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電,還要氫嗎?
上週,主場從法蘭克福換到慕尼黑的IAA盛大開幕。
作為兩年來第一個線下老牌A展,今年IAA不僅換了場地,性質也大變,從以往純車展,搖身成了未來出行的秀場。
新能源不出意外成為主角,與會場外環保組織的抗議活動相映成趣。
新能源中,純電是主角中的主角,戲份最多。雖然在激進的歐洲環保主義者眼中,純電無論“從社會還是生態角度,都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
一直被定位成新能源“終極路線”的氫能源,在展會上那不多不少的戲份,就顯得十分應景。
現代作為推廣氫能的急先鋒,專門操辦了一個“氫之日”(Hydrogen Wave)活動,從最新技術,到商/乘產品,再到氫能運輸平臺,充分秀了肌肉。
主場作戰的寶馬,也首發了X5的氫能源版本,宣稱明年將小規模生產。
不過,在這麼個以“未來”為主題的場合,“終極路線”的氫能,曝光僅限於此,倒是暗合了目前產業層面“雷聲大,雨點小”的現實。
比如,在氫能上下了大注的長城,就挺務實,這次不遠萬里到了“環保之鄉”,只帶了純電和混動產品,沒帶剛釋出的“氫檸”技術,也沒帶傳說中的首款燃料電池SUV。
01
困擾氫能源的問題,有解了?
氫能源落地之難,難在技術,又遠不止技術。
工作原理上,氫燃料電池車和增程混動類似,存電靠電池,驅動靠電機,差別在於,後者靠發動機發電,前者由燃料電池系統發電。
發電的過程並不複雜,就是初中化學電解水的逆反應:氫氣和氧氣反應,產生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副產品有且只有水。
技術上的挑戰,一是燃料電池系統體積大,二是核心部件—質子交換膜製造難度高,三是系統比較“脆弱”,對使用工況容忍度差,因此壽命短。
過去20年,現代、日系兩田等車企和一幫上游企業持續攻關,技術上已經沒什麼絕對障礙。
這次“氫之日”上,現代表示,正在研發的第三代燃料電池系統,體積要比目前NEXO上使用的系統小30%,能適配更小的車輛。同時,壽命達到50萬公里。
對比一下,NEXO的壽命是16萬公里,現代第一代氫能產品的壽命,只有可憐的3萬公里。
當然,離開成本談技術,都是耍流氓。
氫燃料電池被各種懷疑,一大原因是成本沒有競爭力,尤其是對鉑這類昂貴材料的依賴。
即便現在,市面上能買到的產品,比如豐田Mirai,現代NEXO,還有國內的上汽大通MAXUS EUNIQ7,價格起碼是同級別油車2倍,比電動車也高出一大截。
現代試圖給外界吃顆“定心丸”。按其說法,氫燃料電池成本已經大幅下降,目前只有2003年時的2%。
而且,透過技術迭代和材料升級,第三代產品有望在現有基礎上再降50%。終極目標是,在2030年把氫燃料電池車的價格和電動車拉平。
能否實現,要打個問號。按全球各地及主流車企們的規劃,2030年時電動車起碼要佔到新車銷量的50%。這種規模效應,氫燃料電池車按目前進度,想都不敢想。
要擴大規模,基礎設施就得跟上。這又是一個暫時無解的問題。加氫站建設成本是加油站的6-8倍,氫氣的“制—儲—運”鏈條同樣代價高昂。
要讓氫燃料電池車方便地跑起來,其中涉及的成本,遠遠不是一家或幾家車企能兜得住的。
02
車企們的“機會主義”心態
車企們兜不住,自然就要政策來兜。用補貼把購買成本拉下來,推動基礎設施和產業鏈建設,哪一樣,都離不開政策扶持,外加真金白銀。
全球範圍內,政策層面對氫能源的前景普遍認可,“打造氫能社會”也成了很多國家的遠期規劃。但在落地層面,除姿態激進的日、韓外,值得一提的不多。
國內在補貼、基礎設施上扶持氫能源的姿態明確,但因為現階段專注純電,前者商業化的時間點,被設定在了較遠的2035年,目前只以少數地區的示範應用為主。
實際上,這已經是一種普遍情況。任何一個地方,政策層面能調動、騰挪的資源,畢竟有限。
押注電動,眼下越來越成為主流,效果也漸漸顯現。即使有心支援其他路線,也得分個主次先後。把氫燃料電池車往後放放,非常自然。
往後放,意味著變數多,這種情況下,如何應對,就很考驗車企們的智慧。
現代、豐田在氫燃料電池上折騰了超過20年,無論戰略上的篤信,還是巨大的沉沒成本,都促使它們繼續衝在前面。
曾經很活躍的本田和賓士,都已經收縮戰線。前者停產了Clarity,宣稱2023年再推燃料電池產品,後者則把精力轉向氫能源卡車。
其它全球車企,包括雷諾、日產、通用、寶馬等,都處於蟄伏待機的狀態。
寶馬在本次展會發布的X5燃料電池版,沒太多體系和規劃支撐,更多是試探性質。
國內車企不乏類似動作。尤其近兩年,政策層面支援氫能源的風向已定,車企們“表態”性質的動作,更加頻繁。
粗粗統計一下,近兩年亮相的燃料電池產品,包括埃安LX Fuel Cell、長安CS75氫燃料版、紅旗H5 FCEV、風神AX7 FCV在內,已有十多款。
不過,亮相歸亮相,其中多半是樣板工程,沒有技術體系支撐,也談不上什麼遠期規劃。
上汽大通走的最遠,推出了量產產品,目前主要在一些地區做示範運營。
長城入局較晚,但動靜很大,上半年釋出了“氫檸”技術及氫能源整體戰略,旗下高階品牌沙龍定位“氫電並舉”,很有向現代、豐田看齊的意思,讓人有些期待。
03
有了電,還要氫嗎?
實際上,比起將氫能源立為“終極路線”,“氫電並舉”,即氫能和電動並存,無疑更加務實。
氫燃料電池車零汙染、長續航、補能快的優勢再誘人,架不住電動在技術、市場上的先發優勢。
從理性經營的角度,車企們現階段該怎麼選,一目瞭然。
所以,即便那些篤信氫能源的,像豐田、現代,眼下也得把電動的優先順序提上來。
至於其它車企,目前電動優先,只把氫能源看成一個“機會”,更加無可厚非。
但像大眾、特斯拉那樣持續diss氫能路線,恨不能一棍子打死,倒也大可不必。
畢竟,氫能和電動,不是什麼勢不兩立的關係。恰恰相反,兩者在三電技術上共通,在新能源政策上屬於遞進又互為補充,本身關係十分密切。
正是這種關係,讓外界看到了兩者間的可替代性。
準確地說,是先發的電動,透過技術、產業鏈、商業模式上的持續進化,替代氫能的可能性。
乘用車不用多說。電動車續航越來越高,補能越來越快。
未來,隨著電池技術突破和超快充普及,電動車在續航和補能速度上看齊,甚至超過燃料電池汽車,並非不可能。
至於氫燃料電池應用呼聲很高的商用車,尤其長途重卡,電動確實存在硬傷:續航不夠。
比如,此前賓士推出的電動重卡eActros,續航只有400公里。
但近來換電模式的興起,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比起代價高昂的加氫站,推廣重卡換電顯然更容易。
而且,別忘了,電動重卡還有個潛在王牌沒揭曉——續航據稱超1000公里的特斯拉Semi。
至於環保問題,電動車要面對電力來源和電池汙染的拷問,但類似情況,對燃料電池汽車同樣適用。
比如制氫,目前氫氣來源,無論是化石燃料,工業副產品還是電解水,都沒法摘掉耗能和汙染的帽子。要真正實現氫能的“零汙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凡此種種,自然引人發問:有了電,還要氫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勢必隨情況發展動態變化,現階段無法給出。
而在有稍微清晰的答案前,比起所謂“終極路線”,“機會路線”似乎是氫能源更合適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