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寇敏芳
它是一條飛騰的黃色巨龍,千百年來,金燦燦的鈣華從五彩池層層疊疊數千米逶迤而下,奔向涪江。 因自然演化的結果,遠離鈣華彩池群的少量的金黃“龍鱗”在很久以前變成了黑色。
三年前,它遇到了他們,乾涸的面板又現光澤。
他們,是黃龍的美容師。透過三年的努力,開展黃龍景觀保育研究,遠離景點隱藏於林區之中的黑色彩池正一點一點地恢復色彩與生機,讓這些新生的彩池進一步補充了景區的景觀線。
“在黃龍,我看過雪白的山峰,蒼翠的林海和如洗的碧空,但這些都不及黃龍的水,她從雪峰而來,長流不止,遇物成池,綻放魅力。”
2018年秋天,劉馨澤來到黃龍,一見傾心。在美麗的背後,他發現了很多遊客沒有注意到的傷痕。湛藍彩池的邊緣,零星分散一些乾涸黑化的彩池,這是水迴圈結構發生一定程度自然改變的結果。
世界自然遺產黃龍,是“九黃線”上必打卡景點之一,和豪放雄壯的九寨溝相比,黃龍的美更加細膩溫婉。
黃龍現有的景觀點並未產生退化現象。在景觀區外圍的林區裡因在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自然演化裡失去水源,產生了一些黑化彩池,部分表面被雜草、苔蘚、樹木覆蓋。這些不是景觀的部分,能夠透過一定的自然恢復手段,變成有水的彩池景觀繼而擴大當前的景觀資源。
為實踐這個設想和做好技術儲備,2018年起,黃龍景區管理局聯合省地礦局水文中心開展了為期三年的《四川省阿壩州黃龍國家級地質公園水迴圈特徵及景觀保育技術研究》科研專案。作為專案負責人的劉馨澤當上了黃龍的“美容師”。
劉馨澤和同事一頭扎進了這片高原溼地,他在山裡一住就是半年,踏遍了黃龍景區的每一寸土地,確保每個監測裝置的安裝無誤。黃龍景區從溝口向上遊主要的自然景點共有16處,研究團隊共設定了7 個水迴圈監測斷面共計30處監測站,並且首次設定了地下水監測站,形成覆蓋全域的降水、地下水、地表水的一體化長期動態監測網。專案組每月需要採集資料3次,監測水位、水量、水質變化,試圖找出水迴圈的秘密。
研究發現,區內的水迴圈歸根結底是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化過程,地表水轉化為地下水則是水漏失過程,漏失的關鍵原因在於鈣華的結構改變。這一認識,對黃龍水迴圈系統和景觀演化變化建立了新的認知體系,謎團逐漸被揭開。
“控制鈣華沉積演替最重要的是水。”劉馨澤說,我們透過監測發現與數十年前相比,水迴圈條件發生了一點變化,水系演變使得部分鈣華失水,產生黑化現象,為黃龍的“面板病”找到了病根。同時,令人欣喜的是,經過多年的監測,黃龍水體水質總體保持在一個較好水平,總水量並未減少,與以前相比,還略有增加,這為後續開展自然修復提供了極好的基礎。
修復黑化彩池,難度和要求跟修復文物不相上下。修復過程必須慎之又慎,稍不留神就可能產生新的破壞。“就算修好了,但是不自然了,那都是失敗。”
一開始,劉馨澤和團隊選擇在馬蹄海和五彩池做小範圍的修復試驗。利用鈣華天然沉積過程,人工誘導促使新生鈣華加速沉積,協助原有黑化沙化鈣華體改善、恢復或重建,進而增強鈣華系統自我調節、自我修復功能。簡單來說,他們既不給彩池“上藥”,也不“開刀動手術”,而是透過控制鈣華涵養水體的水動力條件、源水的水質和水量等關鍵影響因素,引導富鈣的水重新流過彩池表面,建立了迴圈系統,鈣華黑化的肌膚就會自我治癒,重新生長。所謂“水到渠成”就是此意。
修復效果十分明顯,五彩池彩池水量增加80%以上,邊緣黑化彩池已基本恢復正常形態;馬蹄海試驗黑化彩池在2周左右進入快速恢復期,3個月後大部恢復成淡黃色鈣華彩池景觀,滲漏強度下降了20%以上,黑化彩池修復首戰成功,具備了全面推廣的意義。 初步的“自然恢復試驗”告一段落,接下來,黃龍管理局資源保護領導小組與劉馨澤團隊一道將繼續開展退化鈣華規模化修復技術研究,提升景觀總體品質,保障景觀資源永續利用,繼續推動大九寨旅遊區鈣華景觀保育水平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黃龍管理局在鈣華科研和保護方面投入的大量工作,現在已見成效,同時為彩池自然修復探出一條路,也為同類型的景區鈣華保護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更為踐行綠色發展觀提供了較好的經驗。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