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 國際唱片工業聯合會21日釋出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冠疫情期間,全球樂迷平均每週花18.4小時聽音樂和歌曲,以調適心情,而疫情前的2019年這一數字為18小時。
2020年4月30日,在英國曼徹斯特,兩名男子在街頭音樂會上演奏。(新華社發,喬恩·休珀攝)
為了解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各地樂迷的音樂消費習慣,國際唱片工業聯合會今年6月至7月間調查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約4.3萬名樂迷,完成這項名為“牽手音樂2021”的調查。路透社援引調查結果報道,18.4小時能夠播放368首時長3分鐘的樂曲;全球樂迷欣賞的音樂型別超過300種。音樂是人們收聽廣播最主要的內容。調查物件中,74%說自己聽廣播是為了聽音樂,73%因為廣播電臺播放了自己喜歡的音樂而喜歡上那家電臺。
聯合會主要負責人弗朗西斯·穆爾說,從調查可以瞭解到隨著短影片、直播等傳播方式的迅猛發展,全球樂迷如何與自己喜歡的藝術家和音樂以“先前無法想象的方式”產生聯絡。樂迷們不僅聽音樂時間變多,“還抓住機會嘗試新型、充滿活力、沉浸式的音樂體驗”。得益於流媒體服務獲得更多音樂播放版權,大多數樂迷疫情期間訂閱音訊、影片流媒體服務或是下載廣播、短影片手機應用,給自己更多收聽選擇。調查物件中,68%說自己每週至少搜尋一次特定樂曲,62%每週至少播放一次自己建立的播放單,三分之一說去年至少看過一次音樂直播節目。
2020年11月7日,在法國康凡昂佩韋勒,音樂家安娜·塞克在自家屋外健身。(新華社發,塞巴斯蒂安·庫爾吉攝)
調查還顯示,疫情之下,音樂撫慰了不少人心靈,尤其是年輕人。調查物件中,87%認為音樂讓自己心情愉悅;68%的16歲至19歲人說自己疫情期間從喜歡的藝術家新作中獲得幫助。
不過,調查還反映出盜版問題仍未完全解決。調查物件中,29%承認自己以非法或未授權手段收聽或下載音樂,14.4%曾從尚未取得授權的社交媒體平臺獲取音樂。(喬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