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首席評論員 沈彬
之前,我是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事情。一個23歲的成年女子,可以用“人渣” “母豬”等極其齷齪的言辭、長篇累牘地攻擊自己的父母親,甚至一些網傳圖片顯示,當事人以發自己的裸照為“報酬”號召網友網暴自己的父親。
事件的起因是,當事女生先是留學澳大利亞一年,再回國上了一年大專,再去西班牙申請了一所大學,在西班牙一個月的花費高達1萬元人民幣(據當地留學生稱,這足夠在當地生活得不錯),父親覺得承擔不起,因為幾十歐元的打車費,雙方矛盾爆發,女子肆意辱罵父親,然後列出一堆“心理創傷”,包括幾番留學受挫是因為父親的操縱,“北大畢業的父親不供養女兒”“不幫她拎包,讓她手受傷”“自私惡魔”。幾段影片顯示,女兒一直在訓斥父親,而父親一直在退讓。
這裡面的家庭是非矛盾、來龍去脈,外人也不方便做判斷,但是,基本事實是:23歲的成年子女還在向父親討錢,而且以惡毒辱罵父母,號召網暴為手段,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跳出家庭矛盾本身,近年來在輿論場裡,很多年輕網友頗中意這種“代際矛盾”的發酵,父母不讓養貓、不給買JK、砸了自己的手辦、老父親哭窮等都是一篇篇字字血、點點淚的“傷痕文學”,動不動就是心靈創傷、童年陰影、原生家庭傷害,動輒感染一大片,各種深切共情,賽博空間裡抱頭痛哭。
相對十多年前“父母皆禍害”的豆瓣文青小圈子,“代際矛盾”儼然成了輿論場裡“性別衝突”之後的新撕點。經過“後現代主義”的肥皂泡式的話語轉換,兩代人衝突的話題不再是粉色的親子教育話題,而變成北歐風的、高冷的準政治話題,和父親擰著來就是“反父權壓迫”、“反代際剝削”,一句“爹味十足”就足以站在道德高地上封殺對方所有的正當性。
當父親不再屬於“父愛如山”的修辭,而是變成了油膩味十足的“爹味”,變成了管教、束縛、古板、落伍、居高臨下、不尊重個性,成了徹底的貶義詞,那麼“爹”本身是不是成了貶義詞?是不是“爹”就是意味著不平等?
雖然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做到“在能力範圍之內永遠給孩子最好的”,雖然一些父母的教育手段粗暴,甚至本身也難言道德品質優秀,但是,子女要做的不是抱怨、仇懟,生活在自己構建出來的“原生家庭陰影”當中,而是學會自立、自強,而不是控訴完了父母的操縱之後,繼續要求打錢,把“爹味控訴”當成自己的道義優勢、“啃老”資本。
在社交媒體的“沉默螺旋”中,很多年輕人莫明產生了“代際仇恨”,將自己的工作壓力、內卷歸結為上一代的“剝削”,認為是XX後、XX後,霸佔了社會資源、房屋資源,導致自己找不到好工作、買不起房子,自己就是要“幹翻”這樣的XX後打造的秩序。這本身就是向壁虛造出一種社會對立、仇恨、撕裂。
中國當下的一些結構性矛盾有其發展路徑,不應歸咎為某一代人或某幾代人的“陰謀”。事實上,中國高速發展有賴於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50後、60後殺出一條改革開放的血路,擺攤、下海、闖海外,也承受了當年國企改革的時代陣痛;70後、80後乘著中國加入WTO、網際網路的東風,將中國開上了發展快車道。沒有哪一代人的人生是容易的,沒有哪一代是躺贏的。
以中國百年的現代化程序來說,為斬斷封建的羈絆,勢必將矛頭指向作為封建統治的上層建築——父權、夫權,但是,現在,再拿著時髦的詞彙來“反父權”“反爹味”則是一種網路戾氣,“啃老”的藉口。
父母也是人,他們並不完美,拎出他們身上的缺點曬到網上,也可能讓同齡人訕笑一番,但卻不會讓人自立和進步。成年人學會自立,是第一要務,別把自己的不幸歸結為代際矛盾,那隻會發酵不幸。
102年前,魯迅先生在《我們怎樣做父親》一文中說:自己揹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這是一件極偉大的要緊的事,也是一件極困苦艱難的事。
“幸福度日、合理做人”這話,到現在還是適用的。
責任編輯:沈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