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唐出,有個知縣,名叫秦叔寶。他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他的祖父跟隨楊堅一生,為隋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秦叔寶被朝廷徵為縣令。
在他任職之初,在秦叔寶發現這個偏遠的小縣城有一種不好的習俗,那就是每家每戶都喜歡漂亮的蝴蝶,捕蝴蝶後晾乾,之後把蝴蝶釘在牆上,做成各種圖案。當地人互相參觀,想看看哪個房子有更多的蝴蝶,哪個房子有更好的圖案。每年,成千上萬的蝴蝶被風乾製作標本。
秦叔寶覺得這是殘忍的,不仁道的,相當於一場大屠殺,所以他釋出了一個通告,禁止捕殺蝴蝶,並對違反這一習俗的人處以高額罰款。然而,公告發布後,很多人都感到困惑,尤其是一些權貴的親友,在權貴的保護下,依然是該幹嘛幹嘛。
為了阻止這種邪惡風俗的趨勢,秦叔寶逮捕了幾名權貴的親戚朋,讓他們遊街示眾施以重刑,最終這一邪惡的習俗被取締。然而,他也得罪了許多政要。這些人懷恨在心,總想抓住秦叔寶的把柄,把他趕下臺。
那天晚上,巡捕抓住了一幫在城裡搶劫李家大戶的小偷。巡警抓住了他們,把他們關進了縣政府大牢。
第二天早上,秦叔寶開始審問這些小偷,發現其中一個言行舉止溫文爾雅,怎麼看都不像小偷,心中起了疑心。晚上,他命令官吏把那人帶到書齋,仔細審問。
他的名字叫裴浩。他是揚州人,有文化。他來到這裡與家人團聚,因為他在家鄉已無法謀生。但他的親戚都搬走了,找不到新住處。他不得不在街上漫無目的地遊蕩,乞討食物,晚上睡在城外的一座道觀裡。
由於沒有道士的悉心照料,道觀已經破敗不堪,大殿上佇立著一尊晉代三清雕像。為了安全起見,裴浩每天躲在雕像後面睡覺。
半夜,裴浩突然被一個聲音驚醒了。他向外望去,看到大廳裡點著幾支火把,站在那裡的是十二個蒙面賊。裴浩聽了一會兒,發現他們計劃搶李大戶,現在是進行分工。
裴浩心驚膽戰,不小心發出聲響,被劫匪發現,被拖到了大廳。土匪頭子詢問了他的背景,威脅說:“你已經聽到了我們的秘密,你不能再活下去了。你有兩種選擇。如果你想活命,今晚你可以加入我們帶著一些錢回家。另一種方法就是殺了你。裴浩忙說想跟著一起去,於是深夜跟隨小偷進城,到李洛家行竊。
秦叔寶聽了裴浩的故事後,很同情他,對他說:“盜竊罪一旦確定,重的要砍頭,輕的要非發配邊疆。我看你還那麼年輕,被人引入了歧途,所以我想為你洗脫罪責,把你帶回家去。”
裴浩連忙跪下來,感激地叩頭說:“感謝您的恩典,您真的是我的再生父母了。我非常感激,我將銘記在心,有一天我會向您恩。”秦叔寶把他抱起來,給了他一些錢付他的旅費。那天晚上,他命令衛兵護送他出城。
兩年多後,秦叔寶的親信以他的名義秘密收受賄賂。他們被秦叔寶發現,重重的責罰,收回了錢,並沒收充公。親信心懷怨恨,跑到京城找高官劉備,報告秦叔寶當年私放竊賊裴浩的事。
因為當年的蝴蝶事件,劉備親戚當年被秦叔寶懲罰了。他早就想找些秦叔寶的罪責,現在正好抓到了機會,馬上到大理寺去檢舉秦叔寶。大理寺派人擒拿秦叔寶,要把他帶回京城。秦叔寶在首都的朋友們,聽到這個訊息後,趕忙讓人騎快馬通知秦叔寶。
秦叔寶得知訊息後,就把官印掛在縣衙大殿上,不由分說騎著馬逃走了。他獨自一人。他也不知道該去哪裡。秦叔寶然想起裴浩,於是打算去揚州和去找裴浩。
裴浩現已成家,在街上做小買賣,得知秦叔寶因為自己的事造罪,趕緊把他帶到家裡躲起來。秦叔寶很高興,他終於有了立足點就住了下來。
幾天後,在半夜裡,秦叔寶睡得正香,突然感到耳垂一陣劇痛,好像有東西在咬他。當秦叔寶醒來時,他看到窗外明亮的月光照耀下,一隻蝴蝶在他的枕頭旁飛舞。蝴蝶輕聲說:“我是蝴蝶精靈,因為你的善良,救了我們家族,我是特地來救你的。裴浩那懷傢伙想抓你去領獎,你且快些跑,遲了就來不及了。”
原來,大理寺發現秦叔寶逃跑後,發出了懸賞通緝,懸賞錢50兩白銀。裴浩看到縣衙的通緝,鬼迷心竅,準備趁秦叔寶睡覺時,把他綁起來送去縣衙。
再不敢耽擱,秦叔寶趕緊收拾起來,拿起行李,準備牽馬。他剛走出去不遠,就聽到前面有聲音,於是就躲在黑暗中。過了一會兒,裴浩夫婦拿著刀和鐵鏈,衝向秦叔寶的房間。
秦叔寶悄悄走到馬朋,騎上自己的馬,不在由於轉身就跑。裴浩夫婦追到了門口,望著秦叔寶遠去的身影,很是懊惱錯失發財的機會。
這時,唐王起義天下一片混亂,秦叔寶投奔了起唐王李世民,後來李淵成事,秦叔寶從龍有功,被派往山西當官。一晃,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了。
這一天,巡捕抓到了一群逃跑的小偷,秦叔寶來審案犯,發現裴浩也在其中。原來,裴浩生意虧本,於是加入了起義軍。後來,當起義軍被打敗後,他跟隨起義軍佔領了山區當起了山賊。天下太平的時候,官兵就動員起來剿匪。幹過幾場仗慘敗後,當他逃跑了出來,他變成了一群居無定所的土匪,到處搶劫殺人,成為了一個貨真價實的強盜。
秦叔寶審問裴浩說:“我當年來找你,你不想報答我,反而想害我,我也不怪你,因為我是那大隋的逃犯,你把我送進衙門是合情合理的。可是現在你真的是個賊,無論在什麼場合,我都不可能放過你。”隨後裴浩被判斬首,當即執行。
就像所謂的善惡到頭終有報一樣,行善者必有後福,行惡者也必將有惡報,也只是早與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