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三分練,七分吃”
簡單點說
要想練出好身材
除了日常訓練,也要在吃上下功夫。
最常見的就是雞胸肉、蛋白粉。
但你知道嗎?
有人就因吃了160多袋雞胸肉
讓身體遭了殃......
▼
30歲的馬先生(化名)是位健身達人,強壯的肌肉線條和清晰的六塊腹肌,讓同事們羨慕不已。
但追求完美的他仍對自己的身體狀態不滿意,為保持更低的體脂,馬先生聽從健身愛好者的建議,以高蛋白飲食為主。
為此,他告別食堂,買來一箱成品雞胸肉,除了早餐,其餘時間都靠雞胸肉充飢。沒幾天,一箱20袋的雞胸肉就被一掃而空,馬先生因此一口氣又囤了10箱。
每天攝入極低的碳水和極高的蛋白,本以為能掉秤。誰曾想還沒到一個月,馬先生總覺得渾身無力,有時候還腰部痠痛。正巧公司體檢,他的尿常規檢查結果顯示尿蛋白2+。
“平時自己身體健康,也一直保持運動,怎會突然這樣?”傻眼的馬先生來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就診。
主任醫師謝祥成在詳細詢問病史及完善各項檢查後,判斷他是因為攝入過多蛋白質而造成腎臟代謝負擔過重,繼而導致腎損傷。
慶幸自己說健身只有3分鐘熱度
沒有放過火鍋、燒烤、小龍蝦...
或者即將想成為健身達人
以下關於健身餐的常見誤區
看看你有沒有中?
誤區一:著重補充蛋白質就可以
有的小夥伴認為,健身的人最應該補充的就是蛋白質,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蛋白質這種物質了。至於健身餐要怎麼去吃,不難,我們著重補充一下蛋白質就可以了。
其實,這種想法是既圖省事又不復雜人,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一種體現哦。
注意:健身的朋友們不僅要吸收蛋白質,還要補充其他物質。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一樣都不可以少。
還有一些含有其它的物質的食物,也都要合理吃一些。
具體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多吃水果蔬菜,為身體補充一些維生素,還要多吃鹼性食物。
很多人認為,大米、白麵之類的食物,熱量又高,有沒有什麼營養,最關鍵的是容易引發肥胖,會破壞健身的功效。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在健身期間吃這類主食。
其實,碳水化合物是我們必不可少的、必須要吃的。
大米、白麵確實容易引發肥胖,但是我們可以吃一些熱量稍微低點兒的主食,穀物、高粱米、小米、玉米、燕麥等等。
有的人認為,健身的人就必須吃低熱量的食物,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當然,這不是建議大家去吃高熱量的食物,因為會引發肥胖,影響健身效果。
重點在於,健身不等於只能吃低熱量的食物。
因為我們每天必須依靠熱量來進行日常活動,如果熱量不足的話,可能會在運動的時候暈倒,或者是導致乏力、情緒低落等症狀的。
誤區四:必須低脂肪
很多人認為健身者只能吃低脂肪的食物,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要吸收適量的脂肪,而且最好是優質脂肪。
脂肪不但可以給身體提供能量,幫助身體正常運作,還可以為身體保暖,以及保護內臟。
所以,健身期間不可以吃太多高熱量的食物,並不代表什麼脂肪都不可以攝入。
我們需要關注哪些方面?
今天小編就給你總結最核心的三個方面
——能量、營養、時機
我們將其稱為三大“金原則”。
“金原則”之一:能量
能量是指我們的熱量攝入和熱量消耗。說起來好像只是一個數字,但其實它對人的身體成分、生理生化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通俗地說,人活著,每時每刻都需要能量。當我們身體攝入能量盈餘、平衡或不足的時候,身體的生理生化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來適應,這就又跟身體成分的變化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絡。
減肥從根本上就是一個“能量平衡的遊戲”。而最大化的增肌效果,也跟能量的攝入量有關,只有足夠的能量盈餘,才能促進整個機體形成合成代謝的激素環境,更不用說,合成更多肌肉本身也需要大量能量。增肌者減脂時,熱量缺口的設計非常有講究。小了效果不明顯,太大則會增加肌肉丟失的風險。
知識點:
熱量缺口——是指每天攝入的熱量比消耗的熱量少的那部分。
“金原則”之二:營養
營養就是指我們身體需要的,要靠飲食來提供的必需物質,這些東西有幾十種。這裡要注意,能量和營養是兩回事,有些營養有能量,有些沒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都是營養,都是人體必需的東西,但維生素、礦物質這些營養沒有熱量。
營養、能量,涉及的問題是“吃什麼”“吃多少”。時機,則是指能量和營養物質的攝入時間節點,這也很重要。它是用來回答“什麼時候吃”的問題。
簡單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增肌需要攝入更多蛋白質,但蛋白質的攝入時機,同樣影響增肌的效果。過去我們比較關注增肌者蛋白質的每日需要量,現在研究則更關注攝入的時機。
較新的研究證實,增肌者每日的蛋白質攝入建議分為3~4次。同時,睡前1~3小時的蛋白質補充,對增肌效果有顯著的幫助。這就是說,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變,但什麼時候吃就很有講究。蛋白質的攝入有很多特殊的節點和時機,碳水化合物和其他很多微量營養素的補充也一樣。
總之,想要健身效果好,我們不僅應該關注吃什麼,還應該關注什麼時候吃。
在健身這件事上
運動和訓練相對簡單
並且可以藉助專業的訓練影片指導加以輔助
而健身的飲食和營養則非常複雜
“會練不會吃,一切等於零”。
編輯:健康教育與傳媒科
(資料來源網路,且僅用於科普公益宣傳,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