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面對各式各樣的甜食,一些人總是抵擋不住“甜蜜”的誘惑。吃甜食“上癮”、高糖飲食對健康有哪些危害?我們又該如何做到均衡飲食呢?
吃糖會讓人感到快樂,但“上癮”有損健康
研究證明,進食糖後,大腦內的多巴胺分泌增加,多巴胺能傳遞快感,會讓人體感到快樂。大腦會將這種快樂的滋味記錄下來。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高淑清提醒,過量吃糖,多餘的熱量會轉化成脂肪,在體內囤積,導致超重、肥胖。同時,糖的代謝需要消耗較多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吃糖過多會造成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或不足,使神經、肌肉活動能力降低,加速機體老化;增加鈣的流失,容易導致骨質疏鬆、骨折等;不利於口腔健康。
此外,不斷攝入大量甜食,為了穩定血糖,胰島素必須“拼命”工作。當胰島素總是不斷工作得不到休息後,它就會對血糖不再敏感,形成胰島素抵抗。如果胰島素不再正常發揮作用,會因此患上Ⅱ型糖尿病。
專家支招助力戒掉“糖癮”,健康飲食
吃糖上癮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想要戒斷也需要時間和方法。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謝琪指出,科學戒“糖癮”需要保持飲食多樣化。這是因為不均衡的飲食會增加人們對糖的渴望。特別是當你的飲食中缺乏健康的脂類或蛋白質來增強飽腹感時,吃一些精製的澱粉類食物後會立刻有飽腹感。但它們消化得很快,會使血糖水平升高。然而不久後,血糖水平又會急劇下降,導致你想要更多的糖。因此,在每餐中貫徹均衡飲食的原則有助於減少對糖的渴望。
同時應注意,攝入更多膳食纖維,有助於抵抗對糖的渴望。謝琪說,纖維的作用是減緩糖被消化和吸收的速率。就像蛋白質和健康脂肪一樣,纖維也能幫助人體擁有長時間的飽腹感。攝入足夠的鉻、鎂、鋅等礦物質可以幫助身體更快地代謝糖,這些食物包括綠葉蔬菜、堅果、全穀物、豆類等。
此外,謝琪表示,一個人在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時,體內的血清素、多巴胺和內啡肽水平會提高,這會大大減少對糖的渴望。人對糖的渴望不僅是生理所需,也可能有心理方面的原因。當你感到壓力或沮喪時,較容易去吃含糖食物。因為糖會刺激大腦讓人體感覺更好。但是過量的糖分攝入實際上會增加患抑鬱症的風險,這樣容易形成惡性迴圈。因此,她建議大家在心情不好時,不妨做做舒緩情緒的瑜伽,將自己想吃甜食的注意力分散,用其他的方式放鬆自己。
謝琪提醒,我們還應該做好戒糖癮的心理準備。戒掉後的前幾個星期,身體可能會出現頭暈、反胃、易怒等不適。建議在此期間規律三餐、多喝水、多休息、避免飢餓、避開甜食誘惑,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保持心情愉悅。
(燕都融媒體記者 檀亞楠/文 劉奕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