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空置房屋數量居高不下都是很多國人茶餘飯後的話題,嚴謹來說,目前並沒有部門專門做過統計,有網友戲稱:“國內房屋空置率肯定超過了50%,看看夜景就知道了,很多小區都是一片漆黑,開燈的住戶寥寥無幾”。其實對於這個觀點,我們從一些資料中也能看出來,例如根據騰訊的調查,國內一線城市房屋空置率為22%,二線城市為24%,而三線城市則達到了26%。
可能有人會說,房屋空置並不用擔心,畢竟每年都有大量的農村人、高校畢業生進城工作定居,由此勢必會產生大量的購房需求,而這些空置房屋會逐漸去化。對此,筆者持否定態度,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除了空置房屋之外,很多城市的在售二手房源都接近或超過10萬套,而每年全國城市新增人口僅千萬,這其中有能力購買房子的人數屈指可數,因此去化能力有限。
第二是據統計,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8.9億平,按照這個速度預測,年底將達到17.8億平,這是什麼概念呢?按照每套房100平計算,全年共計銷售商品房1780萬套,很明顯,單單是新房就已經足以滿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就更不要說空置房屋了。
可是,現實問題是隨著房價居高不下,不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均是如此,例如目前全國100城新建住宅均價為16175元/平,這意味著一套房子至少都在百萬以上,對於普通收入家庭來說,在沒有任何開銷的情況,可能需要超過10年才能在城市買一套房子。說到這,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降房價,只要實現了這點,很多矛盾都能解決。
不過話又說回來,從房價構成來看,土地成本佔據了“半壁江山”,即便是開發商願意降價,也只能從利潤方面入手,幅度很小,再加上為了維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至今已有10餘個城市出臺“限跌令”,難怪孫宏斌說出了“實情”,他認為房價下降最多不超過30%。
明年起,樓市或迎來“3個訊息”,不用爭了。
之前我一直在說,房價變動是最終的結果,並不是過程,不論是10年前不斷上漲還是現在房價漲幅減緩,其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從明年起,這3個訊息值得關注:
1、新房和二手房都可能出現“冷熱分化”現象。就以杭州為例,一方面是部分樓盤依舊火熱,多達3萬餘組家庭共同搖號1萬套房子,中籤率僅有30%左右;而另一方面是部分限售樓盤進入了流搖狀態。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杭州並不缺房子,再加上前兩年很多人投資炒房,等到限售期一過,就會選擇賣房,如果行情好的話,還能賣個好價格,如果行情不好,二手房就會形成“降價潮”。
2、落戶規定開始收緊。曾幾何時,透過學歷落戶是定居城市的重要方式之一,部分城市規定“中專及以上學歷即可落戶”,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收緊落戶規定,例如杭州取消了大專生落戶,門檻提高到了本科;此外,此前研究生享有的“先落戶、後就業”也已取消。無獨有偶,此前深圳也做出了類似調整。
3、市場冷卻週期正在逐步加快。隨著貸款、限購不斷調控,很多人的購房週期開始延長,尤其是體現在二手房市場,買賣雙方大多處於觀望狀態,如果調控力度不減弱,那麼二手房市場會進一步冷卻。
總的來說:很多人對於房價的理解存在誤區,簡單來說,房價是市場變化的結果或表現,並不是過程;因此,觀察房地產市場的變化至關重要,不論是對於買過房的人還是無房人來說,這點都需要注意。
歡迎關注@無錫樓市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