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什麼,本質是找到能力與慾望的平衡。找到了這個平衡,你就能看到自己的理想之光究竟照耀在什麼地方。如果你一直看不清自己想要什麼,建議你收藏這篇文章仔細讀讀。
如何找到能力與慾望平衡呢?我們需要清理的頭腦,用一種新的思維來重新審視自己,這個思維就是——簡潔思維。
通常情況下,很多人會把簡潔思維等同於極簡主義,認為簡潔思維就是像極簡主義一樣,把物質慾望降到最低,追求一種簡約的生活風格。但我的課程會告訴你:
·簡潔思維不是簡單地強調佔用更少的物質,而是一個在解決問題時,從決策到執行的完整過程。
·簡潔思維不光對生活適用,它更是你審視自己人生、平衡工作與生活的一次機會。
這兩張圖中間都有一個圓,兩個圓大小一樣,裡面寫著時間和精力,也就是表示我們每個人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是相同的。但是,在左圖中,時間和精力被分散到了很多不同的事情上,結果就是在每件事上都只取得了一點進展。在右圖中,同樣的時間和精力被用到了真正重要的一件事上,反而取得了巨大的進展。
兩張截然不同影象,背後揭露的,是大部分人都沒有意識到的三種現實:
第一個現實是,人人都有選擇權。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怎麼支配自己的精力和時間。要不然,一定很容易迷失。
第二個現實是,只有少數幾件事,是重要的。如果你習慣追求“越多越好”,那在你的世界裡,大部分都會是意義不大的噪聲。但如果你有意追求“更少,但更好”,你的精力和時間就會更加聚焦。
第三個現實是,沒有規劃就沒有效率。什麼意思呢?設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只是習慣應激性地對出現的事情做出臨時反應,而另一個人卻會對抵達目標的過程和路徑,提前做出規劃,哪種行動效率會更高呢?
這三點,其實就是簡潔思維的核心。總結成一句話,“簡潔思維”在我看來,就是做出“更少,但更好”的選擇,透過合理規劃,高效到達目標。換句話說,就是具備簡潔思維的人,做任何事,都會去想:我有沒有找到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部分,用最有效的方式去完成它?
要理解簡潔思維,很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
比如,不少聰明又努力的人,都知道應該集中精力,只做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但是,麻煩就是,大部分人總是很難戒掉貪多求全的習慣。活在這個風起雲湧、日新月異的時代,熙熙攘攘的誘惑每天都在鋪天蓋地的襲來,很少人能夠順利地跳出外部世界的干擾。
比如,鋪天蓋地的選擇,讓我們很容易產生決策疲勞。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幾百年後,回看歷史洪流中的當下這個時代,可能發現最重要的不是技術,不是網際網路,也不是電子商務,而是我們擁有選擇的數量有了指數級增長,而我們並未準備好應對這一切。”
一定程度上,現在人們面臨的選擇之多,遠遠超過了我們對此進行管理的能力。我們的注意力被高度分散,沒辦法從眾多選擇中發現哪些更加重要。在心理學上,這種狀態叫做“決策疲勞”,也就是人們面臨的選擇越多,要做的決策越多,就越難做出決策,決策的質量也越差。
再比如,“你可以搞定一切”的價值觀,被全社會廣泛追捧。“你可以擁有一切,只要你想擁有。你可以做好一切,只要你付出努力。”幾十年來,這種價值觀出現在廣告中,出現在大大小小的企業中,出現在我們的國民教育中。想一想,如果這種價值觀被鋪天蓋地的兜售了很長時間,我們怎麼可能輕易對它產生免疫力?
所以,儘管很多人宣稱要維持工作生活平衡,卻還是改不掉全天候開機、24小時待命的工作習慣;儘管很多人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每一天還是會無意識地接受著父母、老闆、同事、客戶的安排。
有效實踐極簡思維的3個步驟
這些外部干擾,為我們養成簡潔思維提出了很大挑戰。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簡潔思維可以透過訓練變成我們的一種本能,只要你知道自己在通往簡潔思維的路上,問題出在哪裡?
我們不妨試著把大部分人的傳統思維習慣,和簡潔思維做一個對比分析。現在,我要請你想想看,做任何選擇,或者要解決任何問題的時候,我們要經歷的一個完整過程是什麼?是不是“先從思維上做出判斷決策,再根據決策展開行動,最後獲得某種收穫?”
那我們就從“思維-行動-收穫”這個邏輯,來看看解決問題時,傳統思維和簡潔思維的區別:
首先,在思維層面,作判斷和決策的時候,傳統思維會不由自主地認為“所有事情都很重要,我必須做所有事”。而我們說的極簡思維,在這一步會強調只有一部分是重要的,我應該選擇做更少、但更好的事情。
比如,在多執行緒任務需要處理的時候,因為精力有限,我們很難同時處理好所有問題。這時候,你就要去判斷哪些事情和你的職業目標或者是績效直接相關,將其他瑣事、不重要的事,授權給別人去做,或者儘量推掉不做。
再比如,當同事總是請你幫忙的時候,你就要去判斷哪些忙值得幫?這件事是不是你責任範圍之內?哪些忙應該拒絕?對方是不是根本不想從你這裡學習解決問題的辦法,而純粹是託付心態,想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推脫給你?
其次,到了行動層面,因為不明白重點所在,傳統思維通常會手忙腳亂地對所有事情做出應激反應,並且倉促執行。但是,具備極簡思維的人,已經明確了重點所在,他會對時間、精力、資源和自己的行動過程,全域性把握,提前規劃,為全力執行清除障礙。
比如,當你獲得了一個當面和領導彙報工作的機會,聰明的做法就應該是:掌握領導能提供給你的時間,提前設計好自己的彙報結構,並且為領導可能提出的疑問和反對意見,提前想好應對方案。
最後,在收穫上,不懂取捨又沒有規劃的傳統思維,很容易讓人感到疲憊和失控。但極簡思維,因為目標明確,行動高效,會讓一切盡在掌控。
理解了兩種思維在這3個步驟的區別,你會很容易發現自己沒辦法踐行簡潔思維的問題所在。當你下次再感到失控的時候,我的建議是,對照“思維-行動-收穫”這個簡單的流程,認真地問自己三個問題:
1.我有沒有找到“更少,但更好”的事情去做?
2.我有沒有提前規劃好做這件事的過程?
3.做完這件事,會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更有掌控感嗎?
無論是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個具體問題,還是審視和規劃自己的人生,上面這3個問題,都可以幫助你從眾多複雜、效率低下的選擇中,找到更簡單、更高效地一條路。透過簡潔思維思考問題,你始終都會走在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