase)和艾美·卡佩拉素(Amy Cappellazzo)主理。賢藝匯在紐約與香港兩地均設總部,致力為客戶提供精準的高階市場洞見及諮詢服務,量身定製的收藏及融資策略,和卓越的藝術研究、專業知識和專案策劃等,業務橫跨全球。
華藝國際複合型佈局落地上海
2021年10月15日,華藝國際拍賣宣佈正式成立上海華藝拍賣有限公司及華藝國際當代藝術空間,並將於11月10至12日特別呈獻以當代藝術為主打陣營的華藝國際(上海)首季拍賣會。同期,北京華藝國際2021秋拍·上海精品展也將在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及友誼會堂亮相。華藝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將位於上海市落成於1924年的優秀歷史建築——北京東路270號“中一大樓”內。有別於落地在北京、香港、廣州三地的線下展示空間,上海全新空間將透過孵化青年藝術專案以及相互聯結、相互滋養的展覽、研究、收藏等多種探討形式,以期成為現當代藝術領域實踐、推動全球當代藝術傳播與交流的專業平臺。
北京當代藝博會2021閉幕
2021年10月17日,為期5天2021北京當代藝博會落下帷幕。今年的北京當代藝博會是迄今最大規模的一屆,90餘家參展方以及數萬名觀眾匯聚金秋時節。本屆北京當代藝博會的現場分為「價值」、「未來」、「眾望」、「數置」、「活力」、「集時」六個單元,劃分更加豐富多彩,垂類更深、橫向更廣,以不同的視角和側面去梳理和展現以北京和中國為基礎的藝術生態。今年的主畫廊單元「價值」(VALUE)和「未來」(FUTURE)彙集了來自全球54家畫廊,以及8千餘件藝術作品呈現出一場現當代藝術的視覺盛宴。參與畫廊中不乏連續四年參與北京當代藝博會的中堅力量,也有24家首次亮相於北京當代藝博會現場的新面孔。
連日來博覽會不僅人氣火爆,不少參展畫廊在這屆北京當代都做到了“金秋大賣”,據悉,VIP首日就有85%畫廊達成逾3000萬元銷售額,很多作品都在開展之前預訂一空,即便是公眾日也一樣銷售強勁。銷售總額超過或接近100萬元的畫廊有十家以上,包括藝·凱旋畫廊、索卡藝術、偏鋒畫廊、麥習畫廊、勢象空間、空白空間、K空間、東京畫廊+BTAP、燦藝術中心、沒頂畫廊。售出單價最高的作品花落白石畫廊,是草間彌生的一幅繪畫,價格130萬美元。偏鋒畫廊、藝·凱旋畫廊、沒頂畫廊、K空間、麥習畫廊均有單價30萬人民幣以上的作品售出。
在各種博覽會層出不窮,國際國內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北京當代藝博會其實在摸索自己的一套品牌差異化打法。今年已經是北京當代藝博會的第四年,專案的IP化已經逐步成型。“我覺得藝博會能給參展商帶來的最核心內容是博覽會創造的增量服務。這增量可以是新的銷售,新的藏家,新的傳播,新的形象,新的品牌影響力。北京藝博會也是這樣,所有的博覽會的本質就是給藝術圈帶來新的增量。”
“北京當代不希望只是做一個‘大賣場’,而是做一個能夠有組織地把中國當代藝術和畫廊相關的價值整合起來的藝博會。” 展會打造了“強策展”的概念空間,動線也要比普通博覽會更加生動立體。一方面,藝博會用板塊方式切割內容,讓豐富多元的內容可以同時面對藏家、面對市場和公眾;另一方面,“藝述”作為先行的序幕/引子,拉長了整個博覽會的時空維度。
今年的市場對於藝術品的消費升級,此次博覽會明顯的一點就是,相比往屆,展商們的參展作品品質更高,豐富性更強,藏家們可以選擇的作品更多。今年整體呈現市場回暖,且年輕藝術家市場火爆,這一點在北京當代博覽會上顯現無疑,出現了空前盛況。2021年的北京當代藝博會,不管是從規模、服務還是從品質來說,相比此前都有很大的進步,這也給北京的藝術市場和當代氛圍一劑強心針,這裡有最專業的畫廊,有生態豐富的藝術家創作群體,有開放的文化氛圍,期待來年更好。
全球 · 展覽
書法創作60年,王冬齡從頭開始
2021年10月16日,王冬齡迄今規模最大、跨度最長、面貌最多元的個展“從頭開始——王冬齡書法藝術60年”在浙江美術館啟幕。儘管已近80歲高齡,以書法為底色的王冬齡從未停止腳步。王冬齡探索中國書法的前行之路,在現代展覽空間中建構全新的場所精神,從傳統書體到亂書、巨書、銀鹽書、竹書、VR書等,集學理研究、媒介實驗於一體,橫跨虛擬與現實。進入展廳,隨處可見大尺幅作品,以及多媒體藝術與書法的結合。從頭開始,是藝術家對過去和未來的態度。在現代展覽空間中建構全新的場所精神,演繹浪漫奇崛而又宏闊通達的境界。
“鄭聖天——我本來是要去墨西哥的”展覽開幕
2021年10月16日,“鄭聖天——我本來是要去墨西哥的”展覽在北京長征空間揭幕。2015年長征計劃和中國美術學院當代藝術與思想研究所開始著手研究“聖天作業”的材料,將鄭聖天的藝術經歷作為個案,嘗試以個體藝術生命與經驗重新丈量中國20世紀藝術史敘述。“我本來是要去墨西哥的。” 這是鄭聖天回顧1980年代第一次出國訪學時所說的一句話,這句平凡至極的話在40多年後卻顯得意味深長。後來,他沒有去墨西哥的,卻去了美國,併成為80年代至今中國當代藝術和“西方”對話的核心推動者,然而,“去墨西哥”這一條脈絡若隱若現,從未消停過。
展廳以“廣場”作為主體意象,“廣場”承載的是鄭聖天針對20世紀中國和墨西哥的藝術交流所做的研究和蒐集的文獻。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先驅者,2009年鄭聖天上線了一個名為“聖天作業”的網站,這是他對自己的人生歷程和藝術生涯的雙重新命名,它的實體是一個文獻資料庫,將他個人走過的時代記憶開放出來成為一個公共資源。
“藝術家在場:AAC藝術中國十五年回顧展”開幕
2021年10月17日,“藝術家在場:AAC藝術中國十五年回顧展”在深圳市雅昌藝術中心美術館開幕,由董冰峰擔任策展人。董冰峰表示,“AAC藝術中國到現在的十五年,可以說是中國當代藝術表現的最為“全球化”的時期。從根本上來說整個藝術系統,藝術家、藝術實踐、美術館都必須要變化。AAC藝術中國十五年這樣的時間節點,可能也是一個重新反思的機會。”
展覽呈現了歷屆AAC藝術中國中16位獲獎藝術家的作品,展覽將展出至11月30日。AAC藝術中國自2006年至2020年的十五年裡,共有68位國內外專業評委參與工作,評選出71位年度藝術家與策展人以及12種重要藝術出版物。AAC藝術中國走過的十五年,正是中國當代藝術在思想深化、身份建構與探索實踐方面最具創新性、多元化和開放性的十五年。
何岸個展“下凡”在順德華僑城盒子美術館開幕
2021年10月18日,藝術家何岸個展“下凡”在順德華僑城盒子美術館拉開帷幕。本次展覽由安靜擔任策展人,由華僑城盒子美術館主辦,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與HdM畫廊協辦。開幕活動的對談嘉賓有藝術家何岸、藝術家張慧、藝術家汪建偉、藝術家餘極、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常務副館長鬍斌、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尤洋、上海UCCA Edge負責人卞卡、華僑城盒子美術館執行館長劉可、華僑城盒子美術館藝術總監周力等嘉賓。各位嘉賓分享了自己對展覽的感受和理解,並且對作品議題展開了探討。藝術家何岸在與嘉賓們進行探討之餘也敘述了自己創作過程中的體會,他會使自己產生某種幻覺以找到創作的方式,並認為藝術家必須得調動自己另外一種像作法的能力以作戰,將其降服之後才能創作出滿意的作品。
第二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開幕
2021年10月17日,“百分百——第二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展覽由孫振華擔任策展人,魯虹、冀少峰任學術主持,傅中望任藝術總監,展示了50件作品,其中石門峰紀念公園展出了23件作品,創意天地芷美空間有27件,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瞭解到“生態雕塑”是什麼,更為重要的是,呈現了今天藝術的多樣性和前沿狀態。展覽以“生態”為主題,凸顯了這一思考的前瞻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在武漢,使得這一思考和呈現更顯意義;另外一方面,“生態雕塑”概念的提出和確立,也為藝術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可能性,尤其是在《生物多樣性公約》CBD COP15於中國舉辦之際,“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國家戰略,世界焦點,更為“生態雕塑”或者生態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本次參展的許多作品,其思想內涵和思考的深度比過去有了較大提升,他們的方案不僅著眼於生態形式和生態材料,還表現出對涉及生態的社會、人生問題的深入探究。生態雕塑在國內還是一個新鮮事物,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作為一個將不斷持續的品牌,它的目標是在國內率先豎起一個生態藝術的標杆,而這個展覽只有在武漢市民的共同努力和支援下,才能真正獲得成功。
阿布拉莫維奇40米新作亮相基輔
2021年10月13日,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最新互動裝置《哭泣的水晶牆》在基輔舉辦的“巴比恩亞爾大屠殺”紀念活動中正式亮相。阿布拉莫維奇認為,這件作品是被猶太教視為聖地的耶路撒冷哭牆的象徵性延伸,寓意“治癒之牆”。作品全長近40米,牆體由煤炭製成,從中延伸出眾多石英晶體,這是近10年歐洲建造的最大的藝術裝置之一。
2021倫敦弗里茲藝術周舉行
2021年10月13日至17日,倫敦再次舉辦了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博覽會之一——弗里茲藝博會(Frieze London)和弗里茲大師展(Frieze Masters)。在這之後,2022年2月17日至20日,洛杉磯弗里茲將在比弗利山舉行,弗里茲紐約將於2022年5月18日至22日舉行。2022年9月2日至5日,第一屆弗里茲首爾將在首爾的江南區舉行,這標誌著弗里茲正式進入亞洲市場。有業內人士推測,弗里茲或將成為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直接競爭對手。
“弘曆的世界II”特展在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開幕
2021年10月15日,“弘曆的世界II——郎世寧繪《純惠皇貴妃油畫像》暨18世紀盛清宮廷藝術的西洋風”特展在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開幕。展覽圍繞乾隆時期的宮廷藝術展開,展覽分為“皇帝與貴妃”“清宮陶瓷新風尚”“清宮鐘錶”“藝林百工”四大章節,涵蓋了宮廷繪畫、西洋鐘錶、瓷器、銅胎琺琅器、鑄銅器、古琴、傢俱、漆器、玻璃器、織繡服飾等十數個工藝門類以及百餘件藝術珍品。其中,“清宮鐘錶”單元展特別設計以影片方式呈現了西洋鐘的內部機械運動,單元展為紀念西洋鍾進入中國420年,由此探究西方世界開啟中國的努力與來自中國皇權態度的互動關係。
外灘美術館重張,首展“再,再”
2021年10月16日,上海外灘美術館推出了約翰·阿姆萊德在中國的首次大型個展“再,再”。展覽呈現了藝術家50多年跨學科的多元創作實踐。藝術家阿姆萊德有一種極具爆發力的幽默感,因此他的作品也總是讓人沒法一下子摸透。觀眾會發現由不同物品組成像是某種馬上要被清理的臨時堆放物或廢置物,卻造型別致與周遭環境略顯格格不入,展覽中隨處可見這樣精心設計的“偶然性”。
“@武漢2021 陳淑霞”展覽在湖北美術館開幕
2021年10月16日,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淑霞的首個在國家重點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武漢2021 陳淑霞”展覽在湖北美術館開幕。這是湖北美術館在@武漢的相關活動中首次推出女性藝術家的個展,展出90餘件(組)油畫作品,展覽由湖北美術館冀少峰擔任策展人。冀少峰表示,陳淑霞以自我的視角,把詩意與趣味、神秘與永恆清晰地呈現給閱讀者,由此也形成了自我獨特的視覺表達特質。陳淑霞透過不斷變換的視覺表達方式,建構起獨特的個體敘事,在審視社會的同時也在審視自我。
No Name InTown畫廊開幕
2021年10月16日,No Name Studio於迎來了首個 No Name In Town 在上海市中心正式開幕。這是於上海朱家角古鎮為藝術家與藏家提供工作室、居所、畫廊為一體的空間,由藝術家Carlo Maria Rossi與Penny Kwan 創立。開幕展——DEZIO 以其叔祖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小王子》為靈感所創作的系列作品。No Name In Town 也為此次畫展別出心裁地點亮了一個 24 小時常亮的「玫瑰之窗」。
維伍德畫廊代理藝術家沈忱首場個展在香港開幕
2021年10月16日,維伍德畫廊宣佈代理駐紐約及上海藝術家沈忱(1955年出生於上海)。沈忱是維伍德畫廊代理的首位中國藝術家,首場展覽於在香港黃竹坑空間開幕,精選了12幅創作於2009年至2021年之間的畫作。畫廊計劃於明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空間再次為其舉辦個展。
王巖個展“我的故鄉在1990年代”開幕
2021年10月17日,王巖個展“我的故鄉在1990年代”在藝·凱旋畫廊開幕,段少鋒擔任策展人。本次展覽涵蓋了其自本世紀初以來的70餘件版畫及水彩作品,是藝術家的一次總結。在《時間的表情》肖像系列的銅版刻畫,賦予肖像以時間的感覺;在水彩寫生系列中王巖在水彩中交相穿插了故鄉與藝術家在日本訪學的經歷;“致青春”和“鄉愁”系列將展覽拉回到“我的故鄉在1990年代”。在王巖的手中,傳統媒介豐富了他時間體驗的外延。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路
(鳳凰藝術 綜合報道 責編/李若汐)
鳳凰藝術
最具影響力的全球藝術對話平臺
藝術|展覽|對話
版權宣告:凡本網註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絡:[email protected]。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