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時候是知道做不到,這並不稀奇,反倒是知道就能做到不太正常,起碼反人性。
推理很簡單,我們都知道學習榜樣積極上進,那麼多成功人士和成功案例,還有數不盡的成功學講座,知道就能做到的話,豈不是人人都成為比爾蓋茨,都是堯舜禹了。
顯然不可能。這就必須提到覺察意識,也就是說,我們知道該或者不該卻做不到,也是可以的,這樣可以消除心理衝突,反而有提升可能。
幾個生活體驗例子,來做個驗證。
參加單位活動,昨晚開車去大劇院,正準備開出車庫,覺察到忘記帶眼鏡了,接著想到還沒有拿票。
雖然時間倒也充裕,還是感覺有些緊張,先停車再乘電梯回到辦公室,這樣折騰下來就耽擱些時間,由此感概“凡事留有餘地”的好處。所謂慌了不打糧,有時候是感受出了問題,有時候不當行為導致問題。
這個覺察就是做事情要有合適預案,留出應對不可預見的時間和空間餘地。
接下來,開車去劇院,路上擁擠處,遇到一個車子從旁邊車道試圖塞進來,如果稍微慢些啟動,讓一讓,也就塞進來了但是,自己不想讓它,緊跟著前車,沒有加賽成功。
不過現在回想,這樣做是否就是合適的,如果恰恰是熟人呢?如果這個加塞的是自己呢?如果人家就是走錯了路呢?人家好容易想塞進來改正錯誤呢?
另一個方面在於,為何要強硬制止人家加塞,真的是為了維護交通法規?還是自我逞強不忍讓思維?事實上,更多是後者,“弱者才逞強,強者才示弱”。
把示弱作為理念容易,遇到事情檢驗才是唯一試金石!這一次的覺察例子很鮮活。
昨天文字說到無論對方心理狀態如何,從不正常到不健康再到健康,我們的應對方式都可以甚至最好就是“順著說”,可是為何如此之難呢?
今天有朋友回覆得非常好,借用比喻的說法,道理邏輯上說,順著說話好似順水行舟,“輕舟已過萬重山”,順風順水,可是心理上卻相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的是維護自尊,越是低自尊越是會固持己見。
這又是一個覺察,順著人家說話真的很難,還是自戀導致,集中表現為低自尊水平。不成熟稻穀,或者野穀子,總是高昂著頭,一旦成熟就會低頭不語,順著說話乃至不說話。
再看一個有趣的覺察,學會使用標點符號。
整理撰寫的一個長篇幅材料,大概6000字左右,自然要區分為一二三四很多章節段落,還有一層套著一層,當然從心理角度看,一般三層可以。
寫好後,看著不同段落作為小標題的句子,感覺是否加註符號有些鬧不準了,似乎記得公文寫作要求不用標點符號,也看過要求可很快就忘記,畢竟需要不強烈。
既然覺察到這個問題,那就行動吧。其實很簡單,動動手百度一下,很快清楚,而且就此不會忘記了。
人家說得很清晰,這些大文章的分層結構,歸納的句子如果單獨成行,視作正文裡的小標題,無論多少層,既然是標題那就別加標點符號,否則該加加,別猶豫。
可見,是否加註標點符號,不在於位置,而在於用途,關鍵在於是否作為“標題”使用。
這些故事,都說明覺察不可缺少,有時候一旦覺察立即頓悟,有時候覺察了還是不斷掉坑裡,甚至當時頓悟過後依然如故,但不要緊,重要的是自己有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