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洋,總是有著許多神秘的傳說,比如迷失的高文明國度“亞特蘭蒂斯”或者是神秘的百慕大三角,這些美麗傳說的背後蘊藏著無數的秘密,尚未被解開。
人類都已經登上太空,登陸了月球,接下來的計劃是向著火星進發,可是對於海洋而言,卻未讓人類實現和太空行走一樣的夢想——海底行走。因為,探索海洋其實比探索太空更困難。
10000米之下的深海中到底存在著什麼,一直是所有人都十分好奇的問題,許多人猜想在那之下也就是地核的位置,地核的真實模樣一直以來也只存在於我們的想象當中而已。是人類不想去探索深海嗎?還是深海當中真的藏著什麼恐怖的遠古巨獸?
海洋
大家對海洋都不陌生,對於許多生活在內陸的孩子而言,最浪漫的誓言大抵就是“帶你去看海”了。我國的海岸線非常漫長,大陸海岸線就有18400km,因此擁有著眾多海濱城市,諸如青島、廈門、三亞等都是今年以來的熱門旅遊城市。海洋也像一位母親一樣環抱著地球上的所有陸地,在地球上海洋的佔地面積可以達到71%。
海洋的面積如此廣袤,人類與之相比更像是一隻渺小的螞蟻,因此海洋其實有一大半的地區尚未被人類探索過,更不要提深海了,人類好像天生就對深海有恐懼症。或許是因為太空探索雖然也存在未知,確實有群星照耀,天空中有光亮的存在,而10000米以下的海底卻是無盡的黑暗與寂靜。
馬裡亞納海溝是目前人類探索到的海洋最深處, 位於11°20′N,142°11.5′E,即菲律賓東北、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北起硫磺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其北部有阿留申、千島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溝,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
據科學家們長時間的研究推測,這條海溝的年齡可能已經有6000萬年了,對比200多萬年前才出現的人類,可以說是跨越不知多少時代的存在了。
目前對馬裡亞納海溝的探索顯示,那裡並不存在“美麗的亞特蘭蒂斯”,而是十分恐怖,是一個生存環境極度惡劣的地方,像上文說的完全處於黑暗當中,並且壓強也很大,對於人類探索產生了許多阻礙。
深海10000米探索
目前,沒有載人潛艇的下潛深度超過600米,這個600米的記錄是世界海軍史上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長尾鯊號”創造的,它在1963年測試浮潛的最深深度時發生意外,失去了浮力的它在海水中迅速下墜,巨大的壓強導致了整個潛艇被撕成了碎片,129名潛艇人員無一倖免。600米的深度都尚且如此恐怖,那麼10000米的壓強會怎樣就不言而喻了,再堅硬強悍的鋼鐵都會被壓成廢鐵。
如果要進行深海的探測,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壓強的問題,壓強會隨著下降的深度不斷加大,人體是無法承受那種巨大壓強的。生物學家根據人體的各項機能資料給出推測資料,沒有深海抗壓裝備的人類最深的潛水深度大概在100米左右。截止目前,人類無裝備潛水的最深深度為113米,尚未有人能打破這項吉尼斯的世界紀錄。有氧氣瓶等潛水裝備的下潛最深記錄是332米,這與目標10000米相比,只能算作是零頭。
當下潛到10000米時海水的壓強大約是1000個大氣壓強,人體無法承受巨大的壓強,就只能依靠外部的設施,前文提到核潛艇的下潛距離相對於10000米的目標非常有限,目前的探測器已經可以載人下潛到10000米的海底,但是可以容下的人非常少。這種探測器在實驗當中測試是可以承受住海底壓強的,但是如果真的發生意外,其中的人沒有生還的可能。
陽光照射到海底200米時,就已經趨近於極值了,如果繼續下潛就只能依靠潛艇自身的光照,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會偶遇許多漂亮的魚類,由於海底沒有陽光的照射,它們會自己發光,如果看到潛艇發出的光芒還會向你靠近,電影中魚兒環繞著潛艇遊動的美麗場景將會出現。
不過越是往下,存活的生命會越來越少,因為太陽光無法照射到,海底深處的氧氣非常稀薄,供魚類生存的營養物質也不多。由於環境的惡劣,魚類會越來越少,更多的則是一些浮游生物。當下潛到10000米時,存在的生物恐怕就只剩下微生物了。
綜上所述,人類現在對深海方面的探索,雖然已經有了載人探測器的出現,但是可以搭載的人數非常有限,並且目前在海底不太可能實現像在太空中的“艙外行走”,巨大的海水壓強會在人類走出探測器時就使人死亡。深海探測確實要比太空探索更加艱難。
人類在陸地上最深的鑽探記錄也只有10000米左右,可是地殼的厚度就有17000米左右,由此可見人類離地球核心還遠著呢。不過深海10000米對比陸地而言已經不用鑽了,因此如果等到技術成熟可以實現在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再向地下鑽探,說不定可以到達地心。
我國的深海探索萬米時代
我國的海洋探索在這十年以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國際對於海域的領屬已經有了清晰地劃分,因此海洋也屬於國家的固有領土,不容侵犯。但是陸地周邊的領海相對於公海的面積還是有限的,並且在深海中蘊含著豐富的油氣等礦產資源尚未被發現開採。
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超過3500m,水深大於1000 m的深海區域超過90%,其中絕大部分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不屬於任何國家管轄的國際海域,約佔地球表面積49%。所以世界各國將目光轉移到了公海範圍。
因此,為了使國家可以爭取到海洋利益,我國的許多科學家這些年也一直積極在做深海探測的相關研究。“蛟龍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崔維成作為蛟龍號的第一副總設計師,搭乘蛟龍號作業型潛水號下潛到了海底7062m的位置,實現了中國載人5000米以下探索的目標。在接受採訪時他說目前已經啟動了1.1萬m全海深水潛水器研製“彩虹魚挑戰深淵極限”專案,有了蛟龍號的好的開始,未來一定會更加順利。
2020年這一年,中國除了將嫦娥五號成功送上月球採回月壤以外,名為“奮鬥者”號的載人探測器也成功到達了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深度10909米,中國載人潛水探測由此跨入萬米時代。“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任務在這一年同時完成了,奮鬥者號的核心部件使用國產的數目佔到了總部件的96.5%,因此我們完全可以稱它為我們國產的深海探測器。
它的形狀是圓球形的,使用新型的鈦合金材料經過特殊工藝焊接而成,完全可以頂住海底萬米的高壓。科學家搭載該探測器下潛發現了海洋底部的冷泉區和熱液區,那裡都蘊藏著豐富的資源。目前還沒有對這些資源仔細探索的能力,但是他們相信未來像“奮鬥者”號這樣的探測器會帶著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去海底探測尋寶。
深海探測的意義
陸地上的礦產資源已經被人類開發得差不多了,但是海洋中尤其是深海中蘊藏的礦產,人類現在只發現了冰山一角。不論是海底珍貴的“稀土”資源還是和洋中脊熱液口的金屬硫化物,這些都是陸地上很少甚至是沒有的礦產。並且海洋的領域如此廣闊,礦產的總量也一定比陸地上的更多,因此現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對於海洋資源的探索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
除了有礦產這種既得利益之外,海底微生物對於人類探索物種的多樣性有著重要的意義,生物學家的研究證明現在陸地上生存的多數生物其實都來自海洋。
如果可以取得更多海洋生物的詳細資料,相信對人類起源的探索將躍進一個高度,並且海底構造的形成對於人類研究地球歷史也有著重大意義。
海洋環境保護
新聞報道中海面上漂浮著密密麻麻塑膠袋的場景經常出現,海洋的生態現在也處在人類的不斷汙染當中。不論是出於對海洋生物的保護,還是為未來人類的海洋探索奠定基礎,保護海洋環境都是我們現在必須要做的事情。不然,還沒等到人類真正能走出載人探測器探索10000米海底之下到底有什麼的時候,海水就已經被不可降解的垃圾填滿了。
為此,對於日前日本自作主張向海洋中傾倒核廢料的做法,我們應當是全力抵制的,海洋是全世界人類共同所有的,日本的這種做法不僅汙染了自己周邊的海洋環境,還會使得這些具有強輻射的物質隨著洋流流向海洋的各個部位,嚴重損害了海洋生態。這種自私的做法,應當受到全人類的譴責。
結語
經過介紹,大家瞭解了海底10000米深處的環境是多麼的惡劣,並且巨大的壓強是人類目前無法承受的。所以如果想要讓深海探測的人類和太空探測的人類一樣在海底行走,是行不通的。或許在未來,可以研製出像宇航服一樣抗壓能力極強的“深海探測服”,等到那時人類就可以實現在海底行走的願望了。
再者,馬裡亞納海溝只是現在人類發現的海洋中最深的地方,說不定在海洋的某一個角落有比它更深的存在。而人類對於深海的探索,勢必要克服“你凝視著深淵,它也凝視著你”的這種對於深海未知性的恐懼,在海洋探索過程中幽閉的環境也時常會使人產生幻覺。不過不論未來深海探測的發展如何,保護海洋環境都是每一個地球公民的責任,