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晉代開始,包括會稽在內的浙東一帶逐漸成為人文薈萃之地。山水詩在此滋生,與之相連的書畫與宗教也在這一地域達到鼎盛。唐代以來,許多“壯遊”的文人、失意的詩人和“宦遊”的官吏在這裡流連忘返,吟詠不絕,使浙東成為唐詩發展的一個特異地區。對於這一人文現象,後人把它形象地稱為“唐詩之路”。所謂浙東唐詩之路,指的是唐代詩人往來的比較集中、頻繁,對唐詩發展特色的形成有著重大影響的古代旅遊風景線。它始於錢塘江南岸的蕭山,沿浙東運河從紹興鏡湖、曹娥江、剡溪至天台石樑,並登上天台山,水路總長約190公里。這是盛唐時期文人墨客遊歷時常走的一條古道。浙東唐詩之路是如何形成的?其源頭在哪裡?這是許多人感興趣的問題。迄今為止,研究唐詩之路的多數學術界人士認為:浙東唐詩之路的源頭在蕭山,核心區域在紹興的會稽山,而新昌則是自然風光最精華的地段。要成為詩路的源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它的地理位置是否方便交通。二是它的人文景觀是否能吸引詩人的眼球。三是它的歷史文化積澱,包括前人留下的大量觸景生情的詩文是否能引起詩人的欣賞與共鳴,從而觸發思古的幽情與創作的激情。蕭山及其所屬的西興、漁浦古鎮恰恰符合上述三方面的條件。在唐代詩人的心目中,東南山水是中國最優美的風景,而東南的美景以越為首,以剡為最。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沃洲山禪院記》中這樣說:“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必須說明的是,唐詩中經常提到的“越中”,多指浙東地區,因為唐代前期越州設都督府,後期設浙東觀察使,它管轄越、明、婺、臺、溫、括(處)、衢七州。當時的越州,天寶前轄會稽、山陰、諸暨、餘姚、剡、永興(蕭山)六縣。貞元中析會稽置上虞縣,五代時分割剡置新昌縣。所謂“剡中”,主要指以剡縣為中心的剡溪諸上源。把這條唐詩之路的旅遊線畫個輪廓,那就是從蕭山出發,經紹興、上虞、嵊州、新昌、天台、臨海、三門、寧海、奉化、寧波一直到舟山,沿途著名的風景點就有西興、漁浦、東湖、鏡湖、蘭亭、若耶溪、宛委山、沃州湖、天姥山、四明山、天台山、華頂山、雪竇山、普陀山等等,一路上處處是景,難以窮盡。這裡的山水之美,不是巨海怒濤,不是蜀山蕭森,不是廣袤無垠之北地風沙,也不是瘴癘肆虐之嶺南山林。這裡的山水,是溫潤明秀,山是蒼翠深蔚,雲遮罩繞,水是澄碧明淨,紆徐潺湲。古人暢遊,主要靠水路,水盡則登山而歌。所謂山蘊千秋異秀,水流一路唐詩。唐代以前眾多文人遊客寫下大量詩文,引起唐代詩人的莫大興趣,激發了他們實地考察的願望和寫作的靈感。自東晉以來,常有貴族、高僧、名士來浙東,或隱居,或旅遊,或仕宦,他們目睹並親身體驗了這種集山水嘉美、六朝風韻、仙風遺蹤、佛教聖地於一爐的形勝之地,受到極大的震撼和感染,寫下了不少文質兼美的詩文,使這一地區的山水更負盛名。後代許多人因此而仰慕浙東山水,沿著前人的足跡探尋訪遊、登山涉水,成為人生的一大樂事。尤其是浙東越州經濟發達,剡紙、絲綢、茶葉、越瓷、兵器等手工業技術先進,大批名士從動亂的北方會聚到這裡,使這一帶逐漸發展成為可與京城相匹敵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大批唐代詩人追慕先賢高士和這裡安全的社會環境、發達的經濟、靈秀的山水、佛國香城、仙源道蹤,他們從京、洛舟車南下,或自岷、峨沿江東流,萬里結伴,絡繹而至。一條“唐詩之路”吸引了古今無數人才,也孕育了千姿百態、內容宏富的百家千詩,形成了獨放異彩的山水文化,這是先人留給浙江的寶貴遺產。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陳抒怡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何信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